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對於哥迪奧拿而言,英超與利物浦的追逐戰更像是保持專注的動力,他的心神早就在歐聯的賽場。作為兩個年代教練的代表人物,卻始終無法在離開巴塞隆那後再嘗歐聯冠軍滋味,無論四強參加次數最多,抑或完美統治英倫,都無法掩蓋這方面的遺憾。另一邊廂的安察洛堤遊歷五大聯賽,只差一分就能達成大滿貫的經歷同樣令人欽佩,率領三支不同的球隊在四個年代走到歐聯四強的成就更加是前無古人,但近年無論是拿玻里抑或愛華頓的經歷都引起了不少人對於老帥與潮流之間的質疑。對於兩位教練而言,這一座歐聯的獎杯有著巨大的意義。

Casemiro的輕傷讓安察洛堤無辦法再利用經歷豐富的三中場來保證下限,但幸好曼城方面也有Walker與Cancelo的同時缺陣,這使得皇家馬德里仍有條件在比賽的過程中找到對手的弱點完成反攻。起用近來狀態不曾的Rodrygo有效提升前場的進攻活力,巴西小將對於空間的捕捉能力比起Asensio更為出色,這可以淡化Vinicius被針對後的進攻矛盾,Valverde亦可以回到中場保護Kroos的身側。

圖:雙方的正選陣容。

【哥迪奧拿的平衡思維】

在過去的歐聯大戰當中,哥迪奧拿總會更加推崇技術流足球的掌控,希望通過極致的控球、組織與滲透去完成壓制,在這些關鍵的比賽當中,BernardoSilva、GabreilJesus這樣的球員往往得不到任何重視,甚至在上賽季的歐聯決賽當中,派出純技術型拖後中場的舉動,引起了廣泛的質疑。夏天留住BernardoSilva與GabrielJesis現在看來是曼城本賽季能夠保持高歌猛進勢頭的關鍵,兩位球員在比賽當中發揮出的纏鬥作用很有效地平衡了技術型圍繞的中前場配置,葡萄牙人更加成為了本賽季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甚至在部分大戰當中擔任第二防守中場的角色,提供到結合技術、對抗的元素。

本場比賽BernardoSilva在中場偏右的位置作為球隊的樞紐角色,對後Stones有技術的支援,並且協防有Vinicius與Mendy的責任,對前有針對Modric(如果Casemiro正選,這區域應是Kroos)、支援Mahrez的職責,角色和地位不容低估,哥迪奧拿估計是分析過十六強與八強四場比賽當中,皇家馬德里通過技術型球員去淡化對抗不足的踢法,明瞭單憑技術流無辦法與西甲球隊抗衡,因此有了這樣的選擇。

圖:BernardoSilva會協助Stones防守Vinicius。

圖:開場的時候,BernardoSilva連續闖進half-space,為Mahrez創造單打機會,第一個入球正是來自這一側的傳中。

圖:BernardoSilva在右路持球吸引皇馬中場左傾,過渡到左閘插上的Zinchenko遠射,如果這位置是Cancelo的話,威脅會更大。

Stones提前離場讓哥迪奧拿在右路有了更多的想法,步伐不穩的英格蘭人在對抗Vinicius的過程中陷入困難,甚至成為皇家馬德里壓逼的重點之一,曼城上半場幾次後場傳球失誤都與Stones被人針對圍剿有關,包括RubenDias望向Stones後稍後猶豫就被Benzema截球的情況。 Fernandino的登場有效提升右閘位置的用球能力,老將閱讀比賽的能力更加出色,甚至有足夠的技術條件可以在右路支援進攻,減少BernardoSilva的體能支出。

圖:皇家馬德里在前場壓逼時的意圖明顯,切斷曼城左側的傳球路線,引導對手向Stones方向傳遞,繼而完成圍剿,收到不小的效果。

圖:Fernandino登場後,可以插上助攻,這是Stones並不具備的特點。

Fernandino的登場加上Gabriel Jesus在中段接連搶下第一落點,這使得皇家馬德里的前場壓逼無辦法達到效果,Modric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法找到喘息的時間墊伏不出,這位克羅地亞老將需要持續參與每一個攻守回合,雖然也憑藉剷斷找到了一次間接助攻的機會,但長時間的消息使得安察洛堤不能在最後階段使用老將的天賦。

前場的壓逼無果,後場的防守也出現問題,Modric鎮守的左防區由於Vinicius需要等待反擊機會而出現困難,Valverde收入防線應付DeBruyne的做法更加放大了Kroos的防守問題,曼城上半場佔盡優勢甚至有進一步擴大優勢的機會,與安察洛堤在中場防守的問題有關。事實上Kroos在巴黎次回合一戰以及近來面對西維爾時就已經暴露過防守問題,德國人能夠站位卻無法補防的情況幾乎是人所共知,將Valverde收走的做法值得商榷。

