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首循環利用巨星個人能力反制曼城的控傳圍搶,但在巨星引領突擊的背後,普捷天奴亦要求他們為球隊輪流作出妥協和犧牲,Neymar在低位防守時落位構建四人中場保持寬度,同時作為反擊的起點發起進攻。這種以巨星個人能力解除圍搶的做法簡單卻粗暴,彼時哥迪奧拿過份沉迷在兩側建立進攻卻忽視了巴黎三中場的平衡,埋下了失利的苦果。

次循環的哥迪奧拿顯然更加有備而戰,經歷過英超賽場接連的失利,哥迪奧拿在近來的比賽開始增加了中路球員換位進攻的次數,同時為了確保外圍進攻的牽制能力,進一步加大的Cancelo的進攻權限,這位被哥迪奧拿與名將Lahm媲美的球員亦以秀麗的腳法來回報了哥迪奧拿的信任,這樣本場比賽的基調就已經成功定下。

普捷天奴的球隊雖然能夠在法甲繼續高歌猛進,但巨星背後帶來的平衡問題持續影響著球隊對場面的掌控能力,Verratti的持續傷病進一步打擊了中場技術與肌肉含量的平衡,這場比賽巴黎的勝負關鍵仍然落在巨星的靈光一現當中。

圖:雙方的正選陣容

【巴黎的中路封鎖,曼城的寬度進攻】

首循環巴黎面對曼城的後場組織,會利用三位前場巨星同時內收到中路的方式來封鎖中路空間,配合三名中場的緊密站位來將兩位創造機會的DeBruyne、BernardoSilva逼離核心的區域,本場比賽巴黎沿用了這種思維模式,目的仍然是限制曼城的中路接應。

不過本場比賽DeBruyne傷缺,BernardoSilva也沒有如期鎮守中場區域,哥迪奧拿選擇將葡萄牙人與Zinchenko作為「雙偽九」使用,前者在右路Half-Space拉扯游走,為右翼鋒Mahrez創造接球、用球的空間,後者則通過與Cancelo、Sterling的頻繁換位來建立一個結合速度與技術的小組,針對Hakimi與Marquinhos這一側相對靈活的防守組合。

這樣的佈置雖然沒法打穿狀態出色而且防守大有進步的Hakimi,但另一邊卻成功令Mendes以及同側防中Gueye受到不少的考驗,Walker適時的壓上令到巴黎這一側的壓力巨大,Kimpembe由於身高體壯而無法頻繁離開位置完成覆蓋補防,這樣一旦Neymar沒有及時協防,就會給予了曼城右路洞穿防線的機會。

圖:Mahrez與BSilva在右路配合,Mahrez沒有受到任何防守壓力。

圖:這次輪到Gundogen牽制Herrera,成功為Mahrez創造單挑機會,Mendes防守能力有限,自然難以防住。

圖:曼城左路的進攻難以越過巴黎的右路防守。

首循環面對巴黎的中路封鎖,哥迪奧拿顯然有備而來,雖說也有傷病因素而被動調整的因素在內,但沒有盲目讓Zinchenko與BernardoSilva安插到原有主力的位置和角色,反而活用了他們的特點,針對巴黎前場三叉封鎖中路的做法,增加橫向轉移的次數,利用球場的寬度來提升進攻的層次,這一著比起本場戰術略為「死板」的普捷天奴更加出色。

【巴黎的巨星反擊】

盡管門前險象不斷,但曼城缺乏正職中鋒的問題始終限制了球隊的把握力,多次的傳中無法越過Kimpembe,小範圍的身體對抗能力也及不上Marquinhos,他們得勢不得分的情況並不陌生,這樣留給了巴黎反擊的空間。

Messi與Neymar都是當今世上最出色的傳球手之一,他們不僅具備長距離傳球的視野和技術,更重要的是擁有可以在包圍之下完成出球任務的抗壓能力,這樣巴黎在應對反搶時就能夠更加自如,發起突擊的成功率亦隨之而增加。

圖:Neymar、Messi輪流在中場接球組織,他們可以很好選擇傳球路線,解除對手的壓逼。

Mbappe的速度舉世聞名,但單單一位球員的速度無法每場都改變比賽的走勢,Hakimi的加盟正正增加了巴黎中後場推進的解鎖點,作為夏天唯一一位出巨資引入的球員,Hakimi不僅能夠在右閘的角色上完成控球和助攻,難能可貴的是他擁有出色的雙足能力,可以作為前場的「第四點」使用,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Messi來回衡刺的消耗,同時可以令對手的左閘進攻時擁有「後顧之憂」。

