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繼北倫敦打吡之後,緊接有曼徹斯特市打吡繼續為球迷送上熱議的話題。曼聯國際賽期之前擺脫了季初的頹勢,坦夏大幅改變了球隊的策略,並且擊敗包括阿仙奴在內的球隊完成四連勝的走勢。而曼城方面,Haaland的表現搶盡風頭,但面對紐卡素、多蒙特等球隊,曼城都分別出現過不少防守上的缺口,進攻上亦非完全予取予攜,加上Rodri、Dias等球員缺陣或輪休,曼聯並非沒有反壓對手的機會。

哥迪奧拿連續幾場比賽信任Grealish,又讓Gundogan取代Rodri在中場中路位置負責組織調度,加上Akanji與Ake這對陌生的中堅組合,曼城看起來並非無懈可擊。曼聯方面,Casemiro與CRonaldo兩位合共十個歐聯冠軍獎牌的球員繼續在後備席,坦夏更希望繼續之前「勝利十一人」,採用贏球不變陣的原則,這樣的思路不難理解。

圖:雙方的正選陣容。

【曼聯:邊線淪陷,中路空虛】

坦夏在開季單中場崩潰之後,很快就將Eriksen與McTominay兩位球員收回防線之前,一方面利用丹麥中場的組織能力解鎖後場的壓逼,另一方面利用McTominay的身體優勢去彌補後場的缺口。但這樣的雙中場優缺點非常明顯,Eriksen缺乏正面防守的對抗能力以及對於路線切斷的意識、McTominay則一直以來缺乏對場上形勢的判斷,所以在他們身後的雙中堅需要靈活地包抄兜底、兩翼亦需要增加回防的深度來減少二人的橫向移防,這樣的曼聯才能達到平衡。坦夏季初兩連敗之後立即轉求Casemiro、又在之後的比賽當中更多嘗試Fred換入、改放Bruno到邊路的做法,都是明瞭到中路組合防守上的脆弱。

這場面對曼城,曼聯很多時候在跟防對手來回走位之後,離開自己的防守位置,加上曼聯整體兩翼的回防深度不足,雙中場很多時候都不在自己專屬的區域。Grealish在開場一分鐘就讓Dalot領得黃牌,接下來的比賽BernardoSilva來回的跑動令到McTominay苦不堪言,這位蘇格蘭人根本無辦法跟上B.Silva的步伐,最終曼聯的邊路淪陷。

圖:Dalot與McTominay被BernardoSilva、Grealish引出,Grealish一個反插身後令Dalot領得黃牌。

圖:曼聯前場球員回防的速度和深度都不足夠,Eriksen孤獨地在中場中路。

圖:Haaland走到曼聯左防區,面對Lisandro與Malacia,擁有巨大的身高優勢,曼城開局的三連擊由此而來。

圖:當Bruno與Sancho有參與回防,Eriksen孤獨的情況有所改善,曼聯也能夠抵抗住曼城的進攻,但這樣的畫面在比賽中並不多見。

而當McTominay離開位置防守,中路就只剩下Eriksen一人苦苦支撐,這位丹麥人本來的防守意識和能力就不足夠,Bruno與Sancho兩位球員這場比賽的回防意識亦不足,這加劇了中路的空虛問題,對於曼城第二重插上,他們顯得無能為力。開場的短短幾分鐘,曼城就完成了在禁區內的連環施射。而Foden也在接下來的比賽當中,完成破門。