圖:Valverde收入右閘Carvajal與右中堅EderMilitao之間,這逼使Kroos與Modric兩位不擅防守對抗的球員在中路。

圖:Casemiro缺陣,使Kroos被封鎖後,Modric必須參與後場組織。

圖:半場的跑動數據,曼城中場完勝。

【安察洛堤連環變招難扭劣勢】

失去Alaba令皇家馬德里的防線陷入更大的問題,不但在左側防區的運動能力會遭到削弱,更甚者是失去了Alaba作為出球點的功能,這位奧地利隊長能夠通過自身的引球出擊或是短傳配合去協助後場梳理路線,他的離場意味安察洛堤需要進行大幅度的調整。Nacho在車路士一戰就暴露了自身能力的不足,安察洛堤半被動地將下半場的陣式調整為4-4-2,一方面將Vinicius的防守責任加重來保護右路,解放Modric到靠前的位置,另一方面需Kroos在後場保證出球路線的穩定,彌補Alaba缺席後左側運輸線的穩定,避免BernardoSilva為首的反搶將球隊圍困。

這個做法從結果而言,是既成功亦失敗。Fernardino上搶截去Mendy的傳球繼而發動反擊,助攻Foden再一次拉開比分,但同一次對決當中,Vinicius聰明地利用漏踢完成突破,並且單騎完成破門。Modric兩次在過程中吸引RubenDias的跟防實際上都有讓兩位巴西人單挑的意思。

圖:Modric引出RubenDias,Vinicius只要突破Fernandino就能直闖禁區,另一位曼城中堅Laporte既要顧及Benzema,也要避免自己被Vinicius突破,無法提前抽身包抄。

圖:Modric靠近左路活動,BernardoSilva無法抽身協助隊友防守Vinicius。

圖:Modric下半場的防守位置前移,Kroos與Valverde鎮守中路,前者作為Nacho身前的屏障出現。

下半場早段的博奕互有輸贏,哥迪奧拿也對應地調整了中場球員的站位,DeBruyne、BernardoSilva比起上半場分列兩側支援兩個戰區的站位,下半場變得更為靠近,哥迪奧拿是希望利用兩位組織者聯手攻擊同一區域來扯動皇家馬德里的防線,這樣其他的曼城球員就能夠相應獲得進攻的空間來完成壓制。

由三名中場變成兩名的皇家馬德里在一段時間內陷入了困難,Kroos的活動能力難以跟上曼城的傳球速度,Nacho減少上搶的做法令中場只能獨自面對困難。安察洛堤起用Camavinga的意圖明顯是要加強中場的活力與對抗能力,減少曼城進入核心區域的次數,但無奈的是,入替不久,經驗不足的法國小將就在球證的給予「得益」下遲疑,被BernardoSilva射門得手。

圖:BernardoSilva與DeBruyne的連繫更加緊密。

圖:Kroos與Valverde二人無辦法應付曼城的中場,暴露不少空間。

圖:當曼城中堅Laporte引球推進,皇家馬德里沒有足夠的人手去應付,只能慶幸Laporte的門前能力不佳。

圖:Camavinga入場後,Valverde在右側、Kroos居中,但他卻因為跟防與換防的猶豫而讓BernardoSilva得到射門機會。

收起Modric是安察洛堤的無奈之舉,克羅地亞老將連續的消耗已經失去了足夠的控制能力,離場前一腳軟弱無力的遠射充分反映了缺乏喘息空間的老將已經無法支撐,Ceballos的登場實際上並非毫無作用,至少在活力上能夠與Valverde、Camavinga處於同一水平線,三人在Kroos身前作為屏障又或個人盤球推進的能力都可以有助解鎖曼城的壓逼,後半段曼城的速率亦都有所下降,Valverde的單騎突進成為了Camavinga創造罰球的契機。

比賽末段曼城的攻勢銳利度有所下滑,哥迪奧拿在比賽中只換兩名球員確實增加了其他隊員的消耗,而安察洛堤的則成功通過更強的活力抗衡了對手的進擊,末段皇家馬德里能夠接連將破解壓逼推進到前半場是個良好的信號,次回合或許可以考慮在這些活力元素之上建構出更多向前的手段,Casemiro的復出、Camavinga與Ceballos的上陣時間增加都是可考慮的做法。

圖:曼城球員的跑動非常多。

【結語】

各項賽事近十場丟失十七個球,對於上賽季以至本賽季前半程都屬於防守最佳隊伍的皇家馬德里而言是難以接受的數據,若不是Courtios交出五大聯賽阻止預期入球最多的數據,皇家馬德里很可能在雙線都陷入困難。連場的大戰對於老將的消耗巨大,安察洛堤在西甲局勢未穩之際不敢貿然輪換,這使得包括Casemiro、Modric、Benzema等核心球員都接連遭到體能的問題而影響部署,Alaba近來幾乎全數上陣也埋了下提前下場的伏線。接下來西甲只差一分就能封王,安察洛堤理應需要在國內賽場盡可以大面積輪換以確保次回合有持久戰的本錢,這相比仍然有英超壓力的曼城而言是個難得的優勢。

曼城本場比賽的防守其實沒有過於明顯的戰術問題,但個別球員的防守動作影響到了最終的比賽結果,為次回合埋下了伏筆。不過Walker與Cancelo的復出,RubenDias也在賽季關鍵時刻回歸,這使得哥迪奧拿穩定的防守組合得以滿血復活,在紙面上仍然有著不小的晉級機會。本場比賽哥迪奧拿的平衡思路值得稱讚,但次回合會否在兵源充足的情況下,再次對技術流過份倚賴,繼而出現漏洞是個考驗,巴黎與車路士都比皇家馬德里更具競爭力,但兩支球隊暴露問題的時候,都被對手瞬間摧毀,曼城必須以此為鑑。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