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車路士在上周被白禮頓無情壓制,樸達的3133戰術備受批評和指責,原本在周中面對薩格勒布戴拿模的比賽在輪換之下完成勝利該值得慶賀,但Chilwell傷出再一次讓車路士球迷憂心不已,他們還將接連在世界杯之前面對阿仙奴、曼城(聯賽杯)和紐卡素三支在英超排名前四的球隊。

這場比賽坐鎮主場面對阿仙奴,樸達也沒有任何輪換的空間,考慮到之前比賽的一些試驗結果,以及陣中傷員眾多的問題,車路士的正選陣容亦沒有太多懸念,他們繼周中歐聯之後,再次回歸四後防的站位,而前場三叉戟則繼續搖擺在正三角與倒三角之間。

阿仙奴方面,他們的主力框架和正選陣容一直非常穩定,即使Saka上場比賽一度出現過傷情,但幸好並無大礙,阿迪達亦不需要進行太多的輪換,之前的比賽在相對輕鬆的情況下拿下森林與蘇黎世,更加提升了他們在體能儲備上的優勢。

圖:雙方的正選陣容。

【車路士防守部署與缺口】

在周中歐聯的比賽,樸達開始重新構建以三中場承托的體系,Jorginho居中調度,Mount與Loftus-Cheek在兩側進行保護,前場的三人組合當中Sterling靠右活動,而Aubameyeng與Havertz則在左路與中路之間輪流換位。前者負責控制阿仙奴防線的縱深,而後者則主要在不同位置進行連接和策應。車路士的陣式介乎聖誕樹與4222之間,中前場幾位球員沒有固定的站位,只有具體的分工,特別是Mount與Sterling在兩邊的縱深站位並不對稱。

圖:Sterling有時會拉到最邊線,Havertz會在後一格與Aubameyeng形成一個倒三角。

圖:Havertz會在前鋒身後做策應。

這場比賽車路士大部分時間放棄了樸達偏向的前場壓逼,把防線主要佈置在禁區前沿的位置,樸達的想法當中,最重點的是兩位「邊」中場中職責,Loftus-Cheek對Xhaka進行貼身的對抗,阻止阿仙奴進入Half-Space位置;而另一邊廂Mount則大部分時留守在靠近左路的地方,顯然是為了盯防Odegaard做準備,亦同時需要協助Cucurella夾擊切入的Saka。

圖:Mount一邊注意Saka,另一邊亦要防守Odegaard。

圖:Cucurella盯防Saka、Mount盯防Odegaard,外圍的White就沒有人防守。

車路士雖然放棄了前場壓逼,但阿仙奴始終無辦法快速推進,主要原因並不是車路士的佈防緊密,而是Zinchenko與Martinelli都慣常地走入中路,使得阿仙奴的中路非常臃腫,沒有充分地利用球場的寬度(特別是左路),以致推進速度非常緩慢。

不過,由於負責切斷中路Thomas與Zinchenko向前的連繫的Havertz的專注度和投入度不足,這使得阿仙奴的組織雖然有點自我限制的情況,但卻仍然可以在幾乎無壓力的情況之下,進入核心區域,因此White可以在這個階段開始大膽插上進攻,而另一側的Martinelli亦有機會嘗試利用Xhaka壓制Loftus-Cheek之後留下來的空檔。

圖:Zinchenko過早收入中路,「逼使」Xhaka要在後場控球時拉邊,沒有速度的Xhaka即使嘗試與Jesus撞牆都沒法成功突進。

圖:這次連Martinelli都提前收到中路,Zinchenko面對Loftus-Cheek沒有任何優勢。但可以留意Havertz實際上都有需要遮擋路線而不是單純站位。

圖:阿仙奴終於有一次「正常站位」。

【阿仙奴的壓逼效率】

相比車路士幾乎完全放棄前場壓逼,阿仙奴這邊就採取主動積極的策略去控制車路士後場的出球路線,他們不僅會投入大量的兵力去進行高位的壓逼,亦會非常有針對性地限制住Jorginho的接球路線,這樣車路士的四後防當中只有ThiagoSilva有組織能力的問題就會被徹底暴露,接下來對阿仙奴防線而言,需要關注的地方就是要在第一點爭搶當中壓過Havertz,然後再提防Sterling與Aubameyeng的衝擊,但這場比賽阿仙奴防守壓力極小,三位車路士前場球員都沒有足夠的狀態、投入度以及實力去完成擺脫和創造。

圖:阿仙奴前場投入壓逼的人數非常多,而且Odegaard會注意對位Jorginho進行限制。

圖:阿仙奴這場比賽的高位壓逼戰術非常成功,甚至有四分一的次數可以在壓逼成功後完成射門。

圖:Aubameyeng上半場只有4次的觸球,全場亦只有8次。

【Gabriel Jesus的下滑】

阿仙奴在近來的比賽雖然仍然保持了不錯的走勢,上周末對陣森林更大勝五球,但陣中的主力射手Gabriel Jesus踏入十月開始便進入入球荒,在這段時關鍵在於隊友創造機會的能力和次數並沒有下降,但GabrielJesus卻屢屢出現門前搶點時機不當、射門的動作鬆散等問題導致一直與入球擦身而過。