速度的壓制使得曼城的防線不敢過多支援中場的圍搶,他們至少需要三名球員去形成層次,以避免巴黎快速的突進,因此巴黎只需要避過前場四人的壓逼,就可以得到中場區域用球的空間。

圖:Hakimi通過反越位壓制曼城的防線。

圖:Mbappe壓制曼城的防線,令他們不敢上搶,Messi得到用球的空間。

圖:Hakimi的速度是巴黎後場解鎖壓逼的重點之一。

巴黎的縱向層次成為解鎖曼城壓逼的鑰匙,但曼城這邊亦沒有放棄縱向的層次,哥迪奧拿在利用寬度過後,還會指示球員齊心壓到對手的禁區,雖然欠缺正式的中鋒,但面對曼城準確的傳中技術,對手都不得不佈置相應的人手去「回應」。當巴黎的防線緊收到禁區,外圍的區域就會完全暴露在曼城中場眼前,Gundogen與Rodri在這個區域的發揮並不難想像,Navas險象橫生的畫面讓人歷歷在目。

圖:巴黎的防線被壓扁,Cancelo得到巨大空檔,上輪英超他就在這個區域助攻Sterling。

圖:巴黎7人防線被壓平,禁區邊的Gundogen可以空無一人情況下完成射門。

【曼城微調收奇效,巴黎失衡放大】

Herrera下半場一次後排進攻成功為三位巨星分擔了對抗的壓力,他作為支點策應的進攻為巴黎在劣勢下先開紀錄,普捷天奴原本大可以根據上一場的做法,在領先之後利用巨星的壓制作用來減低曼城圍攻的威力,同時爭取拉開分數上的差距,鎖定勝局。但Danilo的登場再一次破壞了巴黎原有的平衡,Herrera雖然靈活性大不如前,不過西班牙人的血統始終使他可以在中後場提供一定的技術含量,有助中後場解鎖壓逼的過渡人物,其傷退讓Danilo取代,這位葡萄牙的靈活性不足而且串連的意識薄弱,他的登場使巴黎中後場喪失了解鎖壓逼的支點。

圖:Herrera的策應是巴黎入球的關鍵之一。

圖:巴黎前場缺乏能夠對抗的強點,DiMaria上場後嘗試扮演Herrera的角色,但效果並不佳。

哥迪奧拿在落後的情況下,放棄了其中一位「偽九」,讓Jesus在場上擔當衝擊禁區的角色,但此時曼城的站位已經有所改變,Sterling不再在外圍接應,反而增加了與Jesus聯手夾擊Marquinhos的次數,BernardoSilva移到左路繼續保持寬度。而另一側Walker亦利用寬度插上與切入的Mahrez形成進攻層次,進一步打擊Mendes這一側的防區,哥迪奧拿沒有變換利用球場寬度的戰術,但卻通過不同的方式呈現,提升了巴黎作出反應的難度。

圖:扳平的入球正是來自Walker右路的插上傳中,Mendes需要同時面對兩名曼城球員。

圖:Mahrez切入傳中,Sterling與Jesus壓制Marquinhos逼使Hakimi需要內收,Bernardo遠柱包抄。

【結語】

哥迪奧拿在比賽中,利用中路球員進攻來換取兩側的進攻空間,通過快速壓制對手的防線來為外圍球員提供用球的時間,這樣橫向與縱向的層次成功令巴黎的中場疲於奔命。「雙偽九」控制能力不錯但卻欠缺一錘定音的殺傷力,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哥迪奧拿放棄了這種方式,調整前場球員的站位來提加進攻的層次感,這樣不但使巴黎球員一時間難以對手的改變,更加可以為原本陷入困境的隊員們注入新鮮感,這樣進攻才能保持強勢。

普捷天奴本賽季仍然處於摸索巨星使用說明書的階段,昔日以草根階層不惜氣力的纏鬥與跑動換取攻守平衡的做法並不切合目前球隊的配置,怎樣與巨星們做好溝通來換取防守的平衡,同時活用他們的個人能力令對手的進攻有所忌憚,從而達到緩和防守壓力的目的,這些都是普捷天奴能夠考慮的方向。過去一段時間,不少媒體放風認為阿根廷人在巴黎的生活並不如意,有意離隊他投,但普捷天奴要擺脫草根教頭挑戰強隊的定位,轉而加入豪門的氣質和特質,怎樣用好巨星來建立完善體系,將他們的優勢強化帶動整體的攻守,這樣實際上也是普捷天奴理該考慮的,當日安察洛堤「犧牲」DiMaria,要求他作為中場推進器為前場三叉護航,施丹則名符其實犧牲了Bale的雙腿來構建五人防線達到平衡的目的,他們都用精明的取捨來換取了實際的成績,普捷天奴在這方面還需要學習。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