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一場期望是勢均力敵的比賽,最終阿士東維拉卻血洗白禮頓,相信令很多球迷感到驚訝。但回顧比賽的過程,白禮頓失利的方式幾乎與之前對韋斯咸一役如出一轍,迪些比在建立英超最悅目踢法的同時,亦都不斷暴露了防守的弱點,他們在攻轉守的過程中存在太多不足之處,這種弱點也讓擅長設計反擊路線的艾瑪利利用。

兩支球隊上賽季的表現出色,白禮頓成功取得歐霸杯資格,而阿士東維拉亦都可以征戰歐協聯,他們賽前在聯賽榜只是相差三分,維拉在上輪聯賽作客擊敗車路士,但卻分別在歐協聯與聯賽杯被華沙、愛華頓擊敗;白禮頓則擊敗過曼聯與般尼茅夫,卻在歐霸杯和聯賽杯被AEK雅典和車路士擊敗,兩支球隊近況都有起伏。

本場比賽艾瑪利沿用了對陣車路士時的正選十一人,Zaniolo作為假翼鋒出現在左路,Kamara繼續搖擺於中場與中堅的角色,Diaby與Watkins合作在最前線活動。白禮頓方面,門將Steele、攻擊手March與Mitoma復任正選,中場小將Hinshelwood亦都正選上陣。

圖:雙方的正選陣容。

【阿士東維拉的中路攻守控制】

本場比賽阿士東維拉挾主場的氣勢,開局的防守非常強硬,利用快速的壓逼、大範圍的追剿去令白禮頓球員失去思考的時間,即使對手能夠利用傳球、突破擺脫防守,維拉會不惜使用犯規的方式去打斷對手的進攻。在這種情況之下,白禮頓的後場組織出現了不少的失誤,亦都提升了維拉球員的士氣和信心,為本場的大勝奠下基礎。

在收到威懾對手的效果之後,維拉開始放緩壓逼的頻率,改為利用切割法去阻截白禮頓的組織。他們利用DouglasLuiz配合雙前鋒限制白禮頓雙中場的接球轉身,PauTorres與Kamara則留心應對Welbeck、Ferguson的接球路線,通過整體的移動將白禮頓的進攻疏導去兩側,繼而完成圍搶。

由於兩側有Zaniolo與McGinn兩位身體條件不錯的球員(前者雖然防守意識不足,但勝在敢於利用身體對抗),他們可以有效地控制白禮頓利用兩閘向前輸送的路線,如此一來維拉就可以把對手控制在後半場。

圖:阿士東維拉開場利用快速的奔跑打亂白禮頓的組織。

圖:站穩陣腳之後,維拉開始進行站位防守,主要封鎖白禮頓雙中場的用球。

圖:一旦白禮頓將球分向兩側,維拉球員會立即移動包圍。

圖:即使白禮頓球員企圖突破,維拉亦都會使用犯規打斷。

圖:在佈防時,Kamara與PauTorres亦都會參與到前場的防守,阻止白禮頓雙前鋒現身接應,令白禮頓沒有足夠的用球路線。

阿士東維拉近來進攻時會主張兩名閘位進入前半場經營外圍的路線,Digne的傳中質素與Cash活力成為球隊進攻的泉源,而兩位邊中場Zaniolo與McGinn則會收入中路與Diaby、Watkins更加緊密地連繫,這使得維拉可以在中路擁有四名進攻能力出色的球員,Zaniolo與McGinn都兼具身體對抗及技術能力、Diaby的速度、Watkins的大範圍游走,使得他們形成一個擁有各項元素的小組,可以換位壓制對手的防守球員,對車路士一戰,Diaby就嘗試利用速度與Zaniolo聯手打擊Disasi。本場比賽Diaby則選擇與McGinn聯手,目的就是要將Gilmou、Estupinan打擊,創造Cash與Mitoma一對一的機會。

