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於《紐約時報》以《食物、肥料和未來》為題發表評論文章,認為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致的能源價格上升問題,可能沒有想像中嚴重,但這次戰爭反而有機會導致全球糧食供應出現巨大危機。隨著戰爭無限期延長,加上各方的道德制約越來越低,即以糧食為武器的可能性正在增加,這觀點正得到越來越多注視。

克魯明指出,烏克蘭是主要農產品出口國,當俄羅斯對烏克蘭境內的鐵路和港口進行轟炸和封鎖,自然難以繼續正常出口農產品。此外,俄羅斯亦停止了國內大部分糧食出口,「顯然是為了壓低國內價格」, 區內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哈薩克同樣亦暫停出口農產品,以備不時之需。這樣下去,區內糧食不能保證能如常供應。

此外,克魯明表示現代的肥料生產需要密集的能源,而在俄烏戰爭開打前,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肥料出口國,惟現時該國也已暫停出口肥料。另一個主要肥料生產國中國,為了壓低國內肥料價格,亦在去年大減肥料的出口量。以上種種問題,都對世界各地農業帶來大麻煩,而且影響無遠弗屆,特別是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

而這一波糧食危機,對克魯明而言,反映了全球化時代的潛在崩潰。

我們常以為「全球化」是相當近期的發展模式,但克魯明強調,在1870-1913年之間,世界經濟得益於當時的先進技術(輪船、鐵路、電報等),已經出現第一波全球一體化,「英國人已經開始食用加拿大的小麥、阿根廷的牛肉和新西蘭的羊肉。」只是因為地緣政治影響,包括兩次世界大戰、極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興起,才導致第一波全球化於1913年沒落。隨著美國二戰後主導和平(Pax Americana),貿易才得以復蘇,「大約用了40年時間,才能將世界的貿易量恢復到1913年的水平。」

克魯明認為,第一波全球化相對簡單,主要是發達經濟體的製成品、與發展中經濟體的初級產物(例如小麥)交換,但現今世界的經濟和貿易則複雜得多,例如在富裕國家生產的汽車,就包含來自日本的芯片,和來自墨西哥、烏克蘭的線束。這種在1990年後變得普遍通用的發展模式,「很大程度上是由集裝箱化和現代信息技術所導致,並將世界貿易推向新高度。」

要維繫全球化,克魯明認為需要依賴相對穩定的地緣政治環境,但這個條件似乎正在消失,「空氣中的確瀰漫着近似1914年的煙硝味」。最令他感到詫異的是,這些經濟問題似乎對舊式全球化、而非1990年後發展的複雜經濟關係,造成更大的破壞,因為即使有貨櫃短缺、港口壅塞等問題,現時還是可以相當容易地買到內建零件產自十多個不同國家的電子產品;「此刻真正受到嚴重打擊的,反而是小麥和肥料等比較少加工程序的產品。」隨着世界變得更為危險,大規模糧食貿易等過往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可能比任何人意識到的要脆弱得多。

克魯明警告之後,聯合國官員繼而正式表態,同樣對烏克蘭戰爭造成糧食、燃料價格上漲感到憂慮,特別點名非洲可能爆發危機。其實此刻非洲正出現飢荒,埃塞俄比亞、索馬里等國所在的「非洲之角」近年戰禍連連,同時又出現糧食短缺,目前已經有2000萬人受影響。加上烏克蘭戰爭造成的全球糧食短缺,後果可以不堪設想。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