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經歷過季初的低潮和批評聲音,阿迪達憑藉新援加盟後的戰術紅利得到了不俗的成績,悄然走上了聯賽前五。利物浦在兩場不勝後跌到聯賽第四,兩支球隊在賽前的積分差距收窄到兩分,雙方已經沒有容錯的空間。

圖:雙方的正選陣容。

【阿仙奴:Lacazette的防守角色】

阿迪達在之前的比賽建立一個層次感豐富的防守體系,中鋒與進攻中場聯合切斷傳球路線,冨安健洋內收、Gabriel前移與Thomas三人構築中場的屏障,White在身後進行包抄補防,中路的三重防守令對手的推進難以完成,自被曼城血洗後,八場後五次零封,包括本賽季士氣不俗的白禮頓以及進攻手段豐富的李斯特城(雖然今季頹勢非常明顯,但16個入球仍然比阿仙奴多),這樣的成績與結果都值得欣喜。

本場比賽面對利物浦,阿迪達也深明過早收縮防線很有可能會惹來利物浦的大軍壓境,因此前場球員在有機會的時候仍然會優先進行壓逼,減慢利物浦後場的推進速度,並且減低後場球員預判路線的難度。Lacazette自白禮頓一役後備出場貢獻明顯以後逐漸增加了上陣的時間,近來更加與Aubameyang組成雙前鋒,阿迪達看中的不僅是前里昂鋒將的串連策應能力,更加偏重其保護中場線的意識和專注度。本場比賽他被賦予盯防Fabinho的責任,希望通過鎖死利物浦中場的中轉核心來逼使VanDijk更多使用長傳發起進攻。

不過高普對此也早有預備,Thiago正選登場的目的就是要增加中後場的進攻發起點,這位前歐聯冠軍得主的節奏掌控能力出色,也能夠面對壓逼時完成擺脫推進,他很好的利用Fabinho牽制Lacazette留下來的空間來輔助推進。正因如此,開場後不久,阿迪達就示意中前場球員減低逼搶的力度,將防線佈置在禁區前沿,把防守的重點放在核心的區域,避免出現首尾難顧的局面,此時既作為前鋒,同時又是「進攻中場」的Lacazette刻意收到中場線後與雙防中呼應,壓縮利物浦在中路用球的空間,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圖:Lacazette緊追Fabinho,Fabinho立即移動,為Thiago拉出空間。

圖:Lacazette在退防時會回到中場附近,協助收縮中路空間。

【阿仙奴:快速填補空間的意識與決心】

阿仙奴近來的士氣正盛,他們在防守時的集體輸出度非常之高,每個人的犧牲精神和投入度都值得欣賞,包括中鋒Aubameyeng在內的攻擊手都不時會回到中場線後方協助防守,甚至完成搶斷解圍,這些畫面對士氣有著關鍵的提振作用。這樣的情況之下,縱然部分防守球員的個人能力有所欠缺(Tavares對路線的預判、Lokonga對身後空間的保護意識),但他們都能夠用奮力的回追來填補空缺,再加上神勇表現的Ramsdale,球隊自然而然地收到了不錯的防守成績。

圖:Fabinho得到接球空間。

圖:Aubameyeng見狀立即補位,成功封堵Fabinho的長傳。這顯示出球員的專注度和防守投入感。

圖:Lacazette走神放空了Fabinho,Aubameyeng奮力剷截,雖然未能成功,但已看到球員的防守積極性。

圖:Salah越位進攻,當時只有Gabriel的距離能夠跟上。

圖:Thomas和White沒有放棄回追,令Salah和Jota最終無法完成射門。這次雖然越位在先,但能夠令這對進攻組合無法起腳,全賴阿仙奴球員封鎖空間的快速和投入。

實際上阿仙奴的防線並非完美,幾位新援之間存在的天然問題亦一直暴露在比賽當中。White與冨安健洋之間的風格問題和位置的重合很多時令球隊的右路防區出現缺口,這一點亦是筆者在轉會市場關閉時的疑慮之一。阿迪達利用冨安健洋作為屏障,同時利用White的橫移速度補底的構想不難理解,身高體壯的日本國腳能夠過濾大部分球員的直接衝擊,這亦是他能夠在意甲博洛尼亞時期勝任中堅的主要原因。由於重心偏高,冨安健洋在面對突破能力不錯的球員時,往往會選擇佔據內線,以降低對手切入內線的風險,這實際上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防守能力和技巧,因此過去的比賽雖然冨安健洋有過狼狽的畫面,但真正被完勝擊倒的情況並不多見。

