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昔日港美關係非常密切,不時有要人訪港。1962年訪港的陳香梅因為有美籍華人身份,加上當時社會希望美國介入香港問題,結果在香港媒體引起不同迴響。

翻閱《星島日報》1962年8月26日一則專訊,文中以「第二次世界大戰著名的飛虎將軍陳納德之夫人 」為開場白介紹陳香梅。這是她當年的主要身份,但其實陳香梅與香港還有其他淵源:1937年七七事變後,陳香梅隨同家人流亡香港,四年後香港被日軍佔領,她才輾轉經澳門到達當時的大後方昆明,成為中央社女記者。

在六十年代,陳香梅是美國的「中國救濟難民總會」(救總會)主席,顧名思義,該會宗旨就是救援中國難民。這個直接應美國甘迺迪總統要求成立的NGO,由美國華人及商界領袖組成,成立三個月後,陳香梅就奔波港台間,除了來港對中國難民作實地調查,亦與台北救濟難民機構商討有關救援工作。

這是陳香梅和白宮的早期直接交往的成果,此後她長期擔任對華政策顧問,據說更曾為中央情報局工作。鄧小平曾說「美國有一百位參議員,但只有一個陳香梅 」,她的個人政治影響力就是在60年代開始。

一個月後,陳香梅以救總會主席身份第二次訪港。根據《星島晚報》1962年9月22日題為「陳香梅發表談話,擬具四點計劃,救助香港難民」的專訊,該會援助工作要點為:

一、協助直接抵美的難民;
二、根據美國 檢察長羅拔 ̇甘迺迪的宣布,收養中國孤兒到美國定居;
三、幫助願意收容難民的國家安置難民;
四、直接為在港難 民提供糧食及醫藥照顧。

由於難民人數比美國當初想像的多,背景問題亦十分複雜,有點像現在離散各地的香港人,陳香梅直言「難民問題,不可能由任何一個組織可以成功解決」,呼籲其他志願團體與她的組織共同合作解決,說「難民最大的不幸是在他們內心,因為一個人最大的需要是希望」。

陳香梅關注難民問題,得到香港輿論歡迎,但也有媒體對其工作方向、以至成效提出質疑,認為美國救總會的援助只是「雞肋」。《華僑日報》1962年8月23日的社論,就批評陳香梅並不真正清楚了解香港中國難民的真實情況,認為各國收容香港中國難民的移民配額寥寥可數,而且態度並不積極,收養到美國的孤兒數目十分有限。至於膳食及醫藥援助,更只能解一時之急,絕非長久之計。

值得注意的是,這社論引用當時香港政府輔政司白嘉時三番四次的聲明「香港沒有難民」,來論證陳香梅訪問的有限成效:「香港不少居民是從中國大陸進來,一旦進入香港便是居民,其需要工作,衣、食、住、醫藥或教育 等等,一如其他香港居民......如果說那些是難民,那些不是難民,事實是無從分別」。這是說中國難民既已成為香港一分子,就不應被標籤。

儘管如此,社論對陳香梅本人、和她背後的美國政府,卻是充滿期望。陳香梅雖然是共和黨人,卻得到民主黨禮遇,社論強調救總會是「應6月2日甘迺迪總統的呼籲而成立者」,相信陳香梅能直達白宮,希望她能運用影響力,宣傳香港難民問題的真正本質。甘迺迪當年風頭正健,不久同年10月就發生古巴導彈危機,令他成了年度風雲人 物。香港媒體期望甘迺迪能直接協助香港發展經濟,正是出於對其理想主義的期盼。

然而,美國成立救總會只是以中國大陸為目標,針對的是大躍進後的中國,援助內容設計都是政治掛帥,期望香港利益能影響冷戰超級大國思維,卻未免一廂情願了。

  •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華僑日報》,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2008年11月10日,經修訂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