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美國參議院早前通過《美國競爭法案》,除了支援當地半導體製造業、包括多項友台條文外,亦包括推動香港民主的條文。這一部份,值得牆內外香港朋友留意。

美國時間週一傍晚,參議院版本的《美國競爭法案》獲大比數通過。法案提及中共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迅速侵蝕香港自治地位,亦提及國安法第9條授權警察審查網上內容、封禁香港用戶存取指定網站,例如《香港編年史》、台灣促轉會網站等先後遭香港當局封禁。

法案將授權向美國國務院批出約1千萬美元款項,用作「推廣香港民主」。雖然沒有列明內容,但根據往績,相信和支援民間援港團體、媒體、學生等有關。

最大動作是法案授權國務院成立一個「香港網絡自由計劃」(Hong Kong Internet Freedom Program)等,設法保障香港用戶能夠瀏覽、存取互聯網。根據法案現行建議,網絡自由計劃將透過向私營機構提供合約和補助,開發「繞過港版『防火長城』和保障網絡自由」等所需技術和工具,推動在香港「開放、可靠、安全」的網絡環境,並促進香港市民、人權組織、獨立記者、民間團體、受壓迫群體等,能夠透過網絡行使人權和自由。法案將授權向有關計劃撥款每年1千萬美元,為期兩年。這部分的資源,相信會委託IT公司研發程式。

此外,法案亦責成美國相關行政部門制訂支援媒體機構的政策,打擊中國假新聞、大外宣和受中共操控的媒體,尤其是在身受這些假消息所害的地區。當中《自由亞洲電台》和《美國之音》等現存傳媒機構獲特別推介,指應該向它們增撥資源,以及協助成立「實時跟蹤假新聞」的平台。當本地自由媒體絕跡香港,這些媒體已經是牆內港人接觸真相的最後憑藉。

另外,法案亦關注中國如何利用香港地位當「白手套」逃避美國制裁,並要求國務院向國會委員會定期提交有關研究報告。這方面最為關鍵,假如認真落實,很多香港目前享有的特殊待遇,例如比中國學生容易進入美國的留學簽證,一被濫用,都足以被取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眾議院所通過的《美國競爭法案》,本來還包括《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在參議院通過版本則未獲包括在內。該項附帶法案主張向抵美港人提供長達18個月的臨時保護身分,向香港人才提供5000個特殊簽證,以及促進港人政治庇護申請等。

參議院是次通過的《美國競爭法案》版本,是以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上年6月提出的《創新及競爭法案》為基礎。在法案進入兩院協商階段後,這些眾議院後來加入、參議院遺漏的條文會否被補上,總統會何時簽署,都值得我們注意。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