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盡管正宗前鋒相繼倒下,但憑藉後輪驅動之下,車路士仍然作為歐洲賽場火力最猛的球員之一,多點開花之餘還能夠創造出足夠的機會和入球,周中雖說祖雲達斯球員有意保留體力應付阿特蘭大的關鍵比賽,但車路士在攻守轉換之間的迅捷恰好針對了中場轉換能力疲弱的斑馬軍團,創造了一場大勝的佳話。

但面對多年不勝的對手曼聯,杜曹卻不能掉以輕心。蘇斯克查離任後就有消息傳出卡域克對其戰術曾經作出意見卻不被接納,周中對陣維拉利爾的比賽,卡域克嘗試重塑蘇斯克查接手初期的4-2-4體系來發揮曼聯前場的速度優勢,這也成功令維拉利爾在久攻不下的情況送贈入球,令曼聯在風雨飄搖之下仍然在歐聯小組涉險過關。回到英超,車路士的攻守能力都狀態出色,要客場保持不敗是卡域克的難題。這位前英格蘭中場果斷地將CRonaldo放到後備席,一方面提升了前場壓逼的力度,另一方面則為比賽的最後階段留有後手,葡萄牙巨星近來備受批評,這樣的行動可以有效為巨星減壓,也可以將巨星連戰所消耗的體能壓縮在最後時刻爆發。

【曼聯的主動出擊】

曼聯開場就反客為主,主動出擊,Fred並不如預期作為三中場出戰,反而類近於側面進攻中場的角色,與Sancho從後支援Bruno與Rashford兩位「鋒將」。McTominay與Matic則在四人的身後作為保護。 相比以往曼聯扁平而展開的壓逼,中前場六人的組合明顯比以往更具有層次感,他們可以有更高的容錯率去承受前場球員被擺脫的危險。同時,六人的組合收緊了中路的用球空間,這樣可以大大地限制了車路士組織核心Jorginho以及推進器Loftcus-Cheek的發揮。

圖:曼聯中路防守呈2+2+2的三層站位,限制車路士雙中場接球。

圖:曼聯的壓逼令車路士要長距離連繫兩翼,Telles看準機會上搶成功。

曼聯這個防守陣式讓人不其然連繫到已經確認接掌的蘭歷克,這位德國戰術教父在過去一直屬意4-2-2-2的陣式,他認為這個陣型能夠在壓逼的同時保持防守的層次,通過最前線四名球員的頻繁換位,可以成功克服壓逼人數不足的問題,這樣不論對手使用三中堅抑或四後防的出球體系,他們都能夠用較少的人數完成限制封鎖。

圖:Sancho跟防Jorginho、Bruno壓逼Rudiger、Rashford上搶ThaigoSilva,Fred要獨自面對Loftus-Cheek及Chalobah。

圖:Sancho立即加速追趕Loftus-Cheek,令後者無法轉身,只要傳到邊線的James。注意此時的Bruno已經準備回到Sancho原本的位置跟防Jorginho。

Bruno、Sancho、Fred三名球員的體能充沛,動力十足,他們對於這樣依賴高強度、高節奏的壓逼打法有著不錯的基礎,但Rashford無論在意識、意欲抑或體能上都明顯比三人低一截,這使得曼聯的前場壓逼效率並不如意,這也是之後卡域克放棄高位壓逼的原因。

圖:曼聯的壓逼不緊,車路士後場用長傳連繫前場,Alonso在高球爭搶有優勢,成功二傳讓Odoi起腳。

【車路士的反壓逼】

車路士本賽季陣地圍攻的能力並不如數據上出色,杜曹在中鋒位置的使用上過份搖擺造成不論是身體能力出色的Lukaku、速度型的Werner、或是腳下技術不俗的Havertz都無法發揮出預期的效果,他們很多時依靠外圍的第二落點爭搶以及前場的反搶來製造二次進攻的機會,防守球員就能夠利用對手攻守轉換的空隙來完成致命一擊。

作為蘭歷克的弟子之一,杜曹在前場壓逼的能力當然比拼湊而來的卡域克更為出色,本場比賽車路士同樣在前場防守投入大量的兵源,他們後場擁有Chalobah、Rudiger的對抗優勢,以及ThaigoSilva對路線的判斷能力,只要前場能夠及時封堵反擊路線,車路士的後場就能夠盡快搶回球權。而且車路士的前場壓逼具備強烈的針對性,他們在應對Telles以及Wan-Biassaka時的態度截然不同,技術出色的巴西左閘擁有出色的腳法發動長傳,並且與Fred小組配合完成推進,因此車路士在這一側的防守會盡量減少攔截,改為封堵傳球路線。而面對另一側的Wan-Biassaka或是前來換位的McTominay,車路士球員的搶截力度非常強烈,兩位技術粗糙的球員很多時無法完成推進,車路士就在這樣的防守之下形成了半場圍攻的狀態。