在阿仙奴現有的體系當中,Jesus的大範圍策應無疑對於組織和創造有莫大的幫助,Jesus的貢獻亦不能單從入球數字去衡量,以這場面對車路士為例,Jesus的游走經常令Chalobah、Loftus-Cheek、Azpilicueta陷入猶豫,上半場幾次有威脅的攻勢都幾乎與Jesus有關。 不過過度的參與到組織當中就很容易出現「本末倒置」的問題,曼城前一個球季之所以可以用無鋒陣奪冠,關鍵是他們的中場線具備出眾的插上和入球能力,但Odegaard、Thomas、Xhaka三人在禁區內的得分能力都明顯不足,特別是Odegaard已經不止一次出現「死左腳」的問題,這導致Jesus離開禁區之後,又或者狀態下滑之後,就失去了一個可以將Half Chance轉化的球員。

圖:Jesus的進攻參與度極高,是阿仙奴前場的關鍵人物。

之所以特別花篇幅去寫Jesus,正正因為這場比賽下半場阿仙奴完全控制住局面,以Thomas為核心的中場線幾乎贏下了每一次,重申是每一次爭搶,車路士後場每次的解圍之後,皮球都會在一瞬間回到阿仙奴球員的腳下,讓兵工廠可以再一次發動進攻。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阿仙奴不僅只能夠依靠角球打破僵局,甚至有一段頗長的時間沒有創造到威脅Mendy的進攻,這種「有壓力」而「無射門」情況,讓阿仙奴無辦法提前殺死比賽,這或許是阿仙奴目前在進攻上相對需要檢視的方向。(阿仙奴的防守其實都有問題,包括BenWhite與Zinchenko缺乏「棱角」而出現的能力不足問題、包括Thomas與Saliba之間的防守主次問題都是阿仙奴一些在轉攻為守時候的隱憂,但暫時未見問題,筆者在此先不詳寫,畢竟沒有太多的畫面可以解說)

阿仙奴在比賽進行到第七十分鐘的時間,總共有十二次射門,但只有兩次能夠命中目標,這顯然與比賽進程以及比賽形勢並不相符的效率,Jesus作為球隊的主力射手,這方面需要負上一定的責任。

圖:Odegaard在右路突破,Jesus此時仍然留守在外圍,中路的Xhaka與Martinelli都沒有足夠搶點的威脅力。

圖:Jesus是阿仙奴前場最具威脅的一人,連續擺脫之後分邊,但Odegaard只用左腳的習慣今季已經不止一次出現。

【樸達的「無翼」缺陷】

無論是對陣白禮頓的「五角大樓」,抑或是這場在「聖誕樹」與「菱形中場」之間搖擺,樸達兩套踢法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兵源集中在中路,希望中場線的控球可以成功掌控局面,繼而讓前場球員可以完成縱向的衝擊。

但前場球員缺乏支點作用,中路球員的小範圍技術又略有不足,這使得車路士的中路根本無辦法達到「控傳」、「突進」、「滲透」等多重的戰術任務,兩邊閘位球員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幾乎沒有任何機會可以參與到進攻當中。無論是追溯到較早之前安察洛堤帶領的AC米蘭、抑或是本賽季的巴黎聖日門,這種疊堆中路人手的踢法都需要有多位擅長配合和滲透的球員去支撐,例如AC米蘭的Seedorf與Kaka身後有Pirlo,現在的巴黎有Messi與Neymar身後有Verratti,他們都是非常擅長在小範圍當中完成配合、發動突擊的。但車路士中路的Sterling、Havertz、Aubameyeng都沒有這種能力和意識,因此這種放棄寬度的踢法,根本無辦法為球員創造用球的空間,反而成為了自己的枷鎖,而更為諷刺的是,近來車路士的比賽,後備入替的Broja 上場之後利用衝擊力和持續對抗能力,放棄了小範圍配合,更重視簡單粗暴,反而屢屢收到效果,因此樸達應該好好檢視一下現在球隊的路向是否能夠與球員特點配合。

圖:阿仙奴這場的數據全面壓倒車路士,這顯然不能用球員實力和傷病問題去解釋。

【結語】

阿仙奴一直高歌猛進,陣容穩定而且士氣充足,阿迪達目前對於球隊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地方並不多,要防患未然的話,主要還是在於部分位置球員的「升級」,無論是通過訓練挖掘潛力抑或是外部收購來進行提升,包括要注意核心球員傷缺的隱憂來提升深度。

問題更多的是車路士,樸達已經面對聯賽四輪不勝的局面,連續兩場在場面和比數上都失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樸達現今戰術上的問題,傷病是個成績不穩的理由,但卻肯定不是樸達無法與對手周旋的藉口,上述講的「小球」問題是當中的其中之一,但包括防守的組織、投入度等問題都是車路士明顯的不足,幸好即將來臨的世界杯讓樸達不僅可以對戰術進行新一輪的研究,也可以給予沒有世界杯任務的球員有一定的融入時間,更重要的是,樸達實際上已經可以開展冬季轉會窗的收購工作,希望爭取在聖誕節的期間迅速重返軌道。

文:BLnaze

圖:網上片段截圖、網上數據資料圖片

完稿日期:2022年11月7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