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原文寫於2017年9月29日,筆者在歐聯決賽前,決定重新編撰,也正好對哥迪奧拿的介紹,完成「更新」)

歐洲聯賽冠軍杯決賽的前夕,第四度殺入決賽的哥迪奧拿再奪冠軍的呼聲極高,多年來在戰術上精耕細作,在傳控的框架內,仍然可以推陳出新,同時期的摩連奴、賓尼迪斯一一走下神壇,哥迪奧拿卻仍然站在業界的頂端,他不僅活到最後,更是持續輝煌,曼城在其任內更上一層樓。而阿迪達、甘賓尼、沙維等「哥派弟子」亦都嶄露頭角,哥迪奧拿已經不僅是一代英豪,更是一代宗師,仿效、跟隨的人,越來越多。

自2008年正式走到幕前開始,哥迪奧拿(Guardiola)在不足十年間贏盡球會各項比賽的冠軍頭銜,對於戰術細節無比執著,對於球員紀律態度嚴明,對於球會的細節掌握得鉅細無遺,西班牙人一直站在業界的頂端,自有其一套的處事方法。有好事之徒始終認為,哥迪奧拿之所以屢創佳績,全因他手握億萬資源,用金錢堆砌,但時間的洗禮證明,多少名帥在高峰過後旋轉落體,手握冠軍陣容卻最終狼狽敗走的案例比比皆是;自認為戰術思維超前,卻始終未能因材施教的教練亦都多不勝數,林林種種的失敗案例,正好襯托出哥迪奧拿能夠屹立不倒的成功,他對足球的癡迷,甚至對於足球「美學」的重視,才是他能夠說服老闆、球員、球迷誓死跟隨的核心原因。

圖:摩連奴、哥迪奧拿曾經被視為時代的兩大山,但狂人的近況,正好襯托了哥迪奧拿的「恐怖」。

【教練生涯】

【初出茅廬】

哥迪奧拿在巴塞隆那的B隊就已經展現了極強的教練天賦,僅僅一年之後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一線隊的主教練,他很快就在球隊刻上屬於自己的烙印。 他不僅承繼前任列卡特(Rijkaard)的技術流足球與前場壓逼,秉承巴塞隆那的DNA,更加將職業生涯的各種知識融會貫通,他對「四號位」的重視,成為了球隊的藝術重心,有別於傳統西班牙式的單純控傳,哥迪奧拿在Busquest身上更注入了路線判斷、縱橫思路等意大利式的突擊元素,這應該是哥迪奧拿在生涯末段從意大利體會的理念,這使得巴塞隆那的中場不僅僅擅於控制,更加可以隨時發動突擊,改變比賽的節奏,成為了「全方位進攻」的基礎,Messi、Pedro、DavidVilla、Etoo等一個接一個的前場天才把進攻足球發揮得淋漓盡致,意識、意志稍為薄弱的球隊,往往落得大敗的收場。

但數到哥迪奧拿最可佈的,卻是防守方面的工作。哥迪奧拿曾經說過,防守是足球的基礎,但卻可以有不一樣的呈現方面,在巴塞隆那,哥迪奧拿的「六秒反搶」獨步武林,在距離感、跑動、對抗等各種元素的融合下,往往能夠將對手的推進化解,而且憑藉優秀的技術能力,在小範圍中轉危為安,變成另一次的進攻機會,「巴塞夢魘」是時人的稱呼,也是歐洲列強的惡夢,因此這四年間,不僅巴塞隆那達到輝煌成就,連同參照戰術的西班牙,也在歐國杯、世界杯中所向披靡。

圖:哥迪奧拿在巴塞隆那並沒有固守4-3-3陣式,亦試過3-4-3、3-5-1-1等模式,Messi由翼鋒到偽中鋒,Fabregas成為前場多面手等,在框架與理念內尋找變化。

