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感謝李婉華小姐日前和我們的VIP進行深度交流。之後很有所感,再次思考一個問題:點解加拿大上一代香港人咁多藍絲?比例上,甚至可能比同齡香港藍絲更多。

不經不覺,加拿大已經有60萬香港人,而且人數持續增長,假如團結,足以是一股重要力量。在八、九十年代,香港人最熱門移民的地點,就是溫哥華、多倫多,包括我的不少親人,都在當地;甚至我在加拿大的親戚,要多過在香港。去年再訪溫哥華後,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了更深體會:

1. 香港人移民到加拿大的上一代,都是當時的收成期中人,他們可能是五十歲左右移民,到了當地不再工作,可能是至今靠香港政府非常慷慨的長糧、或是做生意時的底子為生。總之到了當地,無論最初離開香港的初衷如何,每天的目標,就是享受人生。他們當年離開香港,並非「逃避共產黨」,而是「逃避uncertainty」。這種心態,自然和社會越來越脫節,對穩定的追求越來越強,不能承受任何改變,甚至比香港藍絲的適應能力還要低。

2. 近年溫哥華、多倫多也是大陸新移民的熱門聚居地,而且人數已經超過香港新移民,逐漸壟斷了當地華人經濟。在當地做生意的香港人,大多不願得罪中國移民,就像香港的商界那樣,無論心裏怎樣想,也要表現出政治正確。而且隨著中國大國崛起,在加拿大的大使館也成為「第二權力核心」,對各種社團高度統戰,要得罪他們,就會失去一大片社交圈子,同樣和香港的情況一樣。

3. 加拿大華人離開香港後,只能靠CCTVB認識香港。那裏的CCTVB高度滲透,在唐人街所有茶餐廳,都有CCTVB的機頂盒,雖然新一代已經離棄,但對上一代而言,依賴程度更甚於香港。再加上他們同樣接觸微信長輩圖,而又不擅長自我過濾資訊,更不容易走到香港街頭觀察,久而久之,就完全被洗腦,而不自知。

4. 加拿大強調多元文化主義,藍絲、黃絲都要「大愛包容」,不作偏袒,但藍絲背後卻有中國勢力撐腰。純粹利益計算,聰明的香港上一代就會發現,當藍絲有更多保障,或起碼要強調「我討厭政治」明哲保身:因為被黃絲杯葛有人出頭,而黃絲被藍絲騷擾,卻不會有加拿大政府幫助。直到特朗普吹起「反制中國銳實力」的號角,情況才可能有所改變。

5. 加拿大政府對中國經濟構成結構性依賴,現任總理杜魯多即為例子,雖然在孟晚舟事件宣示了態度,但也是在中美之間不得不選擇,否則定必息事寧人。對加拿大政府而言,華人只是一堆數字;假如說選票,中國能夠動員的同鄉會、宗親會相當可觀,更不用說中國的經濟打壓/利誘。

6. 加拿大新一代港人自然黃絲佔絕對優勢,但和香港不同的是,當地地大物博,他們不會被逼和父母同在家中,令父母的社交圈子,比香港更難突破年齡同溫層。香港老人在加拿大假如不藍,可能連最後的社交圈子也失去,卻不容易找「黃」的新朋友,這甚至是百年歸老的終極問題。

7. 不少加拿大香港人在1997年後,又回到香港投資,依然與香港構成「利益共同體」。當然這裏的「利益」,只是某個階層的利益,這個階層,又多數是香港的藍絲。結果他們對「攬炒」同樣深惡痛絕,擔心自己的樓宇不能收租、自己投資的生意損手,而不知道其實這些業務在目前「新香港」,早晚不保。

光復溫哥華,其實也是一個挑戰。

Comments

Ann

除了cctvb,老牌星島亦功不可沒😑 再者,心理因素方面,都有覺得中國崛起的民族美夢,正是當自身沒有任何堪以炫耀的成績,唯有靠「大中國」來支撐剩下的日子了。

Somonica Sa

禾個就來捌拾歲嘅娘親,見親依尐廢腦就孖叉佢地,貢爱国典解唔屎返鬼国。。。♡

TSANG YU KIN

頭三點是先天遠因,難變化。

Claub Lau

透彻

TSANG YU KIN

4、5點則需要國際真正壓制中國連香港,他們才能因勢利導而有機會被當頭棒喝

Nosna

以我認識,揸住加拿大護照係香港居住嘅更加係藍到黑。

TSANG YU KIN

6、7點就真係要年輕,黃,真香港人團結,多溝通,多關心藍絲家人,當中共一再壓制甚至令私產不保,他們也許有回頭一天

Gary Lee

如果經濟因素永遠係抗爭中重要一環,黃色經濟圈務必要全世界落地生根。

K小白

消費下一代嘅未來,換取行將入木前嘅安穩。世界廢腦殘大都如此。

Alvin Jim

教授,開化下湛國揚,佢成日為呢樣野好勞氣!😅

Charles Fung

除了上述7大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可能性是移居海外的香港人一般都比較鬆散,而移居海外的大陸人則比較熱衷於找自己可以歸屬的圈子(可以是同省籍,同一家大學,同歸家公司出來的),日常圍爐取暖,有什麽政治性議題,則容易在當地中國大使館的組織之下,做出各種各樣合乎國慶的言論舉動。

William Yung

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新一代真港人+再回歸溫哥華幼老會加把勁催化全加聯盟!