圖:McTominay再一次被引離中路,甚至出現過中場空無一人的畫面。

圖:McTominay與Dalot因為應對Grealish的跑位而換防,但Dalot卻在之後然後收入防線,令到Eriksen再一次變得孤獨。

注意Bruno與Sancho雖然最後有回到後場防守,但若然Bruno的意識好一點,他可以提前站住禁區前的路線,切斷Foden與Grealish的配合。

【曼城:轉換,後發制人】

過往曼城在前場的壓逼非常快速果斷,但本賽季隨著Haaland的加入,哥迪奧拿減少了在前場壓逼的力度,以及在前線搶回球權的決心,他們把防守的焦點集中在中後場的區域,希望把對手的防線引前,繼而為前場釋放反擊的空間。本賽季曼城的PPDA數值達到11.13,本場比賽甚至高達15.16,但卻沒有絲毫出現進攻力被削弱的感覺。曼城利用守攻轉換的時刻,利用速度來壓制曼聯的中場,當曼聯前場無辦法適時完成反搶和封堵路線的時候,Eriksen在中場就難以提前完成防守的預判,雙中堅需要面對Haaland的壓力就更加之大。

雖然Haaland第一個入球,與Varane因傷臨時離場不無關係,但Varane受傷的過程與曼城球員快速中路的突進有莫大的關係。在之後的比賽,曼城就不斷利用曼聯中場前壓之後的空間來完成快速推進,並且兩位球星的個人能力完成了半場殺死對手的目標。曼聯在過程當中,後場實際上有足夠的人數,但卻沒有相應的手段阻止對手的推進,特別是四人防線沒有明確的層次感,Lisandro與Varane多次放棄上前阻截或是封堵對手傳球角度的機會,甚至沒有給予任何壓力予傳球者,這樣的環境對於DeBruyne而言,是不會難過的重要機會。

圖:Foden與Haaland同時現時在曼聯中場身後,Lisandro不敢上前跟防,Varane之後亦沒有提前上前夾擊,Foden最終輕易完成遠射,導致Varane受傷。

圖:曼城的後場傳球,McTominay又被拉開,Grealish改變進攻路線,直擊中路,Eriksen無法切斷DeBruyne的接球,Lisandro亦沒有提前上前封堵。

圖:第四個入球,Eriksen無法阻止DeBruyne的推進,Lindelof與Lisandro選擇與Haaland競速而不是提前阻止Bruyne的路線,Lindelof在Haaland 接應時又沒有上前給予壓力,實際上DeBryune的傳球因為Eriksen的防守而出現偏差,Lindelof有足夠時間去防守,最終Foden成功把握機會入球。

【曼城兩翼使用的改變】

過往曼城兩翼進攻時切入,為閘位球員創造助攻的空間,中路球員反覆在邊路與中路來回牽扯,形成陣型的流動性去迷惑對手。但有了Haaland的存在,本賽季的曼城中路與邊路球員更在意創造禁區的空間,一方面為Haaland創造單挑的half-chance射門機會,另一方面又反過來利用Haaland的牽制力去為其他球員創造入球的空間。最為明顯的改變是DeBruyne與BernardoSilva這賽季的活動區域,以往二人通常都是採取逆足進攻的路線,即DeBruyne在左路、BernardoSilva在右路,希望利用橫向的拉扯來帶動對手防線。但本賽季兩位球員更加多出現順足的方向,更多嘗試在Half-space區域完成傳中,發揮Haaland的門前能力。上文就已經提及到BernardoSilva連番在左路擊敗McTominay創造助攻,而DeBruyne方面,在對陣多蒙特的一戰,哥迪奧拿在落後之後改用334的進攻站位,而比利時人被安排在右翼位置,不斷接應和完成傳中,這都是以往比賽少見的。

圖:DeBruyne在右路插上完成傳中。

下半場曼城採取了比較保守的站位,他們的三線收到後場較深的位置,這時候兩翼對於保持陣型的完整性工作做得非常出色,過去兩季曼城也有過放棄球權的防守時刻,但這次明顯的分別在於,曼城在退防之時還會保持住一定的「侵略性」,他們中路的球員會突然改變防守節奏和速度,當中Akanji與BernardoSilva經常會突如其來離開自己的防守位置進行上搶,一旦得到球權,就可以保持對對手後場的壓逼力,而即使無辦法獲得球權,仍然可以通過這種突如其來的防守節奏,來打斷對手組織。

