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以全港首個文化海濱夜市作招徠,新世界旗下的K11 MUSEA 成功吸引眼球,「204粒燒賣」更成為全城話題。




不過,經歷颱風小犬吹襲香港過後,夜繽紛似乎亦「洩咗道氣」,無論是尖沙咀的海濱夜市,還是由政府舉辦的灣仔海濱藝遊坊,在昨天(1013)重新舉行,人流都大打折扣。


政府強調夜繽紛並非走以往的小販路線或內地的地攤經濟。不過,夜繽紛又是否有助經濟復甦?




政府一邊搞夜經濟,一邊以「你好,香港」來吸引旅客。不過,內地旅客的旅遊和消費習慣,似乎在疫後亦出現結構性的改變。商場原本的如意算盤打不響,往後又如何自處?


曾幾何時,香港的夜生活多姿多彩,從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夜總會、不同的小販「夜市」以及行人專用區,到二千年代連新地也乘機以不夜天的主題,營運觀塘 apm商場。香港的夜貓子不愁沒有夜生活,就算不少香港人移居外地後,亦掛念香港的不夜天。


不過,香港的不夜天已不再。


2018年,旺角行人專用區取消,但當時仍有不少街頭表演者留守,而旺角仍舊人流絡繹不絕;到2019年反修例運動,旺角亦是其中一個示威活動非常熾熱的地方;但真正改變本地市民出夜街的習慣,是限聚令。


政府的一系列防疫措施,例如疫苗通行證等,迫使不少市民不再外出用膳,又或者選擇在家中聚會。就算來到2023年,防疫措施已成過去,除了不少人選擇移居外地外,似乎對留下來的人來講,他們的生活習慣亦已經永久改變,商舖亦因應市況及營運考慮,而提早關門。


另一個改變了出行習慣的,是內地旅客。在某個星期五下午,我在中港城附近走到海港城,而不少內地旅客卻迎面而來,狀似走到高鐵站,但當時只是下午四、五時左右,似乎來香港一日遊而不過夜已成常態。


彭博的報道,似乎亦印證了我的推測。根據彭博的報道指出,內地遊客不再去奢侈品店掃貨,而是改為到處打卡,特別是年輕一代因為收入下降,而改變旅行習慣及調整消費模式。





相信政府亦有留意到旅客的出行習慣改變,才會積極推動夜繽紛。積極配合政府措施的新世界,在旗下的旗艦商場,位於尖沙咀的購物藝術館K11 MUSEA 開設全港首個文化海濱夜市,在商場面向星光大道的一方設有十多個攤檔,售賣美食及飲品為主。

而商户方面亦不乏和新世界有聯繫的商户,例如即將落户河內道K11,來自內地 的林香檸手打檸檬茶,亦有在海濱夜市擺檔。

海濱夜市的受眾,似乎和K11 MUSEA 本身的受眾截然不同,這是否代表K11 MUSEA已經逐步放低身段?




K11 MUSEA 2019年開幕,至今已經四年,其租户組合亦已經出現不少變化,例如位於地下的GENTLE MONSTER 將會由OMEGA 所取代;場內奢侈品牌的數量亦有所減少,部分商户已換成一些較為親民的品牌;而當初設計為藝術空間的位置,至今亦已經租予不同商户。

種種跡象都證明,在香港經營商場難免要面對現實。

K11 MUSEA 經歷過社會運動、疫情、以及復常後遊客數量及消費力不似預期,似乎更需要回到K11 品牌的初衷,以不同的沉浸式體驗,吸引回頭客,只不過人流能否轉化成消費,就是另一難題。

內地旅客爆買不再,似乎亦令其他發展商非常頭痛。同樣在經營商場上偏重於內地旅客的新地,在年初時重新包裝旗下銅鑼灣世貿中心成為高檔商場wwwtc mall,不過如意算盤當然打不響。而世貿中心原有的租户,例如UNIQLO及無印良品,在商場重開後亦未有回歸,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那麼在文首談過,曾經以不夜天為主題的apm,又有否因為夜繽紛而受惠?




apm在國慶假期期間,除了在中庭擺放市集,亦有播放杭州亞運賽事,商場的人流亦有所上升。新地方面就未有公佈個別商場的人流,執行董事馮秀炎僅表示旗下15大商場在一連8天「黃金周」,人流及生意按年上升逾20%。不過,以去年基數較低來比較,似乎數字並非如馮秀炎口中般理想。

內地遊客消費習慣結構性改變似乎已成定局,加上人民幣和港幣之間的匯率差距,香港作為購物天堂的地位早已不再。

至於本地商場如何自處?就連有剛性需求,穩守民生地區的領展,亦要面對香港人北上消費恆常化的現實,相信無論是高檔次還是低檔次的商場,在這一次的整固都不能倖免。

香港經濟慢性陰乾,恐怕要延續到下年。

Files

Comments

Anonymous

疫情過後,名店門外排隊入鋪的人龍的確比之前短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