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沒有Messi的巴塞隆那,是一種多麼陌生的畫面。資深的一輩或許追隨過球皇降臨前的巴塞歲月,但新一代當中,多少人是因為Messi而來,由對足球陌生變成死忠的過程,Messi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魯營球場在第十分鐘對Messi的致敬,整場幾乎不間斷的呼喊Messi的名字,多少人還處於球皇離開的悲傷當中,對於某些人而言,這一場比賽的勝負變得次要,他們更重視的,是把對Messi的愛,盡情表達。

不過,朗奴高文卻沒有時間傷春悲秋,在球迷哀痛的日子,他更需要用一場又一場的勝利來點燃他們的希望,治癒眾人的傷口,而他的兩大愛徒Depay、DeJong也迅速接過了領航飛行的任務,接替成為比賽的主角。

【Messi時代:核心打法的調整與提升】

Messi是當之無愧的球皇級人物,但伴隨年齡的增長,運動能力有了更為明顯的下滑,昔日每場例牌好戲的連續擺脫,已經變成難能可貴的畫面。幾任的巴塞隆那主教練都利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將Messi的「能力」最大化,華維迪建立對抗與跑動的體系來讓Messi 專注於最高階的技術,Vidal、Paulinho等工兵型球員先後得到重視和重用,但失去球權、注重粗活的打法卻令Coutinho、Dembele等淪為「綠葉」的技術型球員失去發揮所長的機會,他們的低迷除了傷病以外,戰術上無法與Messi達致兼容成為主因,Dembele或許尚有縱向的突擊力來提升Messi的用球效率,Coutinho、Griezmann等球員卻一度陷入了低迷,華維迪最終也因過度保守的風格而失去球迷的信任。

朗奴高文接任以來,一度走在錫迪安的老路之上,過度消耗Messi換來的惡果是嚴重削弱球隊的攻守平衡,幸好這位荷蘭教練很快就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利用Dejong、Braithwaite等球員去完成一些高階的銜接和衝擊,配合Pedri、Alba一老一少的連繫來完成對Messi的支援,朗奴高文的三中堅體系最終成為解放球皇的重要基礎,巴塞隆那的戰績亦一度回升,加入到西甲冠軍的爭奪戰當中,雖然最後功虧一簣,但至少朗奴高文證明自己的體系走到了正確的道路之上,收獲到的成果,不比獎杯少。

【Depay:「不一樣」的新核】

Depay在離開曼聯以後,刻意提升了身體的對抗能力,以往靈活的翼鋒少年漸漸成長後擅長背身對抗、持球策應的「偽九號」,成為朗奴高文在荷蘭國家隊時期的核心球員。回到後美斯時代的第一戰,Depay也展現了自己的能力和特點。

圖:Depay會作為前場的支點吸引防守壓力,為隊友創造空間。

沒有Messi的細膩技術,沒有Messi精準的傳球和射門,Depay取而代之擁有的是大範圍活動的能力,比賽中他並不會固定在特定的位置進行大量的對抗,反而會選擇游走到不同區域去造成局部地區的人數優勢,特別是與Alba與Braithwaite頻繁的交流,讓皇家蘇斯達的右路防區造成巨大的壓力,3-0的入球正正來自於三人合作的成果,Alba下半場的一次越位單刀也同樣源於三人之間的跑位配合。

圖:三位前鋒的接球位置圖。Depay與Braithwaite換位的情況較多,Griezmann則較為固定在右路。

圖:Depay回撤接球將對手的防線拉開空間,Pedri、Braithwaite立即插上。

「不一樣」的同樣存在於用球的地點,縱使Messi後期也是擔當中前場的自由人角色,但巴塞隆那的進攻還是會出現明顯的右傾,Alba一般只作為左路弱側的攻擊手完成後排插上,很少成為比賽的主導。本場比賽Depay的「領導」之下,巴塞隆那的進攻重心有左傾的跡象,Alba也大幅提升了用球的次數和效率。進攻重心的傾斜解放了DeJong後排插上的能力以及緩解Griezmann在右路的進攻壓力,這位法國人在比賽中多次得到單對單的進攻機會,左路小組的配合居功至偉。

