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大勝熱刺過後,艱難逼和阿特蘭大,兩回合均在最後時刻憑藉巨星的閃耀來絕殺對手,曼聯在面對高位壓逼時的問題,沒有因為蘇斯克查陣式的轉換而得到解決,以Pogba為核心的「推進體系」被女神的圍搶拆得體無完膚,曼聯的進攻從組織階段就被限制,這種「到腰不到頭」的情況,筆者一般稱為「半身不遂」。

Pogba賽後受到的指摘和批評甚多,名宿中場Scholes認為法國人沉迷身體對抗,經常吸引對手的壓力,過度自信的踢法,即使到了生涯的後期(35歲)仍然是愚蠢的踢法。 法國人在比賽當中頻繁地丟失球權,甚至接連令防線陷入困難,無可否認他本場的比賽狀態低迷,無法對得起其「世界級中場」的評價,不過曼聯中後場整體的運轉,中前場對於回接球的時機和意欲,後場隊友「承擔壓力」的責任心等,都比Pogba的問題更嚴重。 橫向對比車路士的Jorginho,兩者同樣作為中後場的組織核心,負責推進傳球的任務,因此他們亦往往引來對手多於一人的夾擊和包圍,在數字上,兩人夾擊換來的結果就是其他隊友相應得到空間用球,但沙利時代的Jorginho很少人能分擔責任、杜曹上賽季也一度受限於此點而被西布朗擊敗,Pogba現在面前的問題如出一轍,而更甚者,是McTominay既沒有Kante的防守能力,也沒有Kovacic解鎖壓逼的個人技術。

圖:Pogba本場的傳球路線。


【阿特蘭大的圍剿】

相對蘇斯克查很多時賽前準備的不足,意甲球隊卻是這方面的專家,加斯佩連尼曾經被摩連奴高度盛讚其針對性部署的水平,這位讓「女神」穩定走到歐聯舞台的大功臣近年都利用高位的壓逼將意甲對手殺得體無完膚,他們的進攻火力強勁,實有賴這種高位防守的支持。

阿特蘭大本場的目標明確,投資防守人員去盯防曼聯後場球員的同時,注意切斷Pogba的接球路線,當法國人能夠跑出空間接應,阿特蘭大前場球員會快速「收網」完成包圍,曼聯球員在面對壓力時慣性將壓力丟給中場球員的習慣在上半場完全被對手利用,Pogba「災難性」的表現正源於此。

圖:阿特蘭大前場壓逼,McTominay選擇向前走,阿特蘭大三人開始包圍Varane與Pogba,幸好CRonaldo快速跑回後場接應過渡。

圖:阿特蘭大繼續「圍剿」Pogba。

圖:Rashford面對對手上搶,第一時間回傳Pogba,但後者已經在對手的包圍當中,最後憑身體對抗勉強回傳Varane。

Pogba一直以來的強項是利用身體對抗保護皮球,繼而利用優秀的視野以及精準的長短傳來連繫全場各個戰區,他的長傳能力一直為人稱頌,即使在球不著地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準確地控制皮球的飛行軌跡,完成轉移甚或長傳反擊。但這樣的長傳需要有兩個基礎,一是Pogba接應時的身體平衡沒有被破壞,即是沒有被對手貼身糾纏,二是隊友必須移動到有利的空位等待皮球。兩個基礎分別需要隊友在遠近距離分別為Pogba分擔對手的壓力,但曼聯的球員顯然沒有足夠的意識完成這樣的「信任」,兩閘過度內收令球場的寬度無法利用,Wan-Biassaka與Shaw面對壓力時又同時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應付」,結果不僅將對手的兵力集中在中路,加重Pogba的負擔,還「切斷」了其長傳發起進攻的選擇。

圖:阿特蘭大動用五名球員去防守Pogba的組織,Wan-Biassaka沒有拉開寬度,Pasalic可以輕鬆以一人之力同時切斷兩名曼聯球員的接球路線,最終Pogba失誤,由Bailey救駕。

