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歡迎來到東京特輯第一集。相信很多人都會去過台場。去台場的原因,可能是和高達、自由女神像拍照,又或者去逛商場和室內遊樂場JOYPOLIS。


但大家未必知道,一直以來作為觀光景點的台場,當日填海的時候,並不是以旅遊作為發展目標。而不少日本人都覺得,台場多年來的發展可說是大失敗。


適奉香港就明日大嶼項目作公眾咨詢,今天就和大家談一下台場當日的願景,和現在偏離了多少,而歷史又會不會再一次重演?





台場作為東京其中一個臨海副都心發展,原本僅為東京港眾多垃圾堆填區之一。其發展概念早於1961年就萌生,不過要到1986年,東京都政府才決定開發東京灣周邊閒置的填海區,並將會在台場建設東京電訊城(東京テレポートタウン),作為東京都的第七個副中心。


據說當年將台場發展計劃命名為東京電訊城,就是想將台場發展成數碼港般,引入電訊和通訊衛星的辦公室,然後一併發展住宅,將台場包裝成號稱能夠容納六萬人居住,以及十一萬人工作的未來城市。台場更曾經成為1996年世界城市博覽會預定的舉辦場地。




1995至1996年,配合世博的單軌百合鷗線及地鐵臨海線正式營運。台場的交通配套逐漸成熟,但在日本泡沫經濟爆破後,土地價格大幅下跌,寫字樓的需求也大幅下滑,


很多原本打算進入台場的公司都倒閉,而本來世博會有望成為拯救台場的救命稻草,亦因為世博會告吹而告終。


往後,台場逐漸轉型,由原本的商業規劃,改為綜合規劃,除了商貿、學校及社福設施用途外,亦成為東京的其中一個旅遊勝地。





東京國際展覽中心(Tokyo Big Sight)於 1996 年開幕、富士電視台總部於 1997 年遷到台場、台場著名的商場Palette Town 於 1999 年開業,以及往後開幕的大江戶溫泉物語等等,令台場人流開始增加,擺脫以往荒廢的形象。

時間一轉,來到2023年,郵輪碼頭落成,築地市場亦搬遷到豐洲。看似進入穩定期的台場及臨海副都心,無論在財政上或規劃上,其實仍未談得上穩定。

翻查東京都海灣局在2021年發表的財政報告,臨海副都心以發債形式發展,東京都政府在1996年一度發債達5185億円(折合港幣311億元),直到2019年,仍負擔高達1873億円的企業債,都政府預計在2024年度可望全數贖回。


https://www.kouwan.metro.tokyo.lg.jp/jigyo/2rinkaikaikei_shuushimikomi.pdf


臨海副都心發展需要長達三十年才有望收支平衡,而台場又再經歷另一次重新規劃。

本來台場和有明等臨海副都心,有望藉著成為東京奧運的場館,從而帶動人流及收入。

不過,計劃再周詳也趕不上變化。東京奧運沒有觀眾入場,台場和有明的願景再次落空。





而Palette Town商場亦已於去年八月關閉,用地將會由豐田不動產重新發展,成為新一代競技場TOKYO A-ARENA。競技場預計可容納一萬人,豐田方面亦考慮為項目取得LEED認證,將有望成為日本首個獲得此認證的競技場。






來到最後,回到題目談的明日大嶼。發展局最新公布的交椅洲填海計劃,其願景包括容納50萬居住人口及發展成CBD3 ,提供合共約500萬平方米商業總樓面面積等等,並強調基建先行,建設策略主幹道、重型鐵路及輕軌等。


觀乎計劃周詳的日本,在台場發展上亦白白浪費三十年,都政府亦負債累累。


香港在落實願景方面強差人意,以至城市規劃上變化莫測,以及近日市建局觀塘市中心商業項目流標的情況來看,也許明日大嶼成為台場已不是最差的結局,最差的結局是淪為馬來西亞的森林城市般,成為真正的大型死場。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2561823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