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談過十點預警之後,有讀者覺得意猶未盡。尚有幾點「新香港」教育界的最新狀況,應該進一步補充:

11. 教協被瓦解之後,教育工作者已經沒有了任何申冤渠道,就連爭取福利也會變成「尋釁滋事」,但同時工聯會卻成立了「新教協」,開宗明義說不會協助被指違反國安法、或所謂操守失當的老師。那這個「工會」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存在?原來是為了「代表」「新香港」老師,去與中國大陸作為對口,也就是作為額外灌輸官方任務的窗口。與此同時,建制教育組織這幾年正雨後春筍般出現,都有有關方面「吹雞」要求全體校長參與撐場。這些組織的名字、工作表面上全部一模一樣,但其實每一個都有不同的中國大陸地方、部委對口單位,也就是有非常複雜的分贓機制。日後「新香港」老師其中一個主要 job description,就是要應酬這些「重要」組織,逐步「黨工化」。

12. 香港學校一直有家長教師會,從前的功能自然是加強學校和家長的溝通。但在「新香港」新時代,家教會已經出現了全新「職能」:作為控制家長的重要工具。現在的家教會領導自然都要政治正確,有關方面除了vetting,也會委派某些人擔任領導職位;家教會工作內容包括對家長作出「家庭教育建議」,至於怎樣確保家長有跟隨指引,自然是通過「詢問」學生。換句話說,這類機制很快就變成動員學生監控家長的常設組織,逐漸偏離原有宗旨之餘,更可能變成「篤灰」樂園,與及將「組織」延伸到家庭私人空間的重要平台。

13. 當每一間學校都有了不少大陸派來的老師,隨之而來的,自然有黨委支部。很快每一間香港學校,就像大陸的學校那樣,都必然會有校內的黨委,就算是幼稚園、特殊學校、國際學校,都不會例外。這些黨委會實質上監控學校發生的一切,如果校長不在黨委之內,黨委就會成為太上王,校長不過是掛名的橡皮圖章。很快「新香港」的教育工作者就會發現,即使宣了誓,還是遠遠不夠,要真的掌握校內政策,還是要必須加入中國共產黨,才可以進入校內權力核心。而這些不同學校的黨支部之間也會互通訊息,其中的一些平台,正是上述提及的新生建制教育「工會」。

14. 有了黨委,自然會有吸納對象,對象自然又不限於成年人,還會吸納學生。在中國大陸,優秀學生一定會被吸納入黨,之前又要經過長期觀察;同樣情況,在「新香港」學校也會很快出現。所以當未來的所謂「狀元」,可能一律高調「說好香港故事」之時,大家不要覺得意外。而為了深化這種監察,中國大陸的學校一直存在校內的「職業黨工」、「職業學生」,其實是負責監督老師、監控同學,也方便「發掘人才」。當大家發現學校內出現了明顯冗員,既不用授課,又頂著莫名其妙的行政頭銜,同時又要被稱為所謂「老師」,基本上,已經可以100%核實他們的真正身份。

到了這一步,這還算是「學校」嗎?

▶️ 張燦輝教授:通識教育是香港的靈魂,怎可能接受洗腦教育下一代?(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ml9DWOHvxo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