Tina

過去二十年,很多在北美上了年紀的人,除了日日睇無線節目,節日又比僑領統戰之外,也受了大陸大外宣的薰染,認為國家強了,做中國人也抬頭了,在外國人面前,好像多了一份心理倚仗,也很悲哀。

丹 傅

好想比我d加藉親戚睇🤦🏿‍♂️有加拿大藉果班藍到癲,仲要係有學歷有學識果班

Sam Pun

Lots of similarities with the wave of immigrants here in the US who came during over the ‘80s to ‘90s. They are all getting the same propaganda and influence within their regional Chinese immigrant communities. I hear it extends to the churches as well. Tough to bridge this generational divide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There’s also the issue of racism here in the US. The first generation immigrant Chinese can be very racist toward other groups and disregard human rights.

Neil Chu

so true.

Frances

80後细佬喺温哥華讀中學,做郵差,政府工,基督徒,全家最藍!蓝到不堪!日日笑Trump,鬧美國有歧視,鬧美國警暴,鬧美國百幾年前有黑人制度(都唔照吓塊鏡,知唔知中國百幾年前D富貴人家妹仔点嚟?)鬧香港學生唔認自己中國人,我話佢都唔係中國人,係加拿大華人! 舊年唔知跟邊群组話香港人支持港獨抵死,我話多數香港人只要求五大訴求,佢竟然話身在香港嘅我唔夠佢識香港人多! 總知你話共產黨,佢就自已進步緊,至少十四億人有飽飯食... 還有更多更多 總知腦殘同年紀無直接關係!

Laska

澳洲都差不多....

MW

個人觀察所得,類似情況不限於溫哥華加拿大甚至其他海外國家。身處非華人社會難免有點欠缺歸屬感甚至遭歧視,強國崛起的確令華人能多刷點存在感或暗暗自覺心中底氣上昇,自必然傾向靠攏強權以鞏固自己地位或價值。

Krizia Li

表姐的朋友話佢細妹在香港做老師,如果有日收唔到佢whatsapp, 即係佢畀D學生打死咗!

Krizia Li

肥手指! 我表姐係虔誠基督促,住咗美國幾十年嘅知識份子,曾任電視台交國際機構高層,尚且相信識咗十幾年嘅內地移民,可見內地滲透力之廣泛與恐怖!

pedestriant

概括黎講,就係離地,受唔同層面既利益同穩定性所局限

Isabella Lai

咁愛港愛國,叫佢地放棄加拿大國籍,做返個堂堂正正嘅中國人

Napoléon

溫哥華嘅手足傳播文宣,建立同路人社群, 同埋美國同加拿大政府介入,似乎係光復溫哥華嘅關鍵

Sin Fong Yuen

我識移民美國朋友都係,仲話喺美國軍人去中國參加運動會專登帶D病毒過去,害我地中國人。我話唔好意思,你喺美國人,唔喺中國人喎!佢老公仲藍,暑假回港仲要參加撑警大會。 兩公婆都喺6O歲多些,9O年移民美國,宜家唔記得自己當初移民喺為乜了,正仆街😤

Thomas Leung

問吓佢地67左仔周街掟土製菠蘿嗰時支持共產黨定支持港英

James Lo

澳洲都同樣係幾分化㗎,一樣有藍到黑黃到金嘅人。

Lawrence Li

還有,新聞紙係睇星島。 講解俾佢哋聽香港發生緊咩嘢事,佢哋就會回答『對政治無興趣,好煩唔想知』,或者反問『民主可以當飯食嗎?』

Elaine Yip

分析得很確切。

Joseph Wong

看來光復多倫多也是個實際的需要和挑戰

May Kwan

死咗這一代,等廿三十年 可能好啲

Anonymous

我記得細個投票時都係咁諗,但人大左就發現就算呢D人死左都唔會變好,因為永遠都有人唔讀書又唔做野,由特衰正苦衰成咁都有三成基本盤就可以了解,唉...

Fevrier

無錯。佢哋去到邊都圍爐。其他亞裔人都發覺呢個古怪現象,所以大陸人都無點滲入社區。

Fevrier

好多第二代無睇新聞,一係就住得耐而唔睇亞洲新聞了。所以要推廣返咩事都要啲時間。反而,其他亞洲人一講就完全知,兼且一齊鬧爆。

Fevrier

本地報紙同電台俾錢都唔肯做文宣。可以接觸到呢啲隠形人嘅機會好少。如果仔女無講其實真係好難破同溫/年齡層。

Fevrier

https://www.facebook.com/272198639804212/posts/1261278667562866/ 都幾中㗎。加拿大人相對保守亦唔表達,可以话系禮貌但又有距離感咁囉。到2 Michaels响大陸出事先如夢初醒。。。

Napoléon

謝謝分享啊,明白講易做難,畢竟背後重重制度問題 民間有嘗試搵本地傳媒,已經係好欣賞好有心了 倘若拉攏到啲中間派、相對多公民參與易接觸嘅,已經好勁 至於一啲好沉醉於退休生活嘅...可能只能隨緣了

ML

其實移民加拿大的人都係追求穩定嘅人, 唔少都係將自己生活舒適放係首位,本質上已經係港豬. 加上加拿大人一般都比較政治冷感 ,對本土政治問題都唔多採取行動,對國際時事認識更加係零. 係左叫膠大愛context下,社會穩定大於一切.呢d因素令港豬變埋做藍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