【轉戰德國】

哥迪奧拿帶領巴塞隆那贏盡一切後,沉澱一年選擇落戶拜仁慕尼黑,此舉可說改變了德國足球近年的歷史。哥迪奧拿最初確實在德甲有過水土不服,德甲球員、球隊擅長縱向衝擊、強調中場球員技術與身體結合的風格,與西班牙的技術流背道而馳,因此哥迪奧拿在首個賽季縱使能夠力保聯賽冠軍,但在歐洲賽場卻被皇家馬德里無情淘汰,因此哥迪奧拿也銳意在陣容和踢法上完成自我的提升。

Xabi Alonso的加盟補充了哥迪奧拿中場戰術核心位置的缺失,「內收型閘位」(Inverted Wingback)更加提升了防線的承壓能力,此時哥迪奧拿找到了巴塞隆那與德國足球理念的共通點──前場壓逼與圍搶,這次哥迪奧拿不再執著在前場完成「六秒反搶」,改為在中場線前後的20碼區域(即Middle Third左右)的位置完成絞殺,一邊保證奪回球權的速率,另一邊通過「釋放」前場空間,讓前鋒群們得到突擊衝刺的空間,Xabi Alonso的存在讓拜仁慕尼黑注入了長傳的準繩,拜仁慕尼黑的衝擊力進一步體現。但連續三年被西超三強淘汰令哥迪奧拿始終未能帶領德甲巨人更進一步,陣容難以突破瓶頸、核心球員傷病漸多,這位西班牙教練最終選擇空降曼徹斯特,作出職業生涯的另一個挑戰。

哥迪奧拿的影響力更加延伸到德國國家隊,德國一度在2014年的世界杯奪冠,卻又在之後幾次大賽中「失去下限」,他們的球員對技術流足球天然排斥的現象造成了比數上的落差,今屆世界杯的「三高後場」最終被日本針對性痛擊,哥迪奧拿的「遺害」令不少人切齒。

【登陸英超】

接手曼城後,季初的連勝沒有讓英超群雄棄械投降,反而看準了傷病與活力的下降對曼城的後防進行正面的衝擊,英超球隊擅長簡單直接的縱向踢法,部分球隊更加放棄中場的爭搶來突破曼城的圍搶,這使得藍月亮的中場線一度黯淡無光,在部分場次,哥迪奧拿不僅需要將陣型防線後移到中場線附近,甚至出現放棄控球低位防守的「特例」以預防對手的快速突擊。

在西甲和德甲賽場對三中堅陣型連番調試令這位高傲的名帥完美地適應英倫半島的戰術革命,通過「四號位」球員的靈活運用更加使其三中堅戰術別樹一格,夏天的陣容大換血更加將球隊在活力、板凳深度、戰術備案等各範疇得到全面的提升,確立以De Bruyne)、David Silva為雙核驅動陣型流轉的方略大幅延續,降低Aguero在有球方面的任務,轉而提升捷西斯Gabriel Jesus與中場聯繫的角色,對於哥迪奧拿而言破天荒的雙前鋒戰術一度成為威脅力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哥迪奧拿沒有固守352,反而從343、352、433等陣式上作出適時的調整。)

圖:干地在英超帶來的改革,讓哥迪奧拿「獲益不淺」

圖:由三中堅回到四後防,哥迪奧拿在曼城展現了戰術融和一面。

在進攻端的大幅跑動運轉,從後場到前場各人員對於空檔的運用,哥迪奧拿運用一種全新的思維將英超傳統的足球與現代化進行結合,Stones在後場的解放成為改革進攻體系的關鍵環節,David Silva與DeBryune的高級智慧更加讓中軸線的進攻越趨完美。