圖:車路士的前場壓逼投入人數很多,Jorginho亦毫不吝嗇壓到前場防守。

圖:車路士在邊線的搶截力度很大。

【曼聯具備整體防守焦點,缺乏個體防守目的】

曼聯在開場階段一系列的壓逼無果之後,切換到後半場防守的模式,McTominay會沉入防線構築五人防線,加上Sancho的深度回防,曼聯整體防守的焦點很明顯在於限制車路士左路的進攻。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車路士的Chilwell、Odoi以及後上的Rudiger形成了一個強勢的進攻小組,他們能夠隨時在half-space與邊線外圍換位進攻來壓制對手的防線,幾日前的祖雲達斯就在應對輪轉時完全失勢。本場比賽卡域克確實有備而來,他們將防守的焦點集中在右路,削弱了車路士陣地圍攻的威力。

圖:曼聯低位防守呈五人防線,Matic與Sancho保護禁區外圍。

圖:Sancho防守位置很深,甚至補上了Matic的位置。

球員在防守時需要有明確的「目的」,他們需要清晰地判斷封堵傳球路線、搶斷、封閉空間等不同的防守動作,到底是主動逼使對手犯錯抑或被動地等待對手失誤都有著明顯的分野。以車路士後場為鏡,ThaigoSilva往往能夠準確地決定防守動作,到底是自己搶斷,抑或交由隊友搶截都需要有準確的判斷。曼聯方面的球員的防守意識無辦法在短時間大幅提升,他們在防守時「目的」並不明確,因而導致車路士球員很容易地找到了防線的缺口。曼聯很難切斷對手的進攻連貫性,因此DeGea就需要一而再再而三作出撲救。

圖:紅圈中的三位曼聯球員沒有明確的防守目的,既阻止不了James接球,身也無法提前保護Telles身前的空間。

圖:曼聯球員很容易忘記防守的目的,這次中路三人只有Matic的防守發揮作用,Odoi輕鬆接球傳中。

【曼聯的「四號位」】

在蘇斯克查時代,為了保持「速攻」的效率和銳利度,球隊三線的距離經常過闊,防線與中場之間的「四號位置」經常出現真空狀態。Pogba作為防守中場出戰時,法國人能夠憑藉自身的對抗優勢和傳球來完成長距離的連接,但Fred等其他球員缺乏這樣的傳球腳法,因此一旦本賽季蘇斯克查將兩翼的位置進一步向外展開,巴西人的失誤次數就直接上升。與此同時,球隊在轉攻為守時,缺乏一位明確的防線屏障來完成反搶,橫向對比曼城的Rodri、利物浦的Fabinho、皇家馬德里的Casemiro,他們的四號球員都能夠作為反搶次數最高的球員去維持攻守平衡。

本場比賽卡域克將Matic列為正選的舉動令不少人驚訝,這位塞爾維亞人的活動能力不足以支撐起前場壓逼的力度,甚至一度被認為會作為三中堅之一出戰。不過,本場比賽卡域克將Matic置在防線前沿的中央位置,利用老將的站位和身體對抗來保護中場身後的空間。 對陣曼城一戰DeBruyne能夠肆無忌憚地在曼聯禁區前沿橫移接應,有了Matic的存在,車路士失去了橫移的空間,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試探。

圖:Matic的位置。

車路士的應對方式很簡單,那就是反覆地在Matic的兩側用球,祈望通過反覆的試探,將塞爾維亞人或是其他曼聯的球員引離防線,繼而為後場的球員提供插上的空間。

圖:車路士反覆在Matic的兩側用球拉扯空間。

兩者球隊在上半場的戰術博奕有不少值得探究的空間,曼聯利用不成熟的「新」體系嘗試改善過去的體系缺陷,這一點成功限制了杜曹球隊的進攻效率,同時也給予球迷煥然一新、值得期待的感覺,不過球員的防守意識很難在短時間大幅提升,下半場卡域克怎樣解決被壓制的問題,甚至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是值得留意的地方。而車路士則通過純熟、成熟的控球體系來完成圍攻,但中鋒問題仍然一直影響了車路士的進攻速度,一旦兩翼無法得到進攻空間,球隊就陷入了圍攻的泥潭,杜曹怎樣運用手上僅餘的牌去進行調整,也值得注意。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