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曼聯與車路士同時失分,阿迪達雖然在國際賽期後面對水晶宮的比賽失去了左閘的Tierney,收起了南美歸來的小將Martinelli,但大部分的主力皆準備就緒,對於近來運轉暢順而且士氣如虹的兵工廠而言,是守住前四席位、追趕第三位的絕佳時機。

水晶宮方面近來的狀態亦都非常不俗,六場比賽保持不敗,甚至在足總杯以四球橫掃愛華頓晉身四強,包括面對曼城的三場比賽都能夠保持不失,韋拉的球隊在擺脫鶴臣爺爺保守作風的同時,抓住了成績上揚的路向,爭取守住前十位置,為韋拉目標三年內爭取歐戰席位的願景打下基礎。

圖:雙方的正選陣容。

【水晶宮的主動防守,阿仙奴狀態與體系陷入困難】

韋拉執掌水晶宮以來,積極改進球隊防守時的消極防守態度,放棄保守被動的低位防守,改以更加進取和現代化的壓逼策略,將防守整體前移約30碼到中場區域完成對抗。要配合這種思路執行,不僅需要改變球員的防守習慣,更需要有更為機動的中前場球員去協助封堵傳球路線,因此Gallagher與Schlupp在體系之下的發揮空間更加巨大,覆蓋範圍更廣的中堅Andersen與Guehi亦逐漸站穩腳跟。

面對阿仙奴,水晶宮球員會盡可能嘗試減少對手的向前傳球路線,逼使阿仙奴更多在後場和門將之間進行低效率的短傳,一旦球員的傳球力度、角度出現偏差,水晶宮中前場就會整體地向前壓逼,令對手需要在短時間進行長傳,甚或乎在後場出現嚴重失誤而進得射門機會。本場比賽阿仙奴球員的傳球穩定性低於水平,包括Cedric、BenWhite、Lacazette在內的球員都在後場出現過傳球失誤,這讓Gallagher得到多次撲擊Ramsdale的機會,阿仙奴在比賽前30分鐘蕊了太多心力在糾正傳球錯誤身上,很難穩定有序地組織攻勢。

圖:水晶宮球員一有機會便會向Ramsdale壓逼。

要增加阿仙奴進攻的失誤率,盲目的壓逼並不是最有效的方式,以Thomas為核心開展的四核心模式在近月來成為阿迪達最高效率的殺著,Xhaka、Lacazette與Odegaard的支援以及兩翼的突前的做法很多時都能夠破解到對手的壓逼而完成入球。因此韋拉在部署前場壓逼之前,會率先以Mateta與Gallagher輪流切斷Thomas的接球路線,Schlupp與Kouyate則會對位Xhaka與Odegaard,這樣中場中路區域既會形成四對三的人數優勢,亦可以逼使Lacazette回後場接應,失去中路的支援之下,上半場SmithRowe、Saka兩翼位置有點孤懸在外的情況,他們要擺脫Mitchell、Clyne之後,也要面對機動性不俗的Anderson與Guehi。

更為致命的是,Lacazette本場的狀態亦非上佳,在中路接應時出現了不少無壓力的傳球偏差,Odegaard在落後之後於核心區域處理皮球時亦略顯急躁,阿仙奴在比賽當中無辦法考驗Guaita的大門。

圖:Gallagher與Mateta會輪流看管Thomas,阻止阿仙奴的組織。

圖:Xhaka與Odegaard被看管,只好由Lacazette增加回接次數協助推進。

阿迪達在下半場很快就將防守集中力偏低的左閘Tavares換下,巴西小將Martinelli上場接替SmithRowe在左路進行突擊,但人員的更替沒有為比賽帶來太多的改變,水晶宮的防守注意力沒有下降,也刻意減少了壓逼的次數,這樣阿仙奴在中路的組織推進仍然欠缺銳利度。因此阿迪達在下半場中段進一步將陣型改為三中堅,由Xhaka與BenWhite充當兩側中堅,負責與翼鋒、邊中場以及前鋒組成邊路的四人組合,創造傳中的機會,從阿迪達將Saka與Martinelli的位置互換可以看得出他將突擊力放於外圍主打傳中的意圖,在換人後很快就收到效果,但Odegaard的近射沒有改寫戰局。這給予了韋拉調整的時間和空間,將防守參與度偏低的Zaha改踢前鋒,防守活力更強的JamesMcArhur與Schlupp共同鎮守靠左的位置,將Martinelli、Odegaard這一側的威力大大減少。

韋拉在本場比賽的防守部署,從開場的佈置,到臨場的調整都具備針對性,最後時刻將老隊長Miliojevic派遣上場執行低位防守,保住勝局的做法,每一步都非常主動地在最壞情況出現之前遏止了阿仙奴的進攻,當然這有不少原因是阿仙奴球員自身狀態的低迷,但也反映了韋拉在法甲尼斯自由奔放的戰術之後,在英超賽場變得更加嚴謹和細膩,成長的幅度並不比陣中的小將少。

