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亞洲盃第二輪賽事,備受關注的日本隊對戰伊拉克,上一輪小組賽有驚無險之下反勝越南,賽後不少人質疑,這支大熱門首輪比賽的戰意以及技戰術水平未如理想,森保一的執教能力再次引起質疑。

今場比賽面對伊拉克,森保一對前場陣容進行調整,前鋒位置由淺野拓磨代替,細谷真大,中村敬斗的左翼位置由上場進攻中場南野拓實移鎮,久保健英則得到出場機會在中路活動,右路繼續有伊東純也。

圖:日本今場的主力陣容,中後場沒有進行輪換,但前場四個位置有三個作出修改。

【核心位置的變更,森保一想提升上限】

自從去年六月中國際賽期開始,森保一就嘗試在進攻中場位置上進行調整,以狀態不佳為理由棄用世界杯前後前後一直擔任核心的鐮田大地,先後嘗試起用包括旗手怜央、南野拓實、久保健英甚至堂安律去出任進攻中場一職,但當中只有南野拓實的表現較為稱職。

筆者估計森保一是希望透過改變千場核心位置的用球方式,提升球隊在進攻時的效率,增加套路變化,尤其是跟兩個球季在西甲皇家蘇斯達表現出色的久保建英,擁有出色的腳下能力,能夠轉身擺脫、變向,甚至可以獨力完成入球,這種球員放在核心位置應該可以對提升球隊在前場的球路、空間創造力。

然而,曾經被稱為「日本美斯」的久保建英,每次在中路位置都暴露了不少心態上的問題。以今場比賽為例,他長時間固守在對方中場的身後,被動地等待中場球員的輸送,沒有主動現身接應,亦都沒有通過橫向拉扯嘗試打亂對手的防守部署。

這個問題使得日本隊兩名防守中場,需要自行處理Dirty ball,並且完成組織策應。但遠藤航即使上個月在利物浦的表現出色,組織始終並非他所長,偶然在英超都會被對手重點針對;而守田英正亦不具備組織策劃的特質,如此一來日本隊在中路的組織就變得整為緩慢。

圖:久保健英經常停留在對手中場身後,沒有橫向的移動去牽扯對手,為自己爭取接球路線。

即使久保健英成功接到球,佢又慣常轉身嘗試個人突進,這種節奏紊亂、難以預判的情況之下,兩側邊線的球員發揮大打折扣,經常出現與傳球者時機不合的情況。

這種情況甚至連中鋒淺野拓磨都形同消失,因為他根本沒有空間可以現身進行接應,也不知道現身策應的時機。筆者看到坊間不少議論認為上田綺世、前田大然更適合作為中鋒正選,但考慮森保一以久保健英為中心的情況的話,淺野拓磨更具對抗和持球力的踢法,是個更好的開路前鋒,但可惜的是,後場球路無法開拓,整體的進攻節奏混亂,這不僅拖低進攻效率,還被被伊拉克把握住失誤而兩球落後。

圖:嘗試接球轉身當然是個變化,但中場區域,一敵四仍然強行轉身推進,久保健英對保護球權的概念仍然薄弱,這球幸好搏到對抉犯規。

圖:淺野拓磨實際上擁有比其他前鋒更好的背身能力,但這場比賽幾乎沒有用武之地。

【森保一修正方案揭示問題】

半場落後兩球,森保一不得不立即進行調整,南野拓實回到中路,久保健英則出任右翼鋒,左邊唯有依靠伊東純也調遷接手。去年大勝德國一役,南野拓實就在中鋒身後的位置發揮了不錯的效果,對越南一戰亦都非常活躍,這場也不例外,回歸中路之後,南野拓實憑藉出色的動能不斷接應隊友,同時利用快速的前插去壓制對方的防線,希望通過跑動去創造進攻空間。

移師左路的伊東純也是這個階段最大的獲益者,有賴於南野拓實建立了穩定的運輸線,日本隊的進攻能夠有序地進入進攻三區,對於翼鋒而言,能夠抓住進攻時機就代表能夠利用起動、變速來擺脫對手。因此伊東純也得到大量傳中的空間和機會,甚至乎左後防的伊藤洋輝亦都在真正翼鋒的掩護下,得到更好的傳中空間,日本下半場早段左路的進攻一度有創造入球的機會。

堂安律與上田綺世的出場一度增加了兩翼的互動,尤其是堂安律的踢法更加簡單直接,更加有利於日本向伊拉克防線施加壓力,森保一沒有選擇用上中村敬斗,而是派上前田大然在左翼位置,一方面應該是要增加禁區可以搶點的人數,另一方面是保持反搶的速度和效率,保持壓制伊拉克,在最後時刻伊拉克的後防線接連出現失誤,甚至有失球的情況,這都是日本隊強大後備力量的貢獻,但日本的陣容始終在存在一定的局限。

圖:南野拓實下半場回歸中路,通過橫向跑動吸引對手中場的跟防,遠藤航就有一絲的空間可以接應後場的傳送轉身。

圖:相比久保健英慣常轉身突進,南野拓實更加簡潔,與兩翼的連繫更頻密。

圖:只要對手的防線有空間,南野拓實就會嘗試前插,一方面想偷身後空間完成突擊,即使失敗,仍然可以帶走對手的中場球員,令中路出現空檔,不論遠藤航前移、中鋒現身回接,都有空間處理。可惜這球右閘的菅原由勢控球失誤只能回傳(菅原由勢這屆賽事的表現非常糟糕)。

圖:南野拓實非常注重與兩位中場隊友的距離,為他們增加傳球選擇。

圖:有南野拓實掩護,堂安律得到橫移接應的空間,而守田英正亦都不用太高技巧就能完成傳球推進。

日本隊的上限在於,他們欠缺像韓國隊曹圭成、伊朗隊Taremi這類型的前場球員,淺野拓磨有一定的背身能力,但始終欠缺力量去完成對抗,日本不得不大量利用小團隊的配合去打開空間,這樣的做法講求的精準度甚高,而且投入的兵源較多,但效率、進攻的速度必然及不上簡單直接的直傳,如此一來面對像越南、伊拉克這種能夠在低位佈防,擁有近身防守能力的球隊,就會顯得尤為吃力,2023年日本勢如破竹,場場大勝,但很多人都忘記了在世界杯後的首個國際賽期,日本隊在面對哥倫比亞、烏拉圭這種南美對手時,都在他們纏身的防守下陷入困境。

【結語】

在這樣的前題下,筆者能夠理解森保一屢屢嘗試久保健英作為中路核心的想法,也明白毅然棄用用球謹慎的鐮田大地背後的意義,但這一場比賽過後,或許在冒險之前,該想辦法穩住下限,畢竟杯賽的殘酷就是容不下失誤,而日本隊被寄予厚望下,久違的亞洲杯獎杯已經是球隊的最低要求,那麼冒險試錯的空間就不多了。

文:BLnaze

圖:網上片段截圖

完稿日期:2024年1月20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