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除夕夜富咸主場對阿仙奴的比賽,賽前不少人將焦點放於Rice與Palhinha兩位掃蕩能力最為出色的英超中場身上,前者今季以億元身價轉投阿仙奴,一度成為兵工廠坐上聖誕冠軍的首席功臣,後者雖然轉會拜仁慕尼黑功虧一簣,但其數據的亮麗以及對富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過馬高施華在十二月份開始大幅增加老將隊長Tom Cairney的出場時間,利用蘇格蘭人的視野梳理進攻路線,一度收到不錯的成效(3:2狼隊、5:0森林、5:0韋斯咸)但很快就進入瓶頸,富咸亦都迎來零入球的三連敗。今場比賽,馬高施華繼續信任這對中場組合,而Tom Cairney亦都用出色的表現帶動球隊的進攻。

同一時間,馬高施華在整場比賽對於雙中場的保護、限制阿仙奴組織的思路上,做得比阿迪達更加靈活細膩,賽後坊間有部分球迷將焦點落在Kiwior與Zinchenko的對比身上,一方面由於烏克蘭人過去幾場的表現糟糕,不少球迷希望換人止血,而Kiwior這場沒有顯示出足夠的能力去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是可能是球迷已經習慣了阿迪達臨場應變的僵化,又或者說…固執。

圖:富咸的正選陣容,Iwobi與Willian兩位阿仙奴舊將在「保護」雙防中的工作上值得留意。

【由鬆變緊,中路防守的調整】

開場的時候,富咸防守時維持一個相對清晰的4-4-2防守陣式,不過Iwobi會比較傾向對位內收的Kiwior,而Raul Jimenez則會揀選持球的中堅去防守,但由於Cairney與Palhinha的位置靠後,使得Rice幾乎可以在無壓力下接球轉身,而近來比較常回到後場接球組織的Odegaard亦都得到不少策動進攻的機會。

雖然阿仙奴在前段時間的總控球率低於富咸,但控制局勢發展的仍然是阿仙奴,因為阿仙奴往往能夠輕易打穿富咸的中場線殺入禁區,Odegaard在Saka入球之前就有過一次射門機會,更不消說失球來自於攻守轉換,富咸根本來不及佈防的情況。

圖:富咸開局的中場防守非常鬆散。

大概去到Raya接受治療(眼睛不適)之後,富咸的中場開始更加緊密,Willian在這個階段更加靠近中路協防,希望第一時間限制Rice的接球轉身,而Jimenez亦都放棄對中堅的無效壓逼,改為配合雙防中退守。在這個環境之下,老將Cairney的預判以及Palhinha的掃蕩力得到更好的發揮,而二人活動能力相對較弱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掩蓋。尤其是Cairney本場比賽主要協防左路,對位的是Odegaard、Saka等人,身前隊友支援不足,會令他進退失據,馬高施華的調整有效解決了問題。

圖:Willian防守時的位置調整,有效對位阿仙奴的組織。

圖:富咸中路形成五人防守,這次Kiwior傳球失誤,賽後被部分球迷截圖指摘,但這球同樣可以欣賞富咸三位前場球員快速內收所給予的壓力,這使得雙中場可以固守防線身上,對鞏固中路有莫大的幫助。

上星期的文章提到阿仙奴目前中場欠缺一個能夠分擔Odegaard組織、轉移壓力的球員,Rice的兜底畢竟需要在靠後的位置,而Havertz遲遲未能在核心區域擔當中心的角色,阿迪達之前的比賽利用德國人的中鋒特性與Jesus換位進攻來淡化問題,但今場比賽換成Nketiah之後,問題又隨即浮現,Havertz與Nketiah本賽季每90分鐘在進攻三區的觸球次數只有16.1及12.74次,甚至比冨安健洋的17.97、Zinchenko的20.63更低,他們同時上場對Odegaard的幫助有限。

而且Cairney這場比賽的目標明顯,令到Odegaard難以在中路或是在對手陣型中央接球,長時間被隔離在外圍,大大限制了用球的路線,Nketiah又沒有任何支點的作用可以引導後排,兩相疊加之下,進一步打擊阿仙奴的進攻效率。

圖:阿仙奴下半場沒有任何方法拆除中路的屏障,Rice與Odegaard的作用有限。

富咸方面的中路防守還有一項要旨需要注意,就是把Palhinha固定在中軸線,葡萄牙人的左側有Cairney站位解決Odegaard,右側就交由Iwobi負責切斷路線,尼日利亞人在防守中的貢獻非常大,除了在幾次進攻角球回防之外,更重要是在陣地戰當中一邊封鎖Kiwior(冨安健洋),另一邊注意Havertz,令到阿仙奴的左路進攻更加無效。

圖:冨安健洋入替Kiwior,但運作模式不變。Iwobi只是把防守對象更換,工作沒有任何改變。Cairney專注對位Odegaard,Palhinha就可以從容對付回接的Nketiah。

圖:這次防守,理論上Jimenez切斷冨安健洋的接球路線, Iwobi就可以專注切斷Havertz的接球路線。

圖:但Jimenez「鬆開」,令到Rice可以橫傳,Iwobi只好向前壓逼彌補。這時De Cordova-Reid亦都收入中路填補Iwobi的位置,避免Palhinha被引走。可以看到雖然Jimenez失職,但其餘的球員仍然遵從「保護Palhinha在中軸」的指令。

原本打算再寫一段有關Cairney在進攻上的貢獻,但本場比賽其實阿仙奴在陣地防守中的漏洞不大,Cairney在half-space支援Willian與Robinson的作用並不明顯,Palhinha更加本身不算擅長進攻,因此為了精簡內容,就先略去,反正聚焦二人既無法反映富咸的進攻,也沒有暴露阿仙奴防守的問題,只作簡單的描述,Cairney的工作。

圖:Willian回到中場接應,Cairney會立即進入Half-space兌換,盡量牽制Rice,避免阿仙奴的防守球員過度壓前。

圖:富咸第一個入球源於中場爭搶,Cairney在half-space位置插上後完成助攻。

圖:嘗試解釋一下失球之前一個小片段,當時富咸長傳找到Jimenez,然後完成一次突擊,富咸贏得角球。阿仙奴的Gabriel與Rice出現一些比較激動的溝通。以筆者的理解,應該Gabriel在身後想提醒Rice身後有人,但Rice卻誤會Gabriel想表達的是有隊友幫助,所以漏過(見下圖Rice有一個張開手的動作示意Clear,但轉頭才發現Jimenez存在)

【結語】

富咸在賽前經歷三連敗,而且三場比賽一球不入,可說是進入低谷期,但Tom Cairney與Joao Palhinha的發揮卻成功破除了對阿仙奴不勝的魔咒,他們的發揮是富咸表現的一個縮影,也是馬高施華本場戰術最大的亮點。對比之下,阿迪達略顯僵化的運轉模式,在連續兩場比賽碰上中路強悍的對手都苦無對策,對韋斯咸尚且有超過70次殺入禁區,但對富咸甚至連進入禁區都遇上困難,甚至在富咸調整中路防守之後,由主動變成被動,怎樣利用兩翼分擔壓力,怎樣提升中路擺脫的能力都是重要課題。

文:BLnaze

圖:網上片段截圖

完稿日稿:2024年1月1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