圖:阿仙奴下半場中場改以三中堅陣式出現,兩側聚集四名球員,希望增加傳中次數。

【韋拉的「雙中鋒」】

從賽季初期利用Benteke與Edouard完成雙中鋒的構想,後者在左翼鋒的活動範圍利用背身持球和策應的技術帶動球隊進攻,韋拉就已經顯示出使用前鋒的心得,他不僅希望後場擁有更好的技術能力提升控球時間,也希望利用中鋒來開展快速的突擊。但Benteke的活動能力有限,Edouard在賽季中期亦陷入了瓶頸,這使得水晶宮的進攻始終無辦法穩定建立。這個時候,從德甲加盟以來一直浮沉不斷的長人中鋒Mateta得到了更加穩定的上場機會,而Zaha也開始改變了自己的踢球風格,以另一種形式帶動了韋拉的「雙前鋒」體系。

在後場面對壓逼時,身高1米92的Mateta可以作為前場的支點接應長傳,而活力十足的Gallagher和Schlupp可以在身旁兩側接應第二落點來開展進攻,這位法國前鋒不僅具備身高和對抗能力,而且可以承擔不少跑動的任務,韋拉沒有將他固定在前場的中路與對手的中堅對抗,反而給予自由度他在中場中路、邊線等區域去尋找機會,對位身材偏矮的對手完成壓制,這種做法與當年愛華頓時期使用Lukaku的做法相近,給予了「擇肥而噬」的自由度。

圖:面對對手壓逼,Mateta作為支點爭搶,協助推進。

中鋒的做法並不罕見,但邊線中鋒的做法則較有心思,現代足球即使有著「雙中鋒一翼鋒」的發展趨勢,即三叉戟當中除了中鋒以外,有一名翼鋒會更為靠近中鋒位置活動,另一側則在外圍衝擊,但一般情況下,這名「邊中鋒」仍然以技術型、靈活型為主,諸如Salah、Gnabry等球員都具備明顯的翼鋒屬性。但韋拉在使用Edouard的時候,利用的是這位前些路迪前鋒的背身能力,在前場建立支點,並部署其他球員在附近接應第二落點,與高普會拉開陣型給予Salah這樣的技術支點單挑射門的做法有很大的分別。

Zaha在擺脫適應期以後,也漸漸掌握到這種踢法的精髓,並不盲目面向球門進行突擊,改為更多以背身為前題的對抗和用球,引渡隊友進行插上。左閘的Mitchell、同側的Schlupp在近一段時間的表現明顯提升,前者更加入選了近來英格蘭國家隊的大軍名單,這樣的表現與Zaha作為支點的成長有很大的關係。

不少球迷都會將Zaha與紐卡素的Saint-Maximin進行比較,兩者之前同樣在低位防守的球隊擔任突擊手,利用優秀的突擊能力去完成長距離奔襲任務,打法、位置、角色都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在尼斯和水晶宮分別執教過二人的韋拉顯然有著不一樣的看法,他沒有如往昔給予Saint-Maximin一樣的突破自由度,反而希望Zaha更多作為支點出現,甚至在賽季初期一度將Zaha放於不熟悉的右翼位置,沒有將Zaha視為不可或缺的戰術核心,充分發揮他的突擊能力,反而要求他開始背身接應的工作,這不僅反映出韋拉在戰術方面的「魄力」,也反映了Zaha在技術上的一些突破。

圖:Zaha作為「第二支點」在邊線完成背身策應,第一個入球的罰球正是源於他搏得犯規。

【結語】

水晶宮本賽季的改變令人欣喜,英超賽場又多一支活力與攻力兼備的球隊帶來不同,韋拉的成長與進步令不少留意法甲的人驚訝,對於前場支點利用的心得也成為了近來英超賽場「去中鋒化」思潮的異端,對於邊中鋒的利用讓不少人想起了祖雲達斯的Mandzukic,這樣的角色有時候更加適合體系的發展。韋拉對於年輕球員的點撥之功也受到廣泛的讚賞,Gallagher、Guehi與Olise的成長受到期待,Mitchell、Mateta的改變與適應也顯示出韋拉的能力,球隊有近半主力球員未滿25歲,這支水晶宮肯定還有值得挖潛的空間。

阿仙奴方面首先要趁著比賽的間隙調整球員的身體狀態,本場比賽球員在控球時間的失誤過多導致了進攻效率低下,相比水晶宮的實力和體系,阿仙奴自身的問題才更為致命。在比賽後期阿迪達的傳中意圖明顯,但Saka與Martinelli的不適應也非常明顯,怎樣在逆境的時候提升球隊進攻的威脅度,理應是接下來的課題。阿仙奴在衝刺階段幾乎要面對所有力爭前三的競爭對手,每一場比賽都承載六分的意義,逆境時的發揮很可能起到關鍵的作用。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