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以下的內容其實與坦夏所講的無關,純粹看到了,有些東西想延伸去講。但寫著寫著,變成一篇文章了,也正好不要浪費,當作為【三月免費文章】讓大家讀讀,反正這星期的幾場歐聯比賽的內容也如預期一樣空乏,正好填補了【賽事分析】的空缺,希望今晚的歐霸杯能夠有多點內容可以寫,特別是曼聯如果延續這兩場使用BrunoFernandes的方法的話,我明天就能有好素材出片了。

在此也趁機會講講,小弟的而且確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雖然臉面看起來有點東南亞風情,眼睛也帶點韓國感,在日本的時間最多時被認為是韓國人(大叔那類)。 但選擇用書面語,而不是廣東口語,原因是讀者們有台灣、馬來西亞或者其他國家的華人,我希望自己的文章,可以在這些地區都有人欣賞(雖然好像也不太成功),平時的用字上,我大多數時候都會優先採用香港人常用的說法,例如教練名稱、球隊名稱等等,但有些所謂「術語」,為了要讓各地的讀者都能夠理解,我只能盡力而為,希望大家能夠體諒,我實在沒有這種每一個字詞都考研其源的能力,如果用字出錯、引經據典犯錯,希望大家能夠平心靜氣,循循善誘,而不要一來就批評,又或者動不動就把我冠上「大陸人」、「馬拉人」的標籤,我這些香港賤民地底泥,配不上大陸人的高貴身份,就不要把別人的質素拉低了。

入正題吧。
傷病、停賽,既有不幸的因素,亦有賽程的因素,但其實多多少少亦都反映了整個團隊的能力和全面性。指的包括教練團隊、醫療團隊、球探團隊,甚至更誇張地講,也包括了訓練設施。

每年都有一些球員的受傷是由於對手粗野攔截,球證視若無睹有關,這兩年由於佩雷斯的言論後,對於「實際比賽時間」更加重視,也讓各地的球證開始更加從寬處理對抗和執法,變相一些動作不大但傷害性很強的動作經常出現。(但反過來由於要保護頭部,球員也利用這個規則,無論有碰到沒碰到都一定抱頭倒地,強逼球證中斷比賽,結果對實際比賽時間的「增加」被抵消;情況如同西甲與意甲嚴格表示球員不得冒犯球證,但結果由於球證權力過大,些許抱怨都出示黃牌,最終球證還得處理程序,讓實際比賽時間沒有太大改變。)

不過,以上講的都是球場上的因素,是團隊難以掌控的,就像曼聯今季幾次面對粗野攔截而減員,這不是團隊可以避免的,但這次延伸講的內容,不包括這部分。以下內容並不針對單一球隊的情況。

【教練團隊的角色】
教練團隊要評估球員的受傷風險,最基本就是通過輪換和調整訓練強度,減少球員的肌肉負荷、給予足夠的復原時間。 深入去講,就是戰術體系怎樣為球員減壓, 有些球隊永遠都是某1-2個位置的球員全部倒下,那麼球隊的結構和戰術必然是存在問題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巴黎,他們的後防球員總是重傷,不是單純用運氣可以解釋。皇馬為甚麼左閘位置總是傷,Mendy傷、Alaba傷、之前連客串的Nacho也傷,原因在哪?很明顯。

世界杯時摩洛哥後衛線在短短七場比賽全部傷過一遍,原因是他們的前場球員無辦法適當反擊為後場減壓,教練團隊強調的防守也加重了負擔。最近一場歐聯十六強的比賽,國際米蘭也有幾乎一樣的情況,前鋒線沒能為後場減壓,結果五後防幾乎都幾乎躺過。

而制定訓練時間表和強度表也有重要,有些球隊一周雙賽時健健康康,但一周一賽就立即傷病,有人認為是球員累積疲勞而成,但多多少少跟體能教練制定的恢復練習出問題有關。 不時會看到有人說:「輸左波仲好意思放假?加操啦」,但其實如果周日比賽九十分鐘消耗過後,周一再高強度訓練的話,受傷風險會倍增,所以就算「加操」,也只能做健身室中的恢復性練習,讓身體加快復原為主。有些球員會趁「放假」去做冷凍治療、又或者就算休息日都會選擇回基地、在家中做恢復,因為這是對身體保養非常重要的環節,不是不動身體就最好,但怎麼做,做到甚麼程度,就得專業人士去提供意見。 為甚麼Pintus會被視為體能教練的最高標準,因為他總是能夠為個別球員制訂到最合適的專門訓練,讓球員能夠盡快恢復,保持到最佳的狀態。

記得2010年賓尼迪斯接手國際米蘭之後,就嚴厲批評過摩連奴的訓練缺乏健身室訓練,導致很多球員在短時間高峰後,身體狀態迅速下滑,結果那一年國際米蘭的球員經歷了大量的傷病,賓尼迪斯也因為與摩連奴各走極端的訓練模式,而被更衣室反抗(這裡又牽涉到另一種的訓練模式,暫表不提)。法甲很多球隊也不重視健身室訓練環節,導致很多球員在一、兩季高峰過後,就會經歷大量的傷病,這亦都可以解釋到為甚麼早五、六年法甲成長的球員,很多時在職業生涯的中期就會出現頻繁的傷病,明明身體肌肉發達,但總是小傷不斷,不是這裡拉傷,就是那裡收縮,甚至明明看起來強悍,但總是第一個抽筋。這多多少少因為基礎做得不夠紮實,法甲也是近年來開始有點改變。

