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香港回憶第二集:我的博物館 169 🏫】 20年前的「半網課」:實體課 Vs 網課,已經有了定論了嗎? (Patreon)
Content
年份:2003年
來源:香港科技大學
這批 CD-rom 來自我第一年在香港任教的「文物」,當時在香港科技大學,課程是「後9/11世界秩序」。到了接近尾聲時,全香港都因為SARS而宣佈停課,當時並未有 Zoom 一類網課程式,所以剩下的課堂就只能靠學生自修,有點不了了之。但由於有些內容已經準備了,於是就有了這批 CD-rom 出現。
看見這些,也令人想起實體課 Vs 網課的辯論。
本來我很抗拒網課。但經過這幾年,香港巨變、加上疫情,還有其他涉及個人生活模式改變的種種原因,經過不斷實踐後,我基本上可以確定,未來實體課只會剩下最 premium 的存在,其他的各種授課,都很難不被網課取代。現在實體課還是主流,「非不能、實不為」,涉及大量既得利益結構,就像我們談過多次的「電梯駕駛員」,雖然五十年前就可以完全被淘汰,卻居然可以苟延殘喘到21世紀還在某些地方零星出現。
當然,在最理想的教學模式,有一個方便的授課地方,老師和學生都對那個題目很有興趣,掌握知識的程度相若,可以教學相長,大家有備課、有準備、願意積極討論、而不是純粹為了打卡交功課,而且又有基本互信去討論,不介意透露自己的觀點和背景,效果理應是會比網課好的。
然而聽起來好容易,但實際情況,卻很困難。坦白說,這麼多年來,除了2019年秋季、2020年春季的研究生課程,令我覺得必須實體授課,教學效果可以稱得上「良好」,其他我都覺得網課好得多。
在某些極權地方的教育,雙方都已經不能暢所欲言,這是其一,但還不是主要的。通常上課真正專心的學生都不多,每個學生能夠集中精神的時間也不多,純粹要畢業才take attendance的會夢遊,程度高的會看不起身邊的laymen,諸如此類。與其留住他們的軀體、留不住他們的靈魂,還會破壞上課氣氛,何不各取所需?
網絡授課卻可以按自己進度不斷重溫、或跳過熟悉 / 無興趣的題目,只要老師願意回應你的個別提問(也可以電郵處理),對雙方都是省時高效。對老師而言,網絡授課時,起碼不用忍受無數雲遊太虛的同學面孔。有時候,有些課程極少人上,來者也是敷衍心態,對負責教學的人其實也頗為insulting,反而在網絡對空氣說話,心理上還容易說服自己。
近來在我們辦的網課,知道有一些肉身在牆內的朋友積極參與,他們不用表露身份,純粹學習,也可以匿名提問。這種氣氛,就不可能在現在的牆內實體出現。
沙盤推演下去,實體課要成功,既然有極多門檻,根據市場定律,物以罕為貴,卻又會出現另一種經濟模式。舉例,如果有一個平台,可以找到十個真正對某議題有興趣的學生,平台負責vetting,不只是看學生能否付錢,而是要看他們的整體程度和motivation,這樣的實體課,包含了社會資本建構、知識上的互動反饋、人與人之間的team building,還有 initial screening,就可以很「值錢」。如果沒有這些screening,純粹社交,就會淪為EMBA了。
所以到了教學生涯後期,我所有課的 Introduction,都會 post 出幾大問題:為甚麼你在這裏?為甚麼我在這裏?為甚麼你不在那裏?為甚麼我又不在那裏?
▶️ 鄒崇銘:人工智能革命,只會把人類帶到「敵托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RLCcGctp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