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談及理工科出身的父親,因為預科之前是受工業學院訓練,一直有很多他眼中很平常的基本技能、common sense,和我這一代格格不入。除了覺得類似修理電器、水喉是「人人都應該懂」,還有很多我眼中的世代差異。

駕車使用的棍波 Vs 自動波,就是典型例子。

也許任何人對小時候的記憶都特別深,反而年紀越大,很多近期的生活瑣事,卻未能打入深層記憶體。例如我依然未記下台灣座駕的車牌號碼,但至今記得我坐過父親的第一輛車的車牌:BS5257,然後是DD2174。BS5257過渡到DD2174,應該就是棍波到自動波的過渡。

他們那一代,幾乎人人都會操作棍波,卻覺得自動波功能上未能把汽車的性能充份發揮。

但以我所知,我這一代人絕大多數學車,都是學自動波,也基本不懂棍波。這種小事,反映的卻是學習模式的根本差異:上一代人覺得不懂棍波就使用自動波,屬於「取巧」、「跳step」,而且連汽車基本構造也不掌握,覺得不可思議。

我本來覺得學棍波完全是多餘的。直到去外國旅行租車,特別是使用歐洲法律的地方,大多數供租用的,都是棍波車。要千辛萬苦,找到有日本車租用的,才能開始旅程,因為日本車幾乎都是自動波的。曾經試過用棍波開車,由於不習慣,經常入錯波,處於撞車風險邊緣。

這也令我想起2019年的事。中大圍城期間,抗爭者曾經短暫「接管」了中大校園,據說為了顯示正常運作(校園內還有不少師生及親人居住),於是也安排了人手駕駛校園巴士。問題來了:據說那裏甚麼人才都有,偏偏沒有一個懂得校巴的棍波,於是短短的一程路,幾乎一個彎就要停一次。那些「乘客」傳出來,都引為笑談。

這些小事,側面反映了幾十年來,社會對「實用理工」的態度有多大改變。在未來的STEM世代,提倡一般人不用懂程式設計背後的原理,只需要最user-friendly地使用程式本身,就可以駕馭新世界。但上一代非常強調「按部就班」,要從基本功學起,否則就是本末倒置。到了最後,沒有誰對誰錯,時代畢竟已經改變,再討論,就變成純哲學問題了。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