而White的優勢在於快速的橫移,他能夠很快地將身前隊友過濾後剩餘的路線封鎖,本場比賽三番四次與Mane對決甚至成功搶下皮球的發揮也讚得稱讚。但這位前白禮頓球員由於先天身型所限,他欠缺在禁區中央站實位置的對抗能力,因此往往會優先選擇離開位置上前對位的防守方式,特別是往右側的外線線的靠攏。如此一來,出任右閘但主張內收的冨安健洋,以及出任右中堅卻傾向外伸的White,就形成了一定的重疊和錯位,這樣就造成了防守時的空間。在面對一般的對手時,Gabriel與Thomas行有餘力完成填補,但當對手換成利物浦,這樣的缺口就成為對手針對的目標。

圖:BenWhite離開位置,與Gabriel之間出現巨大空檔。

圖:White再一次離開位置,Jota處於真空狀態。

兩位球員的實力縱談不上世界一級,但卻絕對能夠符合現時阿仙奴的追求,年輕、活力之餘有一定的實力基礎,他們可以作為阿迪達未來的防守基石,但風格上卻有著相容卻又矛盾的尷尬,這一點可以依靠防守的積極性,配合著一周一賽的體能優勢彌補,但要想進一步提升防守的質素,怎樣明確地解決問題就成為了阿迪達需要正視的問題。

【利物浦:先謹慎後進取的防守策略】

利物浦在中場人員傷病問題嚴重的情況下,高普沒有在開場時就高舉前場壓逼的旗幟,反而注重切斷阿仙奴中路的連繫,加上Fabinho、Matip與VanDijk在對位阿仙奴雙前鋒時有著明顯的體格優勢,這令到阿仙奴無辦法利用長傳急攻來簡化進攻,他們必須要穩打穩紮地逐寸完成推進,這大大減少了利物浦的防守難度。

圖:利物浦開場時主要封鎖阿仙奴的中路推進。

不過阿仙奴雙前鋒的狀態不佳,Aubameyeng與Lacazette在連年征戰之下已經傷痕累累,他們欠缺昔日利用個人能夠破開空間,創造入球機會的靈光,這使得高普在上半場謹慎封鎖過後,決定下半場盡快殺死比賽,以免過度消耗體能。同時也避免了阿仙奴球員利用較為充裕的體能在末段完成反擊。

下半場利物浦的壓逼速度和強度極高,這使得阿仙奴中後場的失誤頻繁,Lokonga與Tavares兩位實力稍遜的球員都在壓逼之下失誤頻頻,這使得球隊很快就陷入了困難的局面。利物浦的前場球員在接連成功逼搶、加上主場的氣勢之下,注入了士氣和活力,他們更加大膽地執行高普的戰術繼而擴大了領先的優勢,最終也憑藉出色的個人技巧殺死了比賽。

圖:Lokonga下半場開場不久就失誤被Arnold搶斷。

圖:Lokonga再一次傳球失誤。在48-50分鐘的期間,Lokonga一共丟失5次球權。

圖:Tavares失誤的一刻,利物浦已經四名球員封鎖了空間。

圖:阿仙奴難得一次成功刺穿利物浦第一重防線,但Arnold、Fabinho和Mane快速回防,當SmithRowe控球時,已經形成一道屏障,令阿仙奴的攻勢只能選擇左路。

【結語:敗也是常事】

防守的目的是阻止對手進攻,它並不限於後場、也不限於跑動,但球員的紀律性、投入度、整體性以及防守的目的,都需要好好地釐清。高普的高位壓逼體現了這些防守的要旨,他們整體一致地向前壓逼,切斷對手的用球路線,目的不僅僅是阻止對手的推進,甚至乎是爭取在前場轉守為攻一刻完成刺殺,因此高普昔日的名言在於「前場壓逼就是最佳十號」,因為只要壓逼得宜,轉守為攻的一瞬間就能夠有進攻的空間,那麼「十號」是否存在已經無關痛癢,這就是防守的目的。

四球的大敗從結果而言是苦澀而難堪,但相比被曼城狂灌五球的無奈,阿仙奴這場展現的紀律、對抗都不能同日而語。作為一支「成長中」的球隊,這樣與強隊交鋒繼而大敗可說是必要的挫敗。阿迪達的球隊雖然展現得並不完美,但面對圍攻時辨識空間繼而快速壓縮,明瞭利物浦推進手段後主動回收,在面對壓逼時勇於控制球權,球員們雖然失誤頻頻,但至少能夠明瞭自身用球的目的,防守的目的,這樣才是敗得體面。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