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來到英超的尾二一輪,白禮頓主場迎戰曼城的比賽,賽前在白禮頓已經提前鎖定了歐洲賽的資格,但仍然需要確保一分才能更進一步確定歐霸杯的席位,而曼城方面就在上周末已經完成了英超三連霸的壯舉,哥迪奧拿接下來的任務更多是為之後兩場決賽完成實戰演練,對於哥迪奧拿來說,能夠與這樣的對手進行演練肯定是求之不得,因此他在陣容的選擇上,亦都花費了不少心思。

白禮頓這邊廂的人腳變動不大,最引起關注的是轉會傳聞越來越熱烈的MacAllister退居後備,除了體能上考量之外,亦都有人認為是迪些比為夏天轉會窗進行的考察工作。曼城方面,Rodri與Stones的雙防中組合雙雙後移到中堅位置,中場以Gundogan、BernardoSilva配合DeBruyne,小將Lewis、Foden得到了正選的機會,從陣容名單可以看得出哥迪奧拿在追求控傳以外,還強調了跑動的足球。

圖:雙方本場的正選陣容。

【白禮頓逼而不搶的人盯人,曼城流動控傳的衝擊】

白禮頓開場的防守策略非常積極,他們的壓逼與人盯人部署執行力極高,中堅VanHecke甚至頻頻越過中場線配合前場球員組織包圍網,而開場前估計會在右閘位置的Caicedo則更多時間回到中場線與Gilmour配合,一邊切斷Haaland的地面接球路線,另一邊隨時參與到爭奪Haaland四周的第二落點當中。

在這個階段白禮頓球員雖然的跑動不少,但一般而言並不是尋求在前場完成球權的搶奪,反而更加注重施加壓力,令到曼城的球員傳球時更容易出現失誤、甚至強逼他們的後場球員大腳長傳,這種逼而不搶的方式,明面是施加高位防守,實際上是把搶奪球權的位置放於中堅Colwill、VanHecke的身上。

圖:白禮頓在前場實行人盯人策略,但沒有急於搶奪球權,反而會注重施加壓力,等待適當的時機。

曼城毫無疑問會在比賽階段佔據控球權,哥迪奧拿以Rodri與Stones作為雙中堅非但有輪換的考慮,筆者認為更重要的還是要提升中後場的技術含量,增加傳球的路線以確保運輸線的暢通。 有別於本賽季經常使用的閘位內收/中堅前移充當Half-Back,本場比賽曼城在後場組織的時候,優先以雙中堅加雙中堅(BernardoSilva、Gundogan)作為核心團隊,Walker與Lewis兩個閘位球員會較為靈活地判斷情況移動,尤其是前者幾乎不會收入中路。

因此哥迪奧拿後場為了擺脫白禮頓的盯人防守,只好活用整體的流動性來破局,關鍵在於Lewis與BernardoSilva、Foden的左路,當小將收到中路接球,BernardoSilva就會換位至左閘位置,當Foden收入中場接應,Lewis則會在外線完成包抄,通過這種小團隊的流動,各人又均具備控球、持球推進能力,曼城在前半階段雖有險局,但控傳體系尚算發揮平穩。

圖:BernardoSilva嘗試在中路利用跑動來擺脫盯防,但白禮頓的換防紀律良好,VanHecke又能適時犯規,讓曼城在這方面收不到太大的效果,但這階段曼城仍然保有球權。

圖:小將Lewis會與BernardoSilva、Foden不斷換位形成流動性,創造左路的進攻空間。

【哥迪奧拿依賴中鋒戰法,迪些比發揮技術本色】

面對白禮頓紀律鮮明,換防默契十足的防守,曼城開始改變了比賽的思路,他們減少了陣型的流動性,增加了利用中鋒Haaland作為支點去開展進攻。通過中鋒對抗護球,繼而引導後排進攻的方式,為後場各位技術型球員釋放壓力,這是之前Jesus、Foden等人無法做到的,也是今季曼城最大的改變之一。 這裡亦都不得不稱讚哥迪奧拿與Haaland兩位,前者能夠在本賽季擺低姿態,用簡單粗暴、實用主義的戰術解決問題,克服了諸如阿仙奴、曼聯在內的對手,後者的背身對抗能力明顯比以往有所進步,兩人互相提升值得給予掌聲。 不過Haaland在這個部分還是存在不足,縱使助攻數字不錯,在一些連接和短傳上亦都比過去有提升,但礙於大長腿的發力、觸球方式的先天條件所限,Haaland在小範圍配合,或是對抗下的傳球仍然會有些不足,所幸的是曼城的球員技術水平可以彌補這個缺陷。

(之前有人針對我這個觀點刻意挑剔,在這裡可以累贅地覆述一下,技術可以分為很多種,正常的足球員,當然不會是「傳球距離不超過10碼」,因為基本上你只要發力就能做到,何況職業足球員? 但技術不是這種水平,傳球除了傳出去,還需要考慮到隊友怎樣接、容不容易接,舉個例之前有人評論熱刺中堅Dier的長傳水平好,但如果細心留意的話,他的長傳大多時將皮球「掘起」,又高又飄,但對比一下VanDijk,皮球軌跡很多時會比較扁平,兩者落點可能一樣,但對接球者來說就不一樣了。