圖:Alba的控球次數在比賽中明顯增多。

圖:左側half-space的用球次數與右側相比有明顯的分別。

圖:巴塞隆那球員嚴重左傾的情況甚至造成擠塞。

【DeJong:縱向核心的使用】

細膩的盤帶技術、充沛的體能、傳射技巧多變而實用、連續用球時的平衡感十足,DeJong可以說是阿積士近十年最出色的產品,加盟巴塞隆那是他夢寐以求的一步,但近兩年的表現平穩有餘、驚艷不足,朗奴高文接手以來通過不斷調整其位置和打法,希望尋找出最佳的使用方式,目前算得上是小有成果。

DeJong是一種特別類型的核心,他相比Pogba更具活力,同時又比Kante擁有更具備組織串連的能力,他沒有Goretzka的衝擊力,但擁有的更為細膩的用球技巧,這位荷蘭中場可以說是出色的移動核心,但正正因為這種「並不常見」的特點,導致主教練在使用時走上了不少的冤枉路。即使是「恩師」之一的朗奴高文,也一度在接手巴塞隆那初期,略有失誤地將DeJong置於拖後中場的位置,將其弱點放大。

筆者認為,DeJong的使用說明大概可以分成數點:

一、後場推進階段,DeJong要比所有中場、甚至後防更後,主動接球組織、串連各個戰區,他具備小範圍配合的能力之外,也有不錯的突破擺脫能力,這些都使他成為破解壓逼的利器。

二、當皮球越過半場,DeJong要快速插上成為陣型的頂端,他的最後一傳的技術足以讓他成為吸引防守的主攻手,對空位捕捉的敏感度亦可以讓他成為埋伏型的副攻手完成致命一擊。

圖:Depay回撤接球,DeJong已經加速準備插上。

圖:Depay接球,DeJong插上接應,Alba從另一側抓住空檔加速,最終Alba射斜(越位在先)

圖:一旦有機會,DeJong亦會毫不猶豫插上到最前線。

三、當丟失球權時,DeJong要盡快利用充沛的體能完成壓逼。

四、當落位防守時,DeJong要負責外圍的壓逼任務,減少作為拖後中場捕捉傳球路線。

朗奴高文一度讓DeJong出任拖後中場的角色,但這位前阿積士中場的表現未如理想,即使回到國家隊,在法蘭迪保亞手下,DeJong在一度作為拖後中場的角色表現掙扎。他既缺乏在圍攻階段轉移兩側的思維模式(他更習慣利用短傳串連局部區域),在防守時亦缺乏對於路線遮擋的判斷。 這使得他無法完成防線前的重要任務。

反而在三中堅體系之下,DeJong扮演中堅的角色,在推進階段作為最後一點使用,防守時由於有兩側的中堅保護所以能夠上前壓逼,DeJong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利用,這一點恰恰證明DeJong的攻守核心特點的與別不同。

新球季缺乏Messi,巴塞隆那的進攻火力必然會受到影響,但同時由於皮球不再需要大部分經過Messi完成傳遞,DeJong有望接管主宰比賽節奏的「縱向核心」,有了Pedri與Busquest一老一少在旁邊幫忙橫向轉移、拖後防守以及控制中場區域,DeJong可以充分完成「防守三區──進攻三區」的跨區任務。

【結語:路未明,但必須走】

沒有人願意接受Messi離開的結果,但已成事實的事必須要巴塞隆那上下去面對。皇家馬德里在CRonaldo離開以後,至今未能找到可以在單賽季攻入50球的超級殺手,但他們憑藉出色的防守、穩定的進攻效率,一場場地收割分數,慢慢地適應了「後球皇時代」的疲弱。

巴塞隆那同樣不具備可以取代Messi交出數據的球員,他們必須要忍受一定程度上的成績動盪,但Depay與Dejong具備帶動體系運作的能力、心態和名氣。或許再談「夢」之隊變得遙不可及,但球隊仍然有不少充滿「想」像力的球員,前路艱難,但也要起航。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