圖:曼城在低位防守時的4+4防守站位非常緊密,這是曼聯上半場0-0時都做不到的事。

圖:曼聯右路進攻,BernardoSilva原本仍然在前場慢步回防。但當Rashford準備接球,BernardoSilva立即加速,令Rashford狼狽地後腳轉向。

圖:當BernardoSilva被擺脫,Akanji又立即跟上封堵,Rashford沒有射門的空間。

圖: Akanji這次也突然改變防守節奏,忽然從防線加速,緊貼Rashford的回撤,最終打斷曼聯的攻勢,Haaland得球後發動反擊。

【曼聯前場發起點的期望】

Anthony能夠一加盟就得到上場機會,坦夏對愛徒踢法的熟悉當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戰術上這位巴西球員能夠改善到前場進攻發起點稀缺的問題。這位技術出色、能夠擺脫之餘還可以引球改變進攻路線的踢法,可以為隊友創造出跑動的空間,甚至通過橫向的轉移來利用球場的寬度。以往在蘇斯克查時代,曼聯這種角色只有Pogba與Sancho,當前場被重新放到後場組織之後,蘭歷克就選擇犧牲CRonaldo來填補發起點的缺失,但犧牲巨星的把握能力畢竟有種本末倒置的感覺。

下半場坦夏利用Anthony與Martial一同登場,並且集中在中路位置接應用球,意圖在曼城的中路創造攻勢,所收到的效果不錯,他們成功帶動到整體進攻的節奏,並且打開了進攻缺口。在最後二十分鐘,曼聯前場球員的位置相對自由,而更重要的是BrunoFernandes開始離開中路的位置,讓其他真正可以在中路配合和創造機會的球員接手,這大大改善的曼聯進攻的流暢度,這一點是需要坦夏在接下來的比賽當中,再多加留意和著力使用的。

圖:Anthony橫向切入,擾亂了曼城的防守並完成破門。這樣的橫向盤帶亦為後面的中場球員拉出空間,想像如果不是McTominay,而是Eriksen的話也是一個不錯的遠射機會。

圖:Anthony與Martial在中路短暫配合。

圖:Martial現身與Shaw配合、Shaw接下來分邊予Eriksen後插上,為Fred以及中路帶來空間,Anthony在中路完全空檔下接球遠射。這次進攻反映了兩位球員在中路用球的作用,Rashford與Bruno大部分時間都無辦法做到的工作。

【結語】

坦夏在兩場失利之後接受了曼聯的現實,幾乎利用原有的班底來完成改造提升實現自我救贖,包括擊敗阿仙奴在內的比賽踢出了一定的內容,亦都令他成功「Buy Time」得到更多改善球隊的時間。隨著Anthony與Casemiro的加入、CRonaldo狀態的逐步提升以及最為關鍵的Martial復出,這支曼聯實際上還有不少可塑空間,坦夏要怎樣理順前、中、後場之間的整體性,是接下來的重要命題。

曼城這賽季作出了不少戰術上的改變,也可以說是哥迪奧拿職業生涯最大改變的一個賽季,為Haaland所作出的妥協收到的回報非常巨大,但正因挪威人的爆發讓人忘記了曼城一度在紐卡素、水晶宮、多蒙特身上陷入困境,而曼城也出現過連續半場落後的問題,因此哥迪奧拿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整套戰術,才可以在歐聯再前進一步。

文:Blnaze

圖:網上片段截圖

完稿日期:2022年10月3日

Comments

Anonymous

後段曼聯前場高位壓逼有d睇頭,艾達臣都有兩腳踢左出界,可能同曼城放松左都有d關係

Vincent Cheuk Yin Lam

坦克最大問題仍然係太執著,好容易墮入球員失和,高層唔支持,然後崩盤,始終曼聯都係要安76呢類老油條,多過性格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