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波羅的海三國國會議員團於周日(28日)抵達台灣,展開為期8日的訪台行程。由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遠道而來的一行十人,除了會出席12月2-3日於台北舉行的「2021年開放國會論壇」,更會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面。代表團成員不乏政治明星,值得台灣新一代積極與其建立民間外交往來。

10名議員當中,以愛沙尼亞國會執政聯盟改革黨議員楊森(Jüri Jaanson)的背景最為特別:他不單是愛沙尼亞國會友台小組的主席,更是兩面奧運銀牌得主,被譽為該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賽艇運動員。

楊森1965年出生於當時仍屬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愛沙尼亞,在大學時期才接觸賽艇,隨即發現自己十分熱愛這項水上運動,最後更決定退學全身投入訓練。他先後代表前蘇聯國家隊和愛沙尼亞國家隊於世界賽艇錦標賽贏得5面獎牌,曾參與6屆奧運會,並以代表愛沙尼亞在2004年雅典奧運贏得男子單人雙獎賽艇銀牌,以及在2008年北京奧運贏得男子雙人雙獎賽艇銀牌最受國民敬重。他在2010年退役,並於2011年獲國際賽艇聯盟頒發賽艇界最高殊榮「湯瑪斯・蓋勒獎」(Thomas Keller Medal)。

運動生涯璀璨的楊森退役後投入政壇,現年56歲的他,至今已代表改革黨連績3屆當選國會議員,並在今年初被選為愛沙尼亞國會友台小組主席。他就任後隨即以主席身份發表聲明,關注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並敦促中國在言語和軍事上保持克制。楊森訪台前曾接受國營媒體訪問,讚賞台灣為一個先進國家,愛沙尼亞在多方面可向台灣學習,並指出現時台灣和愛沙尼亞之間的貿易額約為5,000萬歐元,認為相互投資額可再提升,「我們正在向這目標努力邁進」。

在波羅的海三國當中,台灣在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已分別以「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和「駐拉脫維亞臺北代表團」名義設立代表機構,惟現時愛沙尼亞和台灣均沒有在對方境內設立代表處。對於台灣可否在愛沙尼亞設立經濟及文化辦事處一事,楊森坦言「感到非常有興趣」,並十分關注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運作模式,惟他並沒有明確表示應以「台灣」或「臺北」命名。

波羅的海三國近年對台灣十分友好,立陶宛更頂着來自中國的外交巨大壓力,容許台灣以「台灣代表處」、而非「臺北代表團」或「臺北經文辦」等名義,於國內設立代表機構,並已進行開幕儀式。三國恢復獨立前,都是被稱為「小聯合國」的UNPO成員,對台灣被打壓的境況感同身受,也反映在國際關係畢竟利益不是一切,這是某國從來不能明白的。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