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作為體制內的長期一員,一直有親身參與外交工作,究竟他的路線和特朗普有何不同,全世界都關心。2020年1月,他在《Foreign Affairs》發表文章,題為《Why America Must Lead Again?》,可以作為「拜登主義」的綱領;《Foreign Policy》專欄作者James Traub 在這基礎上進一步延伸,不妨參考:

1. 拜登的文章強調,「自由世界基礎,來自民主及自由主義戰勝法西斯及專制主義」,因此美國必須再次領導世界。 拜登這次的競選綱領有幾個重要關鍵字:「自由世界」、「民主」、「歐洲」及「領導」。他成長於50年代,當時美國成為西方世界領袖,以對抗蘇聯,換言之拜登也開始視中國的威脅,為類似當年冷戰的威脅。

2. 拜登當副總統時的國家安全顧問Colin Kahl指出,現時美國有三大挑戰:疫情、民主在世界退潮、世界重新展開強權對壘。他認為上述問題都是民主黨的責任:奧巴馬對推廣民主運動襟聲,而奧巴馬的決定,則源自克林頓年代的政策爭拗:「美國如何、及該以何種程度,將美國價值傳播至世界」。克林頓上台前,也高呼要制裁「由北京到巴格達的屠夫」,但實踐中,發覺全球化已密不可分,就順水推舟改了路線。蘇聯崩潰後,拜登也一度認為國際間的意識形態戰爭已經結束,因此在奧巴馬時代,開始改善與專制國家的關係,例如中國、俄羅斯與伊朗。他今天承繼的包袱,就是源自這條路線。

3. 與冷戰時代的美國相比,今天的美國缺乏一家獨大的能力,而且世界已經相互連結,其他國家不會容許美國發揮無可爭議的領導權。

4. 拜登怎樣一方面回應新冷戰,另一方面又回應全球化?這就是「拜登主義」。Traub認為拜登的政策首先是對內:停止現時美國對新移民、少數族裔、公僕等特朗普所針對群體的攻擊,並制止特朗普式的美國民族主義,認為這樣才能增加美國的道德感召,並加強和盟友之間的互信。所以他當選後,肯定會大幅度改變特朗普這方面的政策,其中也應該包括了在國內減少意識形態的衝突(例如目前針對中國企業的一些舉措),去證明美國的以身作則。

5. 然後,拜登說要製造一個「民主峰會」,而這本來是右翼新保守主義者的建議,也就是讓世界清晰劃分為民主陣營Vs非民主陣營。拜登並不止於追隨傳統的大西洋主義,而是在歐洲、英國的基礎上,主張陣營要擴大至美國傳統盟友如南韓、日本、澳洲、紐西蘭等。而拉攏這些國家的方式,根據拜登往績,就是建立貿易聯盟,例如重啟TPP、TTIP,然後用這類框架和中國討價還價。

根據上述思路,假如「拜登主義」能夠知行合一,製造一個壁壘分明的世界,有效整合全體民主國家,通過集結經濟力量,反制中國崛起,這對中國而言,十年後,會比現在的特朗普路線更難應付。問題是這需要十年時間,才能奏效,但怎樣具體操作,卻充滿變數,很可能十部曲走了兩三步,就被中國全面瓦解。相反特朗普在未來的幾步,肯定對中國帶來比拜登更大的不可測性,但他如何令歐盟等盟友心悅誠服,卻是最大弱點,這點可能要等待龐貝奧接手大局,才能改變。

Reference: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0/08/20/the-biden-doctrine-exists-already-heres-an-inside-preview/

Comments

ML

如果今年係Pompeo 出選...

D C

Once trump gets elected, what's the point of 反華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