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一天前利物浦與車路士的比賽節奏飛快,兩位德國主教練的用人佈陣都以極端高位壓逼作為主要的戰術,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在頻繁的「由攻轉守」到「由守轉攻」創造大量的進攻機會,確立領先的優勢,繼而戰略性回收完成控場與反擊。 德國式的足球戰術就是要在「丟失控球」、「搶回球權」兩個過程中,抓住對手暴露的空間來完成快速突擊,高普宣揚的「前場反搶就是最佳十號」講求的就是速攻與跑動。

作為兩位德式主教練的祖師,蘭歷克的曼聯在本場比賽卻完全失去了高位壓逼的風采,甚至在轉換過程中呈現漏洞處處的困境,不少人開始對這位德國戰術教父有了質疑和批評聲音,他在最擅長的戰術領域被狼隊的領隊新秀般奴拿治完全壓制,迎來了奧脫福的首敗。

從雙方的正選陣容,可以預視到比賽的走勢,蘭歷克選擇雙老組合形成攻擊線,他們的活動能力已大不如前,再配合同樣身材高大、移動力不足的Matic與McTominay,這四人的組合在攻守轉換的時間能夠發揮出多少作用已經不難預料,即使是後場的Varane以及名副其實久休復出的Jones,他們無法在快速的攻守轉換中提供後援,曼聯的劣勢可想而知。

而狼隊方面,般奴拿治自季初戰績不穩後,作客強隊往往都會以三名防守中場迎戰,希望先加厚後場的防守層次繼而找尋突擊的機會。但本場比賽面對曼聯卻有了勇氣和決心去製造對攻,他很明顯是看準了曼聯不成熟的壓逼體系以及在4222站位當中的天然缺陷,這樣的排兵佈陣上,葡萄牙人率先將了蘭歷克一軍。

圖:雙方的正選陣容。

【狼隊的邊中結合】

蘭歷克的4222是能夠構築三重的防守線,這樣可以有利於前場壓逼時封鎖對手的出球路線和突破空間,通過快速的換位、跨區域的壓逼跑動完成奪回球權的目標。面對大部分四人防線與雙人防守中場的站位的球隊,曼聯這樣的壓逼可以對位壓制,但狼隊的五人防線與雙中場的出球組合,這樣的防守就略顯劣勢,加上CRonaldo、Cavani、Matic三位合共百歲的中軸線組合,無辦法通過跑動量來緩減人數的劣勢,反過來因為年齡的漸增而被狼隊擴闊了差距(Moutinho同樣年紀不輕,但身高體重令Moutinho的跑動量仍然保持高水平),狼隊就能夠利用簡單的傳球完成破解壓逼的任務。

Semedo是狼隊上半場的突擊重心,這位速度飛快的葡萄牙人能夠利用個人技術擺脫Sancho的防守,又可以在快速轉換當中完成攻守的到位,這樣對曼聯的左路防線形成壓力,Shaw在一段時間內在上前補防以維持陣型完整之間進退失據,而Trincao的拉邊策應進一步把曼聯的左路防區拖垮,狼隊在上半場短短20分鐘就完成了8次的射門,是本賽季最出色的進攻數據,若非Jones在對位Jimenez當中存在優勢,狼隊這場的攻勢很可能更具威脅。

圖:曼聯的4222防守缺乏寬度,被狼隊反覆利用兩側完成推進。

圖:Cavani的回防協助填補寬度,但同時擾亂了Sancho的站位,Navas在無壓力下要將球傳到Semedo腳下,幾乎不會犯錯。

圖:Semedo向中路盤球,突破Sancho,Shaw需要上前壓逼,Trincao立即拉邊,這時候到底由Matic抑或Varane去跟防?

圖:假如Varane靠向邊線,Jimenez就會與Jones單對單的局面。

曼聯球員在應對兩側的衝擊消耗了很多的氣力,Cavani需要積極協防,Matic與Varane也經常被調離防守區域,這樣反過來狼隊在中路又得到了用球的空間。Moutinho這場比賽在中路能夠通行無阻,Navas也多次在沒有壓力下完成轉移分邊的工作,狼隊很好地詮釋了「邊中結合」的做法。

圖:Moutinho在整場比賽非常輕鬆。

圖:狼隊兩名翼鋒內收到中路,曼聯同樣沒有防守的應對。

【曼聯的保守與緩慢】

既然戰術哲學與基礎是攻守轉換,那麼對於蘭歷克而言,注重的不是丟失球權的次數,而是奪回球權、發起進攻的次數,而最不想看到的,就是球隊落入陣地戰攻守、慢速組織的泥潭當中。可惜本場比賽曼聯的快攻對狼隊幾乎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球員也在前20分鐘不斷丟失球權卻又無法奪回的情況下失去了快速進攻的決心和信心,比賽的節奏開始大幅減慢,球員也一直在狼隊的防線外圍作無謂的搓傳,這樣幾乎無辦法製造任何的威脅,反而給予對手一次又一次反擊的機會。