而且,在對抗之下的動作很容易變形、在小範圍時,大長腿球員與小個子球員之間的觸球頻率亦有不同,這裡就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技術差異」,細心留意一下的話,Haaland在對抗下的傳球,隊友接球時很多時都需要做出一定的修正(例如太過追身、例如球速太快或太慢等),這些細節有時會影響到進攻的完成度,這就是我之前所講的地方,現在的Haaland進步的地方是嘗試把對抗、護球、傳球三件事分開,先用身體把對手撐開,再修正傳球,然後反跑,就像是今場的入球一樣。 但如果說Haaland的傳球技術足以撐起前場的體系的話,白禮頓就不能在大部分的時間壓制曼城,他跟Kane這種可以用斜傳連繫左中右三線的類型完全不同,更沒有Giroud那種利用腳腕發力彈球的小技術)

圖:Haaland作為支點,成功將曼城後場的壓力釋放,甚至創造入球。

圖:Haaland雖然可以幫助接球,但卻無力進一步開展進攻,這是他目前的局限。

曼城放棄後場的逐步組織,白禮頓這邊就開始進入了自己的節奏,他們首先利用Caicedo的拼搶能力堵截了Haaland的運輸線,減低了曼城長傳的威力,繼而利用快速組建的方式,建構後場的組織架構,雙中堅與雙中場的配合,再加上兩名閘位球員適時的內收,讓曼城的壓逼無辦法發揮作用,尤其是在Rodri落位中堅的情況之下,Gundogan在預判上存在的不足成為了一個缺口,即使Stones努力跟上仍然難以彌補問題。

後場有了充足的人數協助出球,白禮頓的「雙偽九」亦都發揮了作用,Enciso、Welback不斷地回到中場線後面進行接應,目的是釣出曼城的雙中堅,上段提及到Stones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釣離防區,由於Walker必須留守外線對位Mitoma,因此Estupinan就可以利用空間完成衝刺,這種無球的跑動,直接創造了Enciso的遠射空間。

圖:曼城失球的過程,白禮頓整體無球配合非常出色,「世界波」有偶然成份,但白禮頓創造遠射空間的能力亦都值得一讚。

「斜傳」是白禮頓在迪些比接手之後的關鍵詞,這一點在之前多篇文章當中都有特別提到,這場比賽開局階段由於球權掌控在曼城腳下,因此白禮頓能夠展現這種特色的次數不多。但隨著比賽深進,曼城球員的體能有所下降,同時哥迪奧拿採用中鋒的戰略亦都增加到白禮頓搶奪球權的次數,因此海鷗兵團慢慢找到展現自身風格的機會。 在這個情況之下,「雙偽九」的角色就越來越重要,Welback與Enciso的策應起到很大的軸心作用,前者的身體對抗,後者在背靠對手之後的做動作能力都很出色,因此曼城球員很難完全把白禮頓的攻勢割斷,上半場尾段至到上半場初段大量的犯規,其實是曼城防守受壓的一個信號。

圖:白禮頓利用大量的斜傳球,一邊向前推進,一邊利用寬度,為中鋒插上製造空間。

白禮頓現在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三笘薰以外,缺乏真正能夠「走外線」的球員,March、Buonanotte都是逆足球員,而且本身的爆發力和對抗力不足,Enciso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這使得他們必須要依靠變速又或者隊友近距離的支援(例如踢牆配合、疊瓦式助攻)才能創造空間,換句話說就是欠缺可以明買明賣輾壓對手的突破能力,例如Adama、Zaha、Saint-Maximin這種可以利用個人優勢衝擊的球員,這使得他們在斜傳到兩側之後,仍然無辦法第一時間奔襲球門(其實三笘薰也有相似的問題,但他的問題不是速度,而是後勁),這就是現時白禮頓的局限,就看看夏天回歸的Adingra可否解決相似的問題,又或者其實真的去問車路士借Mudryk也可能可行,畢竟迪些比與他有過合作。

【結語】

對於球迷而言,今場的前六十分鐘肯定是本賽季英超其中一場高水平而精彩的賽事,尤其是利物浦今季進入調整期,阿仙奴直接對決時遭逢低谷,使得原本期待的精彩畫面沒有出現,意想不到的是,最終這個任務落在了白禮頓身上。在迪些比的帶領下,白禮頓迎來了質的飛躍,面對各支豪門時佔據主動,場面毫不遜色,甚至有壓倒性的優勢,這種悅目、實力、青春活力,再結合地緣血統因素,使得白禮頓吸納了大量中立球迷的支持,也肯定會成為接下來發展的基石,美中不足的可能是曼城在已經奪冠的背景下,提前鳴金收兵,讓比賽的最後階段進入了較為平靜的狀態。

白禮頓面對主力被挖角的情況,但同時亦都是英超最早為下賽季謀劃的一隊,提前鎖定包括JoaoPedro、Dahoud甚至可能簽入Milner,姊妹球隊聖基萊斯聯又收藏了不少人材,這些都讓人可以放心他們的換血腳步。但接下來面對歐洲賽,比賽密度、強度,主力與副選之間的調和、分工都非常考驗教練團隊以及球員的質素,很多球隊在一個球隊飛躍,卻會在歐戰任務之下被拖垮,白禮頓需要對此提前部署。

文:BLnaze

圖:網上片段截圖

完稿日期:2023年5月25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