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英女王登基70週年,對凝聚英國國民向心力的功勞無庸置疑。然而對遠方只懂崇拜硬實力的某些民族而言,軟實力只是「虛嘢」,女王只要「無權」,就可以「ignore」。

雖然這類觀點不值一駁,但我們也不妨回顧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改變歷史的具體行為,去了解立憲君主如何可以「無為而有為」:

1. 英女王是英聯邦的「元首」(Head of Commonwealth),同時是其中15個「英聯邦王國」的「國家元首」。伊莉莎白二世對英聯邦非常著緊,認真出席每次本來只是行禮如儀的會議,並通過峰會,促成不少英聯邦國家之間的外交斡旋。隨著英國脫歐,英語世界的貿易往來變得頻繁,科技發展也令這個網絡的距離變得緊密,英聯邦的潛力到了現在,才逐步浮現。對比是法國前殖民也一度說要組成類似組織,但沒有英女王這類長期存在的角色,整合就無疾而終。而且法國總統收授前殖民地中非共和國暴君送禮一類醜聞時有發生,更突顯英女王在英聯邦超然地位的重要性。

2. 大英帝國解體之際,英女王或王室代表親身出席了絕大部份國家的獨立典禮,而這些新國家的精英依然和英國保留了各種關係。這種聯繫,讓英國人心態上保償了帝國瓦解的失落,也讓新興國家得到使用英國制度的下台階。這些微妙的軟結構,巧妙地通過女王和王室的人性化形象展現開來,從而得到合理化呈現,並以英國終審庭制度為典型例子。

3. 大英帝國滑鐵盧的蘇伊士運河戰爭,與及部份英國首相與美國總統之間的摩擦,都令英國和美國關係久不久出現裂痕。但每逢這些情況出現,英國王室訪問美國就可以解決問題,因為王室是超然的、代表國家的,並以王妹瑪嘉烈公主訪問約翰遜總統治下的美國、而繞過被美國看作親蘇聯的工黨首相威爾遜,功效最為顯著。

4. 由於英女王代表了英國傳統,當女王親身接觸變革,樹立榜樣的功能,遠比單純立法、講求「依法」事半功倍。例如她在六十年代訪問加納,和加納開國總統恩克魯瑪共舞,除了令已經開始倒向社會主義陣營的加納留在英聯邦,也傳遞了種族融和的重要訊息,對六十年代的英國主流社會,有直接衝擊。

5. 英國王室保留了以王室為單位的外交傳統,這也是英國外交的秘密武器。例如王夫菲臘親王來自被推翻的希臘王室,不少王室成員和德國各邦國王室依然有親戚關係,英國王室的家族活動,依然有邀請全球王室成員參加。某程度上,這些都是超然於現政府立場、政策的長期經營,到了有用之時,就可以大派用場。例如冷戰過後,一些中、東歐國家的前王室醞釀復辟,雖然最終沒有成功,但也有保加利亞前國王當選總理一類傳奇故事,他們和英國的聯繫,也是英國王室多年來下功夫的回報。

(待續)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