凡此種種,都可以明白,管理傷病是一門學問,主教練也是教練團隊的一員,訓練的模式、強度,戰術的側重點、消耗量等等,都影響到身後的團隊運作,高普接手利物浦初期也出現大面積的肌肉問題,原因多多少少與訓練方式與比賽風格有關,所以,意甲、英超、法甲、西甲,都無一倖免要面對這些問題。

【醫療團隊】
訓練是教練團隊的事,避免受傷、減少受傷。
而一旦出現傷病,就輪到醫療團隊發揮作用,他們要準確要找到痛源,判斷是甚麼程度的受傷,然後制定復原的時間表,這是最基本的工作。好的醫療團隊可以準確斷症、診症,但也有不好的團隊,會用錯方法,結果球員傷上加傷,又或者,傷的時間非常漫長。

外界很多人會有一個誤區,就是大球會所聘用的醫療團隊必然是最出色的,但混日子的人在世界充斥,不是人人都像我們政府一樣能夠做實事,極速出聲明澄清事件,以安人心,當年國際米蘭在莫老爹時期就有被稱為「獸醫」的孔比醫生。其實所謂的「大國手」,他們為球會效力的話,多多少少是「屈就」,他們更多會選擇自己執業,又或者在醫療設備更完善的環境工作,所以會不時聽到球員選擇離開球會,去找其他醫生幫忙治療的例子,又或者是國家隊會派醫療團隊去為個別球員商討醫療方案。當然「自己找醫生」也不一定成功,法國球員的「巫醫」就是反面例子,當年Shaqiri效力國際米蘭時期還被「老點」到山上求醫…….

【球會環境】

無論教練團隊、醫療團隊多麼出色,球會給予的支援也非常重要,物理治療師的人數,總不能像香港代表隊一樣,一隻手就數完;廚師、營養師這些細節也不能忽略;健身室的環境、設備,甚至有些球會會設有按摩池、桑拿室等各種設施,這多多少少也與管理團隊給予的支持有關,就連球場的質素、保養,都是影響傷病的因素,英超、西甲球會大部分擁有自己的球場,能夠為自己的比賽制定保養日程和方式,但意甲球會要共用球場,而且球場擁有權還是政府的,所以會出現一些很恐怖的情況,例如羅馬之前意大利杯對克雷莫納的比賽,為甚麼摩連奴要大幅輪換,原因是收到政府的通知,奧林匹高球場在周日要進行一場欖球賽,所以羅馬在周三對陣克雷莫納之後,只能選擇周六或周一比賽,但如果揀選周一的話,就要面對欖球比賽後的糟糕草地環境,所以羅馬方面不得不選擇周六,也就是不足72小時的休息時間下作賽,這也不難理解摩連奴為甚麼要輪換。

爛草地對球員的影響、負荷、足球運轉的速度等等,都有很大的影響,為甚麼意甲就算大開大合的比賽,球員的跑動數據和速率不比其他聯賽差,但看起來總是慢悠悠,「卡住卡住」的感覺,多多少少跟草地的完整度有關,大雨的情況下,有時問題更嚴重,沒記錯的話,祖雲達斯賽季初有場比賽是大雨下比賽,然後整場比賽球員都像踢保齡球一樣,總推不動。在這樣的情況下,要避免球員傷病,教練團隊就需要更加謹慎,這也是為甚麼有時候意甲教練會抱怨球會在配套支援上沒打算讓球隊勝利的原因,而從這個角度去思考的話,為甚麼意甲的年輕球員總會在狀態最好、出場最多的時段受傷,或許球場和訓練場是個答案。

【球探團隊】

最後,再講球探團隊,但這部分與其說是「避免球員受傷」,更大程度上是讓球會可以「管理受傷風險」。這個其實不難理解,現在的球探報告,除了成長背景、心理因素這些新增的部分之外,傷病紀錄這些傳統內容當然也不會缺少,記得之前看過一份被拿來作為教材的球探報告,在傷病紀錄的部分,會詳細記錄球員受傷的原因、情境(比賽被撞、訓練拉傷etc)、受傷的時間、復原的時間等等,讓球會可以評估收購的風險。 如果有印象的話,Gundogan加盟曼城的時候,是斷著腿去的,當時有人還疑問「點樣過體檢?」,但相信曼城的「風險評估」早就完成,才會即使球員重傷了還願意「投資」。

當然歷史上也有一些案例,例如皇家馬德里當年天價收購Kaka,事後發現Kaka的潛在傷病情況,原因是AC米蘭在出售的時候沒有交予部分的受傷紀錄,但最終由於責任在於皇家馬德里的團隊沒有做好,而不是AC米蘭方面「刻意欺騙」所以事情也沒有鬧大,雙方近年也繼續有做不少交易。

以上短短篇幅,當然不能完整涵蓋所有與傷病有關的地方,也無法太過深入去解說所有,但當作是給予大家一個對「傷病管理」的一個基本概念,所以實際上一支球隊可以「沒傷沒病」,既有運氣的元素,但也可以說是一種能力,而且可能不止是一個部門的能力,而是整個球會的能力。

文:BLnaze

完稿日期:2023年3月16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