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英超第八輪最重磅的比賽,兩支爭冠的熱門正面對決,阿仙奴主場迎戰曼城。阿仙奴已經有八年時間無法在聯賽擊敗曼城,阿迪達在英超對陣哥迪奧拿的曼城遭遇到七連敗的走勢,周中歐聯對朗斯更加慘遭滑鐵盧全失三分,因此縱然曼城遇到傷停問題陣容不整,阿仙奴又有主場之利,但外界仍然認為哥迪奧拿可以全身而退。

賽前有消息傳出Saka可以進入大名單,但最終仍然無緣參與關鍵戰,自2021年5月開始連續87次為阿仙奴出場的紀錄告終。尤幸的是巴西翼鋒Martinelli、中場大將Thomas等人都趕及坐上後備席,加上今季表現出色的Vieira、被球迷寄予厚望的Nelson等,讓阿迪達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阿迪達今場比賽的正選陣容,與朗斯一役相比作出了三處的改變,BenWhite、Jorginho分別代替冨安健洋和Havertz正選上陣,Saka的空缺由Nketiah填補,Jesus移往右翼位置。

曼城方面,DeBruyne仍然養傷、Rodri因為之前的紅牌仍然禁賽,哥迪奧拿選擇用BSilva代替西班牙人站在防守的前方,身側由小將Lewis、Kovacic支援,後防線上Ake復任正選,曼城排出一個類似於聖誕樹的4-3-2-1,翼鋒Doku、Grealish都列作後備。

圖:雙方的正選陣容。

【曼城以跑動代替傳導】

哥迪奧拿今季在戰術上再次進行實驗和修正,季前筆者大膽預測哥迪奧拿會向迪些比偷師,引入雙前鋒、雙中場的運作模式,但開季以來這個猜測似乎有誤,現在的哥迪奧拿似乎更傾向以Haaland為中心展開,再輔以Alvarez與Foden的走位,完成一個「虛實」相間的前場互動,減少了對傳球與技術擺脫的依賴,更加注重利用跑動路線的互動來創造進攻空間,或許哥迪奧拿是考慮到今季同時失去Gundogan與DeBruyne兩位真正能夠營運Haaland身側兵線的球星級球員,他需要一種更加直截了當發揮中鋒特點的模式。

在之前的比賽,哥迪奧拿會視情況採用兩種不同的佈陣,其一是利用不平衡的前場組合,讓Doku或Grealish在外圍創造縱深,其他球員齊集中路,將另一側變成「自由區」,既沒有固定的人員負責,但同時任何球員都可以入去經營。 另一種的佈陣就是今場對阿仙奴的方式,通過一個類近於聖誕樹的模式,在Haaland的身後聚集五位球員,將兩翼位置都列為「自由區」,Lewis、Foden、B.Silva、Alvarez,甚至兩閘的Walker、Gvardiol都可以隨時壓上利用這個區域。

上賽季歐聯決賽前,世界各地有不少球迷、分析員研究國際米蘭的戰術,當中有些網站提出了一個觀點(包括一個本地的專頁),就是把國際米蘭的戰術縱向看成一個的1-9-1站位,意即將球場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左右只有一名球員,中路包括門將就有九位球員去營運,但在過程當中,中路球員會一邊吸引對手的防守集中,另一邊與邊線球員頻繁互動,甚至參與到進攻當中,使得球隊既集中、又可以隨時分散。哥迪奧拿今季的策略其實有異曲同工的地方,尤其是收起Doku、Grealish的時候,當防守球員集中中路,進攻球員就可以用跑動來建立進攻路線,而不再單純像以往,每個區域都佈置均等人數,每個人都用技術傳導再換位進攻。

圖:曼城進攻時,會在中路聚集人手,Alvarez與Foden都在Haaland的身後。

圖:當成功推進過半場,兩側就可以隨意被球員利用,正如以下三個畫面,十秒時間內,曼城就有三位球員輪流走入右側Half-Space。

圖:Lewis亦有權可以移入half-space,下圖請留意Foden的跑動(下文再解釋)。

有Haaland在中路吸引阿仙奴的雙中堅注意力,Foden的游走就可以更加自由,阿仙奴方面盯防的責任就落在BenWhite身上,他既要防範Foden加速走入身後(如上圖),另一方面又要上前阻止Foden在中場線身後接球轉身,因此也無法兼顧外圍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之下,Gvardiol就連續得到進攻的機會。

圖:Foden會不斷尋找機會衝擊身後,逼使BenWhite一定要追趕。

圖:BenWhite在盯防Foden的工作上做得稱職,但Jesus卻沒有做好協防補防的工作,Gvardiol得到落底傳中的機會。

圖:另一次的機會,Haaland背身對抗後回傳Lewis,Foden再現身接球分給插上的Gvardiol,Jesus再一次沒有做好防守的責任,Gvardiol無壓力下傳中。

圖:在Gvardiol傳中之後,亦都出現一個曼城今季的部署,就是Haaland會有理無理衝向第一線,務求要壓制對手的防線,而Alvarez則是留守在身後,等待機會在第二點完成補射。

【阿迪達的另類「穩守突擊」】

由於今場只是曼城今季第一次面對傳統Big6,開季以來一直沒有寫過,所以趁今次機會花篇幅講解曼城的戰術。但實際上今場比賽面對阿仙奴的防守,哥迪奧拿的戰術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若非Jesus的防守專注度不足,曼城上半場得到的機會寥寥可數,哥迪奧拿現在的體系存在不少需要改善的空間,首先是兩閘的進攻技術明顯有缺失,Walker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可以上下飛奔的少年,Gvardiol雖然是左閘出身,亦都有不錯的插上意識,但在萊比錫時期增重過後,他的靈活度以及爆發力已經有所下降,兩名閘位都沒有任何持球突進的能力,而中路Alvarez沒有背身能力,Haaland的hold play仍在「練級」階段,如此一來,曼城可以用球的人就大幅減少,哥迪奧拿罕有地68分鐘就一舉換三人的做法亦都反映出他看到問題所在,Nunez、Doku、Stones都是能夠加強用球的人選,希望可以改善問題,但今場比賽非常值得稱讚的是阿仙奴防守的強勢。