圖:Pogba觀察完四周的隊友後,示意DeGea不要傳球,但後者持球約八秒後仍然找不到短傳的目標,最終大腳踢前丟失球權。

圖:Pogba吸引三名對手包圍, Bailey理應看到無人看管的Shaw,但卻決定把球傳給被包圍的Pogba。

雖然是後場的組織,但前場球員能否保護第一點接應傳球,有沒有足夠的人手回到後場接應去增加對手壓逼的風險,透過增加局部人數優勢的方式來完成解鎖,這些都是前場球員的責任,但本場比賽三位前場球員的回接意欲都偏低,這使得所有的壓力悉數倒灌到Pogba身上。

圖:當Rashford能夠背身保護第一點,Bruno靠近接應,Pogba就有大量的空間接球組織。

圖:Pogba離場後,要由Bruno、Cavani輪流回到中後場協助組織。

【McTominay的「問題」】

本場比賽雖然被口誅筆伐的對象是Pogba,實際上本賽季曼聯防中位置的問題一直被視為爭奪前列位置的死穴,Fred低迷的狀態固然是曼聯上賽季原有套路不能延續的主要原因,但巴西人面對的壓逼力量亦不能與上賽季相提並論,自季前熱身賽開始,蘇斯克查頻繁嘗試閘位內收、防中前壓的做法,這不但沒法提升後場出球的效率,更加拉遠了Fred與前場球員之間的距離,這位前薩克達中場頻繁的失誤很多時都與傳球距離過遠有關。 蘇斯克查盲目地將哥迪奧拿的閘位內收打法移植,卻似乎忘記了Cancelo與Walker的腳下技術能力細膩而出色,這不是Shaw與Wan-Biassaka可以比擬的。

而且McTominay的「問題」也深化了球隊中後場運轉不靈的情況,昔日摩連奴將其提拔,不僅看上其勤勉沉實的性格,藉此打壓心高氣傲的Pogba,同時亦希望蘇格蘭人的身高與對抗可以提升對防線的保護力。但蘇斯克查的體系下,雙防中需要的是跑動量、覆蓋範圍,McTominay的防守方式亦由沉穩變得冒進,對利物浦一戰忽然放棄防守位置導致第四個失球是其中一個近期的例子,本場比賽他的攻防選擇同樣屬於災難級,這使得Pogba在兩端的壓力比其他比賽更加沉重。

圖:防守時Pogba是三中場靠左位置,他會注意切斷身後對手接球的路線。

圖:Pogba對位Ilicic,但McTominay任由對手Pasalic跑到其身後。

圖:Pogba跟防Ilicic,McTominay突然放棄防守位置,Ilicic輕鬆找到Pasalic,幸好Varane的補防及時。

作為雙防中之一,McTominay在隊友搶回球權後的接應意欲偏低,接球後很多時會選擇回傳中堅,這種將對手逼搶壓力丟給隊友的做法很多時候限制了曼聯發起進攻的速度之餘,也大大提升了Fred、Pogba組織的難度。

圖:曼聯左路三人無法攔下Freuler,注意這時McTominay的位置。

圖:Bailey擋出對手的傳中,收到中路的McTominay在小禁區發呆,要Bailey推走,Pogba此時已經起動去邊線接應。

圖:在準備圍攻的階段,McTominay作為防守中場,不僅沒有現身支援推進,更「深入敵陣」然後指示隊友回傳。

除此之外,McTominay近來的防守習慣令人無語,慣性離開位置上搶的做法更加使得後防的空檔增加。

圖:阿特蘭大左路組織,McTominay右移的協防形同虛設,Pogba不敢離開位置,注意Pogba的手勢。阿特蘭大輕鬆完成轉移。

圖:McTominay忽然前撲向Greenwood的防守目標,不僅沒有顧及與Pogba的距離,更沒有及時幫助Bailey堵塞空間。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