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家書】超越「想像的共同體」十點前瞻:香港人到了海外,如何一起走下去? (Patreon)
Content
隨著越來越多香港人到了海外,如何把我們的共同體凝聚下去,既是挑戰,也是使命。這一波移民潮之前,海外香港人和後裔估計已經有百多萬人,單是加拿大就有60多萬,估計十年後,整個海外香港人群體的總人數可能達三百萬人。而且這和海外中國社群不同,沒有血緣主導的排他性包袱,而是核心價值先行,比較容易吸納各地同路人認同和加入。世上不少高度發展的小國如愛沙尼亞、斯洛文尼亞等,人口也不過一、二百萬人,而海外港人的經濟狀況比敘利亞、阿富汗等外僑好得多,這樣的經濟體,早就達到小康之國的規模。不過話雖如此,具體如何走下去,卻是知易行難。近來和不同朋友腦震盪,簡單概括出十點,純粹拋磚引玉:
1. 當「黃色經濟圈」的概念走向全球化,結合日常生活,產品和服務會更見多元,而且互助性質更明顯。當香港人四散各地,不少是以投資移民方式定居,他們經營的小生意,像餐廳、書店、酒吧等,會互相成為上下流,慢慢結成生態體系,再參與到各地社區當中。這比過去兩年香港黃店高度集中在餐飲,要來得更系統性、更成熟,因為一切是自然需求發生的,而不單是理念先行。這樣由出入口、餐飲到服務、外送再到整合資訊的app,都可以各自分工。又像「台灣香港協會」製作「同島一念,撐港小店」地圖,列出台北黃店清單;居英港人組織「暖氣軍師撐香港」推出英國版黃藍地圖,標示支持和反對抗爭的商店,都是經濟圈擴展的明例。
2. 經濟圈要成為「圈」,不能止於單純的經濟買賣、不止於縱向有上下線,更應有橫向發展,才能是建立健全生態圈的基礎。例如台北的九月茶餐廳,除了提供飲食、支援香港,亦建立在地連結,在疫情時送便當到醫院,這種連繫港台社會的功能,自然會進一步延伸到台灣的本地產業鏈。又如海外香港人品牌「Project R」,以香港設計、台灣製造和全球銷售為手法,希望成為全球香港人社區的力量,概念就是打破地域限制,而同時串連地域。另一些企業,則專門為香港人建立全球支援網絡,如就業、創業、升學、培訓等,以「互助、互補、共存、共生」的心態,凝聚世界各地香港人,向世界宣揚香港人的核心價值和形象之餘,也是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
3. 屬於香港人自己的文化圈,亦會開始在海外成型。現在為數不少的香港文化人,都因不接受政治低氣壓限制創作題材,決意移居自由國度,這其實是突破由上而下大台、金主的難得契機。像杜汶澤的channel,足以以比TVB低得多的成本,取代其大部份娛樂功能;又像趙羅尼、黃秋生、顧定軒等人,希望以眾籌形式拍攝電影,這都很符合香港目前由下至上、「無大台」支持產業經營的傾向。做法會否成功雖然有待觀察,但至少是繞過一條辮的監督機制,路往往是這樣行出來的。
4. 媒體方面,不少經營網絡媒體的香港創作人、文化人、傳媒工作者,都因為擔心國安法的以言入罪,或刪去Channel、Facebook page、IG,或宣布移居海外。當《蘋果日報》也被逼結束,壹傳媒工會聲明「即將化整為零,換個方式與大家同行」,一切已經遍地開花,海外的角色就更重要。像《蘋果體育》團隊成立了自己的新平台《體壹》;《壹週刊》娛樂組、《蘋果》娛樂和《青雲路》的員工成立了·《娛壹》;《米紙》專談社區、人物和飲食等故事;還有「餓底TV」、「味來見」、「世界仔 World One」、「Five Dots 寵物攝影」等,都是取代傳統大台的新媒體潮流。不過長此下去,當這些小品牌也遇到打壓,可以怎樣?在海外繼承道統,反饋香港資訊,就會順理成章。
