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開季兩場接連落敗(社區盾對李斯特城、英超首輪對熱刺),兩場比賽顆粒無收,曼城在開季階段就陷入了一定的困難,盡管成功收購Grealish用以「刺激」Sterling,達到儲才、補強之效,但求購Lukaku被拒(六月時), 心儀的Kane也陷入困難,哥迪奧拿生涯上少有地無法「得心應手」地完成組軍,但上任以來已經投資接近十億英鎊,上賽季在英超賽場高歌猛進,歐聯也歷史性殺入決賽,球隊的陣容並不是哥迪奧拿的藉口,怎樣完成搭配才是其心魔。

FerranTorres形同消失,Fernardino的兩側成為高速走廊,熱刺一役的用人受到不少人質疑和詬病,Sterling與Grealish的球權分配不清也導致進攻效率的低下,哥迪奧拿必須在諾域治一戰寓賽於操解決球隊的平衡問題。

【哥迪奧拿的改造,雙「工兵」:Jesus與Bernarndo】

GabrielJesus出任右翼鋒、BernardoSilva回歸右中場中,Grealish回到熟悉的Half-space位置支配球權,哥迪奧拿的正選名單和佈陣顯示他找到熱刺一役的問題所在,並且提出解決方案。

在巴甲時代,Jesus正正是右翼鋒出身,其嶄露頭角之時的聲望與風評就已經壓過了年長一歲、同名Gabriel的GabirelBabosa(Gabigol),後來由翼鋒轉型為中鋒,透過出色的腳下技術,靈活的背身技巧以及雙足的均衡得到了諸如「外星人」Ronaldo極高的評價,甚至助彭美拉斯奪得當屆的聯賽冠軍,Jesus亦得到眾多歐洲豪門的關注。 文仙尼的堅拒讓Jesus加盟國際米蘭一事遲遲未能成行,哥迪奧拿瞄準機會截擊成功,這位昔日的超新星幾乎跳級之姿登陸英超,也陷入了不少的困難。 在曼城,Gabriel一方面要鍛煉雙足的肌肉以跟上高速的攻守轉換,另一方面要通過大量的跑動來為曼城的體系服務,在這個過程當中,Gabriel漸漸失去了昔日靈性十足的森巴風味,細膩的擺脫、柔軟度十足的重心轉移、小範圍瞬間啟動的爆發力都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生硬的對抗、不惜氣力的跑動,反覆在拉扯、反搶、與中堅對抗的過程中消耗自己的體力,甚至因此丟失了門前的穩定性。

同樣在哥迪奧拿的改造下,失去昔日靈性漸漸往「工兵」方向發展的,有BernardoSilva,當年作為新一代葡萄牙中場的領軍人物,出色的傳球視野、靈活的擺脫、出色的最後一傳以至於對於禁區空間捕捉完成搶點的閱讀能力,這些都在成長過程中充份發揮,引領摩納哥的青春風暴闖入歐聯四強,甚至一度成為國家隊的十號(可惜在2016年歐國杯前夕重傷)。但要在曼城生存,在DavidSilva、Aguero日漸年去,也為了鋪墊DeBruyne作為核心的打法,哥迪奧拿需要Bernardo加強反搶與跑動去填補其他中前場的體能輸出,這位葡萄牙中場經過一年的適應期,變成了體能狂魔,最終也在過程中,失去了昔日最為自豪的創造力。

【工兵小組創造空間】

Gabriel與BernardoSilva是目前曼城陣中最「能跑」的球員,或許在跑動量上並非曼城乃至英超最高水平的球員,但二人對於跑動空間的辨識能力、球賽的閱讀繼而決定移動的能力都是球隊中極為出色。對陣諾域治的比賽,二人在右路與Walker形成小組,接連創造空間完成傳中,最終讓曼城輕鬆地收獲三分。

諾域治本場防守時的站位在442與541之間搖擺不定,BernardoSilva往外線拉扯時,Jesus會收入中路,當BernardoSilva向內移動,Jesus就會留守外線等待衝刺,Walker雖然插上的次數較少,但他後方作為支點的引導作用極為明顯,這使得諾域治的左路防區經常陷入「外與內」「壓上與退守」的連環兩難。

圖:BernardoSilva與Jesus一個交叉跑位,拉開空間,Walker迅速插上。

圖:Walker與Jesus換位,讓BernardoSilva在邊線出現巨大的空間。

圖:諾域治的球員雖然回防迅速,但欠缺層次,Walker接應BernardoSilva回傳時,曼城已經有四名球員進入搶點位置。

圖:BernardoSilva將對手的防線寬度壓縮,Jesus再次得到空間傳中,製造第一個入球。

圖:BernardoSilva後跑,扯出空間,Walker傳球、Jesus插上,製造第二個入球。

與之相比,曼城的左路小組缺乏這些有效的互動,因此無論Cancelo或是Grealish都缺乏空間完成傳中或遠射,他們較為傾向以單打獨鬥的方式創造空間,這對於諾域治的右路防區考驗有限,Gundogen的積極插上也在空間不多的情況下無法展現。

圖:Cancelo傳中時沒有太多空間,後方也沒有隊友可以接應,雖然禁區同樣有四名球員搶點,但威脅明顯不及。

圖:Gundogen移到右路接應,但把空間填滿,令BSilva失去跑動空間,Walker最終傳球失誤。

【快速壓逼,保持控球】

哥迪奧拿的戰術理念以技術主導,但基礎是快速的反搶確保球權,全盛時期的「六秒反搶」令人陷入「夢魘」。BernardoSilva與Jesus正是這種反搶戰術的重心人物,他們的快速壓逼切斷了對手的傳球路線,並且加快了對手的傳球速度,這讓中後場的隊友可以更輕鬆和快速地奪回球權,發動二次進攻。

圖:諾域治推進階段的球員距離過遠,曼城投入多位球員在前場切割空間,Jesus非常聰明地將對手的路線封死,成功搶回球權。

圖:BernardoSilva丟球後不停步壓逼,諾域治傳球失誤被Jesus截到。

【結語:哥迪奧拿的心態與心魔】

歐洲國家杯中,烏克蘭、匈牙利、瑞士以及奧地利都通過優秀的人員配搭來搭建體系,他們重視區域小組人員的風格互補,彌補了與列強之間的實力差距,丹麥縱使在部分元素上存在不足,但亦同樣利用中前場球員的相互犧牲來完成提升,殺入四強。

曼城在歐聯決賽中的「無防守中場」讓哥迪奧拿備受質疑,反面證明這支英超賽場無堅不摧的藍月亮軍團同樣需要兼顧防務才能踢出自身的風格,GabrielJesus、BernardoSilva在大戰當中頻頻被哥迪奧拿棄用,兩位被「犧牲」的球員卻一直不得哥迪奧拿的重用,這種矛盾成為了二人連續兩個夏天允許經理人接洽其他球會的導火線,而後者更加公開表達了離隊,甚至離開英超的意願。

圖:BernardoSilva的跑動範圍。

或許最後十日要完成二人的離隊略有困難,但一旦引入Kane,這位同樣欠缺快速反搶、提供反跑扯動的英格蘭隊長是否適合哥迪奧拿的體系?同樣有不俗技術能力的FerranTorres也漸漸被哥迪奧拿移到中路,要求對抗,Foden在上賽季後期也頻頻作為陣型頂端引領反搶,哥迪奧拿這種既明白牡丹與綠葉的「心態」,卻同時擁有對技術流執迷的「心魔」,自我的矛盾在近年大賽當中越演越烈,若不擺平這種矛盾,歐聯的前景還是不容樂觀。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