上半場如果說Jesus的一側出現漏洞,那麼Rice、Trossard這一側則是名副其實的滴水不漏,尤其是前者在對抗中的強勢,切斷了曼城右路的進攻路線,並且讓Gabriel可以專心應付Haaland的衝刺,挪威前鋒這場比賽錄得零射門的數據,如此失常的表現也反映出阿仙奴防守的成功。

具體解構的話,阿迪達這場比賽在防守端做了很多特別的部署,起用對熱刺一戰嚴重犯錯的Jorginho除了有控球方面的考慮之外,更重要的是與Thomas用接力的形式解放Rice到前場參與壓逼的工作。阿仙奴本場比賽整體「壓上」之後,會「逼」曼城的進攻路線引導到左路Gvardiol、Ake的一側,繼而利用Jesus、Odegaard、Rice、White等人合「圍」,繼而利用Saliba、Gabriel的空中戰能力去「搶」回球權。

當曼城成功穿過中場線,Odegaard會參與防守,嘗試用跑動壓逼去阻止BSilva、Kovacic、Lewis三位球員完成轉移,至少讓三人無法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用球的方式。在這裡其實阿仙奴有一個球員值得批評,就是Nketiah,在防守過程當中,Nketiah的漫不經心經常讓Odegaard的跑動無功而還,這位阿仙奴隊長在比賽過程中,尤其是下半場不止一次抱怨這位前鋒沒有做好防守工作,筆者非常同意Odegaard的反應,因為確實他這一點沒有做好,就已經足夠讓Jorginho與Rice出現一敵二的局面。

幸好在Thomas出場之前,阿仙奴仍然可以穩住防守,Thomas出場之後,阿仙奴中場的強勢就更加明顯,這使得哥迪奧拿的換人沒有收到效果,也讓阿仙奴有了「偷襲」的本錢。

圖:阿仙奴有意將曼城的後場組織引導去左路,然後投入大量人手包圍,切斷Gvardiol的傳球路線。

圖:這次曼城成功通過Foden的回接解鎖,Jorginho被逼犯規領黃。這張圖其實想帶出另一樣東西,就是之前提過Tierney的「必要性」,其實像曼聯的情況一樣,整個後場沒有左腳球員的話,會造成解壓逼時的路線和角度不夠全面,以下圖為例,如果接球的是Zinchenko、冨安健洋,這球就沒有路線可以傳出去給Foden(又或者要用挑傳,但速度就會慢)。

圖:Odegaard在防守時非常積極,會四處奔走協助壓逼,但Nketiah很多時漫不經心,甚至完全沒有起動的意欲,這一點是值得批評的。

說阿迪達的穩守突擊另類,除了在場面上先用雙中場求穩,再利用壓逼一步步阻止曼城組織,尋求突擊的機會之外,更是在game plan層面上做到這一點。前半段穩住局勢,半場起用傷癒復出的Martinelli先加強衝擊力,接連利用個人的突破去嘗試消耗Walker和Dias。接下來用Thomas、Havertz、冨安健洋三人同時上場,如此一來,阿仙奴的左路三位球員都是後備入替(Havertz出場後是中鋒,但活動時經常拉到左路),體能狂魔Rice亦都可以在Thomas的保護之下進一步參與,因此阿仙奴可以在最後十五分鐘踢得非常強勢,連續在左側完成推進,尤其是Havertz在這個階段的作用明顯,連續贏得第一落點把曼城的圍攻打散,為後段阿仙奴保住勝局作出重要的貢獻。

圖:Thomas出場後,Rice徹底解放,立即向前衝刺。

圖:除了助攻之外,Havertz在前場的作用明顯,Raya幾次的長傳都讓阿仙奴在前場得到球權,即使Havartz爭搶失敗,但Rice、Martinelli都有足夠的體力在後面接應第二點。

圖:掌聲當然要給予Rice,由開場到完場,贏下了大量的球權,甚至可以從後將球攔下,讓阿仙奴的防守更加穩固。


【結語】

阿仙奴在社區盾「擊敗」曼城之後,很多人仍然對他們可以挑戰曼城霸主地位存有疑慮,當時曼城的成熟與穩定讓人感到難以攀爬的絕望。但今場比賽,阿仙奴能夠利用穩妥的防守去與霸主周旋,不再單純利用跑動、士氣去彌補差距,而是有足夠的想法、足夠的實力去抵擋對手一個又一個回合的進攻,阿迪達過去經常為人詬病臨場反應遲鈍,甚至調整換人了無新意,但今場比賽四位後備出場的球員連線創造入球,三位後備上場的球員打通左路,比起哥迪奧拿連換三人之後卻走下坡有明確的對比,這種場面不輸,比數取勝的比賽,甚至是Kovacic走漏紅牌的情況下,對阿仙奴而言,肯定是個重要的里程碑。

曼城在Rodri的缺陣下遭遇連敗,面對紐卡素、狼隊、阿仙奴三種不同風格的球隊分別暴露了不同的弱點,哥迪奧拿新賽季開局的強勢似乎已經中止,在調整期要思考的問題眾多,兩側的進攻力度、中路的用球人數等,都需要協調。

文:BLnaze

圖:網上片段截圖

完稿日期:2023年10月9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