圖:McGinn與Zaniolo同時收入中路與雙前鋒呼應。

圖:McGinn與Diaby聯手,Mitoma的身後暴露空間,被Cash利用,最終完成傳中創造第一個入球。

在先開紀錄之後,維拉並沒有放過白禮頓,艾瑪利在場邊嘗試召喚雙前鋒下達指令,因此比賽進行到大概17、18分鐘左右開始,Diaby與Watkins開始在防守時一同移動到進攻路線的左邊,亦即是白禮頓Veltman與Webster的防區,開始進行快速的突擊。二人的配合很快就收到效果,擴大了領先的優勢。

圖:Watkins與Diaby一同移到靠左位置,當Hinshelwood控球失誤,Diaby就可以策動反擊。

圖:白禮頓左中堅Dunk沒有足夠的速度橫向包抄,因此Diaby與Watkins的配合就能夠打穿白禮頓的防守。

圖:這次換成Watkins接球,Diaby衝擊,同樣Dunk沒有足夠速度可以橫向補防。

【白禮頓的長傳急攻,迪些比半場的變招】

阿士東維拉今季在應對長傳時非常吃力,即使上輪聯賽可以作客擊敗車路士,在過程中都一次又一次被對手的長傳打穿防線,艾瑪利企圖加強高位防守的頻率去控制比賽的想法存在不少的風險。迪些比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本場比賽白禮頓在後場控球時,都會尋找長傳急攻的機會,他們不惜利用中堅發動長傳直接連繫Mitoma、March兩位翼鋒去衝擊維拉防線的身後,只可惜他們在長傳之前的拉扯工作做得不夠流暢,太過明買明賣的急攻無法收到效果。

圖:Dunk長傳嘗試直接連繫March,難得成功擺脫Digne的盯防但卻控球失誤。

圖:即使Welbeck作為支點嘗試拉扯空間,但中場的長傳亦都無法收到效果。

迪些比在半場果斷作出三個換人,Fati與JoaoPedro代替雙前鋒出戰,他希望放棄身體對抗,利用兩位球員腳下技術去強行完成轉身推進的動作,尤其是希望Fati的大範圍活動去解鎖中路的進攻路線,改善上半場被維拉圍死中路組織的局面。Lamptey的出場主要改善的是利用右腳向中路連繫的次數,但由於McGinn的活躍,所收到的效果不高,不過Fati與Pedro的存在已經足以讓白禮頓一度燃起扳平的希望。

在下半場開始的近二十分鐘時間,白禮頓能夠控制大局、收窄差距,甚至接連殺入維拉的禁區創造威脅,這些都反映出雙方的差距其實沒有比數反映大,而白禮頓的後備兵源確實有足夠的實力可以掀起波瀾,較為可惜的是主力雙前鋒上半場的發揮太差,他們無辦法對Konsa、PauTorres造成足夠的消耗,因此白禮頓球員在後半段沒有太明顯的速率優勢,即使Adingra出場亦都幾乎無法突破Digne,因此越踢越有士氣的維拉在後段不僅沒有失球,反而能夠得到入球的機會。

圖:Fati登場之後,不斷從左路Half-Space橫移,利用DouglasLuiz上前壓逼留下的空間接應,協助後場出球。

圖:JoaoPedro亦都會在中路現身接應,增加中路接應點。

圖:Pedro、March、Fati同時衝擊中路,令到維拉的防線不敢再貿然上搶,白禮頓的中路可以有推進的空間。

【結語】

艾瑪利用一場淋漓盡致的大勝揭露了白禮頓的體系問題,這位西班牙人在主動防守以及控球突擊方面的部署成為了勝負的關鍵,白禮頓防守球員的脆弱降低了中後場控球的容錯率,這一點讓維拉有機可乘。一場的失利不一定有太大的象徵意義,但接二連三在反擊上受制於對手,迪些比確實需要有調整的舉措,過去「綠巴塞」時代當然可以貫徹理念不改,但要帶領白禮頓更進一步,密集賽程下提升球隊的承壓能力,也是他能不能邁向一流教練的門檻。

文:BLnaze

圖:網上片段截圖

完稿日期:2023年10月3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