這時候的哥迪奧拿已經將西班牙式的傳控、德國的衝擊、英國式的縱向突擊以及干地來自意大利的三中堅戰法融會貫通,留給他的難題就剩下對抗與技術流之間的取捨。

圖:BernardoSilva與GabrielJesus的作用明顯,但哥迪奧拿卻屢屢在大戰中棄用,完全反映了哥迪奧拿在理念上的取態。

在國內賽場橫掃錦標,聲勢日盛的利物浦仍屢屢落後,在英超球隊紛紛走向技術流路線的同時,哥迪奧拿在英超遇到的考驗亦都越來越少。部分球隊徒具其形的傳控體系在曼城巨星群面前形同虛設,反而聲稱進攻DNA卻屢騁防守型教練的熱刺卻仍然是哥迪奧拿過不去的一道檻。 「要挑戰巨人,不能只追隨巨人」,這句說話在漫畫中常見,但在現實中會看透的人不多,阿迪達在跟隨師傅的步伐,但浸淫的時間、球員的質素不及之下,關鍵時刻就高下立見。

但在國內的壓力漸小,國外卻始終未見突破,在歐聯決賽被杜曹的控球突擊打倒(當時的杜曹半途接手,戰術上仍然保持自己的特色,到後來融入英超而改變,最終也被同化),之後又被皇家馬德里奇蹟逆轉。哥迪奧拿在兩年的歐戰當中都在選擇「技術流」方向上遇到挫折,決賽用Gundogan踢極致傳控、然後對皇家馬德里又暴露了組軍的缺失。 這些經歷,使得哥迪奧拿在2022/23賽季完全「覺醒」。

圖:追求極致控球成為敗筆,哥迪奧拿在曼城失落歐聯冠軍。

本賽季的哥迪奧拿變得極為務實,Haaland的加入讓他們有了防守反擊的本錢,Stones、RubenDias相繼回歸核心陣容加厚中後場的抗壓,現在的曼城平均身高是哥迪奧拿執教以來最高的一隊,甚至在部分的比賽,曼城在創造機會上會不如對手(例如剛剛過去的足總杯決賽),這些都是哥迪奧拿務實主義的反映。

在戰術上,前半季為了適應高中鋒的到來多番調整,後半季起用「四中堅」融入WM戰法收獲甚豐。哥迪奧拿現在大戰不敢隨意拿下BernardoSilva,Grealish在防守時的戰術任務和紀律性受過重點訓練,這些都看得出哥迪奧拿的不同。相比兩年被在歐聯決賽折戟,如今的曼城更加全面和均衡,能夠對抗與爭搶的一前一後(Haaland、RubenDias),能夠在技術上兼顧壓制的中場(Rodri、Stones),能夠覆蓋整條邊線還能夠創造橫向路線的翼鋒(BernardoSilva、Grealish)這些元素集齊下,Gundogan與DeBruyne兩位身體機能下滑的核心球員可以盡情發揮,對阿仙奴以Haaland強行爆破、對曼聯憑藉Gundogan完成復仇、對皇家馬德里運用DeBruyne重點打擊,這是哥迪奧拿十多年功力的反映。

Lukaku在四強賽後接受訪問,談到曼城的時候就點出了他們可以用原班陣容踢出不同的戰術,細節如近柱、遠柱,都一應俱全,這是難以防守的,也是外界紛紛認為哥迪奧拿距離輝煌一步之遙的基礎原因。

【結語】

筆者以往對哥迪奧拿的好感不多,對於這種視球員為機器人的體系主義者的好感,遠不如以人為本的教練。在世人都在吹捧哥迪奧拿體系現代化、戰術超前的同時,法國、阿根廷、利物浦、車路士、皇家馬德里這些近年的世界杯、歐聯冠軍得主,誰人在踢哥迪奧拿的足球? 每次世界杯都為南美風情、非洲特色、亞洲風格而喝彩,卻屢屢在奉哥迪奧拿的戰術為至寶,這是筆者一直以來不喜歡的輿論。

但如今哥迪奧拿有不斷蛻變和改進,今季對Haaland與Stones二人的特點修改體系,這些都顯示出他在破舊立新,弟子的傳承亦都越來越多,哥迪奧拿正在說服更多更多不服氣的球迷,也顯然展現出他自身可以在頂端屹立不倒的氣派。

文:BLnaze

圖:網上圖片

完稿日期:2023年6月9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