5. 教育是「新香港」重災區,也是不少家長決心移民的主因。隨著網絡教學的普及,直播、錄播的課程技術愈來愈輕鬆,受眾也遠比之前容易接受,海外香港人建立虛擬學院,繼續昔日真正的教育理念,就變得可望可即。就算暫時未能成立一所實體的香港學院,仍可以透過網上資訊科技的平台,讓重要的見解傳播至全球。事實上,許多文化人都在做著相同的教學,如哲學、歷史、文藝等,只是沒有統一的課程而已。昔日香港中文大學的成立,不正是如此土法煉鋼,反而激發了無窮生命力?21世紀的「新中大」,也許正是由海外港人在網上建立自己的Khan Academy、Coursera開始。
6. 在傳承香港、定義香港這話語權層面,移居海外的香港學者,也有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肩負著重新講述香港都會、歷史的真相,對抗中國、「新香港」政府對「香港人」的政治正確、平面、片面詮釋。香港研究本來並非學界顯學,但現在卻正是香港學發光發熱之時,因為「香港」已經不只是地理名詞,而是變成了全球守護民主自由核心價值的前線,日後研究香港的國際學術工作,反而倍增。相反在「新香港」研究香港、發表有關文章,卻已變得高度敏感。此消彼長,研究在哪種土壤才能開花結果,誰不知道?
7. 「學術」並非只是學者的遊戲,而是連結到學生層面的組織網絡,才能教學相長的。當香港連學生組織也要瓦解,世界各地來自美、英、加、澳、日等國共計40多所大學的香港海外留學生,即成立了「自由香港學生運動」(Students For Hong Kong),這都是歷史傳承的另一部份。學者著書立說,文藝創作者書寫故事,海外香港學生自發舉辦活動、展覽,如抗爭運動時各地院校可見的連儂牆,這些都是典型爭奪話語權的分工。
8. 海外香港人要長期鞏固身份,教育、文化推廣,至為關鍵。近年中國積極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學院,輸出簡體字、普通話教育,但其文化滲透,宣導極權意識形態,已經備受各國批評。香港人若要在海外建立更為厚實的文化圈,不妨可以思考成立有實無名的香港學院,教授粵語、繁體字、香港文化,非中國獨尊的華夏論述等,除了能為香港海外移民子女提供本土教育,也可以吸引對香港有興趣的外國人,了解香港,成為一所重要的文化基地。事實上,海外學習華語、東亞文化需求甚殷,但對中國已經充滿警惕,假如海外港人能打入這市場,或與台灣、其他海外友好合作,甚至一舉取代孔子學院的市場佔有率,無論在哪一個層面,都可說是潛能無限。
9. 新的科技概念,能夠令我們思考海外香港文化圈、經濟圈時,產生更多啟發和可能。例如高重建主張倡導「區塊鏈」應用,推行「貨幣抗爭」,使用密碼貨幣錢包,如同中立的離岸戶口,具有高度的私隱安全。當香港電台影片宣布陸續下架,即有網民自發back up,為了安全,更把1973年以來六千多段港台影片,永存於區塊鏈,超越了傳統寄居某一大台的想法。新一代愈來愈能發現區塊鏈的重要,也開始漸漸熟悉其中運作,未來的出版自由、貨幣應用,這將會是未來一項重要的技術,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實踐。
10. 香港海外生態圈,有了資訊科技,不需要效法唐人街的排他性群居,也自然會出現包容性的虛擬Hong Kong Town。如果有實體空間,延續屬於香港人的生活圈,這自然是一個實質的經濟體;但就算由網絡連結,這同樣是一個非常實在的經濟體,對將來下一代繼續承傳香港文化、核心價值等,有長遠的助力。如此虛實相間,才能突破上一代人「唐人街化」或「全盤西化」的一邊倒傾向,能夠既捍衛自身身份認同、同時積極融入各地社區,令香港人不會因為香港失陷、大陸政府盡全力同化而消失於天地間,反而能長存於世界。
相信無論香港人是去是留、是藍是黃,最後這一點,都是共同願望。
(刊登於《如水》最新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