圖:曼聯的4222中路缺乏球員接應,即使Cavani回接,也敵不過狼隊五人的防守。

圖:曼聯左路堆積人數,但卻無法向前,McTominay亦不敢在中路接應,最終只能回傳。

圖:Matic回到防線用球,進一步減少中場接應人數,進攻速度極為緩慢。

圖:曼聯中路根本沒有任何接應點可以支援前鋒。

對比一下狼隊在中路的用球,他們的球員能夠大膽在中路現身接應,每一層都有球員提供傳球的選擇,既然他們在奪回球權上有著明顯的優勢,那麼球員就不會縛手縛腳,可以每次接球後就發起進攻去衝擊紅魔鬼的防線。

圖:狼隊的球員積極在中路接球,後場也敢於往中路傳球,這次Trincao接球後既可以轉身發動突擊,亦能引導Semedo落底,選擇非常多。

圖:Trincao成功擺脫對手,Navas將球傳到Podence腳下,後者同樣擁有大量的用球空間,甚至可以單挑Jones。

圖:Podence最終選擇穩妥用球,曼聯球員被吸引到中央,Semedo完全空檔下插上完成傳中。

圖:狼隊後場奪得球權,曼聯球員沒有即時壓逼,Marcal將Greenwood進一步拉開,狼隊後場球員可以有大量空間用球,甚至向前推進,直接連繫中鋒Jimenez,曼聯前場六人防守形同虛設。

緩慢的進攻、無法搶回球權,對邊路的保護不足,繼而拖垮了中路舷防守,曼聯得益於Jones出色的發揮以及狼隊延續整個賽季贏場面輸點數的進攻頹勢,能夠保住了和局進入下半場。蘭歷克快速作出轉陣的舉動,Shaw移入中路作為半個中堅,釐清邊線防守的職責,也可以加厚中路的防守層次,而Greenwood內收到雙前鋒身後(後來換成Bruno)的做法,可以由進攻中場的跑動和反搶,封住中軸線,減少狼隊利用雙中場完成轉移的次數,把狼隊的進攻限制在一側,提升整體反搶的機會率。 與此同時,3412的站位解決了曼聯4222陣式雙中鋒身後缺乏連接者的問題,這樣兩名老將就能集中精神衝擊球門,而非頻繁地把體力消耗在策應當中。

圖:Bruno登場後,能夠在中路協助推進,令狼隊的雙中場一時處於人數劣勢。

圖:Shaw下半場擔任左中堅,職責明確是防止狼隊攻擊Half-Space,這樣Varane就沒有需否拉邊補防的煩惱。

圖:Bruno防守時會協助封截Moutinho的接球路線,逼使狼隊往同一側進攻。(但實際上除了剛上場的幾分鐘,往後Bruno在這方面的防守專注力已經消失,Moutinho重新被放養)

般奴拿治發現曼聯希望將狼隊兩側的進攻切割,加上Shaw移入中路後,堵塞了狼隊在中路進攻的路線,因此當機立斷把留為後手的Adama派上,企圖利用這位強悍攻擊手的個人能力創造進攻空間,球員也不負眾望地把曼聯的左路防守再一次打散,球員Moutinho入球之前就已經四次成功創造攻勢,一次是後場反擊快速突進,造成Matic的黃牌(Saiss的罰球中楣)、一次傳中被DeGea接住、一次與Semedo撞牆配合,Semedo完成傳中。最後一次間接造成Moutinho的入球。

圖:創造入球的攻勢,FabioSilva成功把球回傳,Navas一腳傳球讓Adama得到單挑機會。

圖:Adama成功擺脫防守傳中。

圖:Moutinho射門瞬間。

【結語】

般奴拿治這一場的賽前部署與臨場換人都成功克制了曼聯的戰術,蘭歷克在整場比賽當中的被動和苦戰有用人失誤的責任,沒有快速把壓逼戰術套用到曼聯身上可以理解,但企圖使用身高體壯的中軸球員完成壓逼戰術卻是難以原諒。雖然在半場的調動上一度利用球員的站位改變來化解危機,但老將的持續作戰是否合理值得深思,Matic踢滿全場卻讓Lingard等中路活力十足的球員枯坐全場,連續幾仗表現黯淡甚至在用球選擇上出現問題的Rashford卻能夠持續得到機會,Greenwood的定位未清、兩名老將前鋒承擔過多的團隊任務,這些都不是球員自身能力的問題,也非陣容上的藉口,蘭歷克要展現教父之名,第一步要揀選好最合適的球員去配合戰術。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