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本篇文章是嘗試用再精簡的文句去寫,希望可以讓忙碌的讀者多一個選擇。往後會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使用長文、短文,但保證質素不會下降。

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能夠應對不同讀者的要求,畢竟大家知道,不是人人一來就喜歡四、五千字,而且內容還燒腦,適當的精簡應該可以給大家更新鮮的感覺,如果覺得內容不夠詳細,歡迎PM、留言再傾談~

十二月份意甲最佳球員,由AC米蘭的Christian Pulisic奪得,這位前車路士球員今屆在意甲貢獻6球5助攻,當中2入球2助攻來至十二月的比賽。

剛過去對陣羅馬的比賽,Pulisic再一次用出色的表現帶領球隊主場擊敗對手,「美國隊長」在戰場的角色越發重要,風頭甚至已經蓋過了接近四個月沒有在聯賽入球的Leao。

圖:對羅馬一戰,AC米蘭的正選陣容。

【切換流轉:建構橫向路線】

作為一個翼鋒,Pulisic的絕對速度不足,但盤扭的頻率和節奏感良好,很容易形成一種他是突破型翼鋒的觀感,但實際上他在德甲時期的貢獻,主要來自於弱側插上,在車路士時期,就曾經被指派突破擺脫的任務,結果弄得焦頭爛額,主要原因還是絕對速度的不足,無法擺脫對手。

派奧利會要求Pulisic從邊路接應持球,但首要目標是要向中路發展,不論是與中鋒Giroud連繫,抑或與遠側的Leao、Theo連繫就任憑球員自己決定,而名義上的Loftus-Cheek則會從中路斜插到右邊填補Pulisic的空檔,憑藉二人的換位,一邊帶開對手中路的防守,另一邊建構橫向的路線。

所以可以說,Loftus-Cheek是名義上進攻中場,但實際上是右翼鋒,而Pulisic名義上是右翼鋒,實際上是進攻中場。

圖:Loftus-Cheek與Pulisic完成換位,Giroud可以視乎情況背身做樁或是前插身後。

圖:Pulisic與Leao有時會齊聚中路,在Giroud身後活動。

圖:Pulisic在傳球的選擇上做得非常不錯,尤其是經常找到中路的隊友。

【對抗人員掩護下的衝擊】

衝擊是派奧利執教下AC米蘭的進攻基調,擁有大量能夠上下飛馳的球員,連續用速度衝擊對手的防線是他們慣常的做法,雖然踢法對強隊時的風險甚高,但對於防線較脆弱的對手,可以發揮到不錯的效果。

而Pulisic在多蒙特時期就非常熟悉這一種踢法,沒有絕對的速度之下,Pulisic需要身邊有人能夠做好掩護,而Loftus-Cheek與Giroud的存在就成為了最佳的搭檔,同樣為前車路士球員,三位的跑位配合非常默契,尤其是Giroud非常擅長在對抗、背身之下的策應,Pulisic並不需要自己強行帶球擺脫,而是通過兩位隊友的拉扯、做牆去完成配合突進。

圖:Pulisic在邊線與中路現身的Giroud配合,Giroud精彩的後腳令Pulisic成功推進,這樣的配合避免Pulisic暴露速度問題,可以突進。Loftus-Cheek移向右路亦都令中路有空間給Pulisic用球。

圖:Pulisic輕易推進到禁區邊沿,這球他選擇遠射,但其實亦可以選擇傳給左邊的Leao。

圖:在Giroud衝擊第一點的掩護下,Pulisic甚至可以埋伏遠柱完成搶點攻門。

【結語】

賽後落敗的羅馬宣布解僱主教練摩連奴,與之相反的是之前帥位岌岌可危的派奧利通過三連勝、四場不敗的走勢完成了自救,雖然意大利杯遺憾出局,但對於AC米蘭而言,聯賽前四才是更為重要的目標。

派奧利在危機當中,用三位前車路士建構一個相對有力量和衝擊力的前場組合,美國隊長Pulisic在這種體系下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特點,亦都成為球隊成績回復穩定的關鍵人,他贏得十二月份意甲最佳球員,也算是實至名歸。

文:BLnaze

圖:網上片段截圖

完稿日期:2024年1月18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