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九場比賽五次敗陣,主場被宿敵利物浦狂灌五球,蘇斯克查的帥位前所未有地不穩,費格遜為首的管理層仍然予以信心一票、昔日群起「反摩」的名宿將矛頭擺向陣中球員,外界的輿論亦紛紛把戰犯從Pogba、Fred轉向瞄準巨星CRonaldo,這支原本視作進入收成期的球隊在開季短短兩個月之間變得風雨飄搖,教練團模稜兩可的戰術理念把球隊的進攻優勢降於無形,過去依靠反覆衝擊對手為後場減壓的做法無法奏效,而Fred與Maguire兩位撐起防守體系的球員同時狀態全無,更加把紅魔推到絕境,蘇斯克查接下來的三場比賽都需要交出一定的成績,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也不得不作出大幅度的改變。

熱刺在開季三連勝後重新走向了動盪,紐奴也在賽前走到了風口浪尖,恩師摩連奴執教時期出現的問題仍然持續,在歐協聯、聯賽杯等密集賽程消耗下,進一步深化了體能的問題,與曼聯的情況不同,紅魔擁有VanDeBeek、Lingard等出色的後備球員卻不為所用,熱刺卻是將Gil、LoCelso等悉數派遣上陣都無法改變大局,紐奴賴以維生的「後發制人」受制於板凳而無法展現,摩連奴尚且憑藉出色的賽前部署來「拿下上半場」,紐奴卻是出名上半場軟弱的教練,這樣熱刺的問題就更為嚴重。

【曼聯大幅變陣,熱刺保守用人】

沒法在賽前預估曼聯的改變幅度,紐奴沒有大膽地挾主場氣勢將主導權掌握在手中,反而派上防守穩定性更高的BenDavies與LoCelso進行保守的佈置,葡萄牙人不希望冒進的Reguilon以及防守積極性不足的Ndombele讓球隊陷入劣勢,但「主動」破壞近來狀態和融入情況不俗的Ndombele大大影響了中場運轉的流暢度,LoCelso的跑動更多卻沒有足夠的背身護球能力,他依靠跑動和帶球的踢法也很難起到Ndombele的串連作用,這樣原先利用法國人個人能力淡化Skipp與Hojbjerg進攻問題踢法就出現了缺陷,熱刺上半場難以攻擊曼聯防線的現象也由是而生。

另一方面曼聯在利物浦一役大敗令蘇斯克查明白到,主動壓逼不切合現在曼聯的主力需要,雙防中狀態不佳亦難以像上賽季一樣利用體能輸出來填補兩翼不回防的問題,三中堅五後防的陣式有助增加防線的寬度,減少雙中場落位防線暴露外圍空檔的問題,Maguire可以減少防守時頂上中場完成壓逼的次數,避免像利物浦一役般不斷出現選位上的「抉擇」,這樣曼聯的防守就能保持了隊形,有效地封鎖空間。雙前鋒Cavani與CRonaldo的實力無容置疑,前者多年來與巨星們合作的經驗令他可以完全熟悉「打下手」的角色,他的走位、反搶以及對於場上的閱讀能力都有助平衡CRonaldo與Bruno之間的「矛盾」,這樣曼聯憑藉一次變陣收獲到了攻守間的平衡。

【謹慎用兵,等待破綻】

蘇斯克查上任以來,刻意改變摩連奴時代保守謹慎的作風,他鼓勵球員反覆進攻衝擊對手的防線,容許球員在組織階段頻繁犯錯,這樣有助提升年輕球員的自信心,並且可以激發進攻球員的爭勝心和投入感。包括Rashford、Shaw在內的青訓球員在近年的用球信心增強不少,Greenwood也可以享用大量的進攻機會逐步找到進步的方向,後來加盟的BrunoFernandes是這種容錯率極高執教風格下的成品,這位在意甲時代被教練嫌棄,即便在葡超大放異彩仍然無法得到葡萄牙國家隊主教練山度士信任的球員,卻能夠在曼聯這種大球會中成為核心,教練的容讓確實功不可沒。不過大敗一仗過後,曼聯不可能再延續這樣高風險的踢法,特別是後防脆弱不堪的日子裏,前場球員能不能完成「以控代守」是攻守平衡的關鍵,本場比賽曼聯的節奏調節明顯,他們不再強行衝擊來逼使對手失誤,反而被動等待對手的犯錯,提升了後場的穩定度。

紐奴上半場也沒有太多主動進擊的機會,他們謹慎地利用兩側進攻來減少中路丟失球權的次數,希望藉創造角球、死球來打擊曼聯脆弱的前柱防守,Romero的「入球」實際上差點讓紐奴的部署成功,但CRonaldo個人能力的展現將他趕到了絕境,原本視為穩妥的一著的BenDavies,變成紐奴用兵的諷刺。

圖:Bruno不像之前大舉壓逼,會注意與中場的距離,形成三中場防守。熱刺方面的用球謹慎,不會盲目向前,會更多往兩側短傳。

圖:Bruno甚至揚手示意後場球員不要壓逼,這是十分罕有的畫面。

圖:LoCelso與Emerson示意Lucas的位置,但Dier保守地橫傳,並不冒進。

【組織與入球,分工層級的對比】

自CRonaldo加盟以後,曼聯陣中兩位葡萄牙人之間的踢法「矛盾」 逐漸影響到了體系的運轉,Bruno進攻開火權過多確實影響到了CRonaldo的門前威脅,而後者無法穩定作為支點吸引防線火力的問題也同樣反過來影響到「副鋒化」的Bruno用球,兩者之間雖然能夠憑藉優秀的腳下技術強行連線破門(對年青人的入球),但組織階段的配合次數寥寥可數。蘇斯克查在部分的比賽起用Lingard後備登場來嘗試讓二人達到「平衡」,這位青訓產品在小範圍無球的鑽營能力出色,團體配合的意識優秀,並且能夠在接球後完成射門與傳球動作,一度成為了球隊比賽末段的關鍵。但蘇斯克查不喜歡使用這種風格球員的喜好使得「連皇」出場的時間並不穩定,老將Cavani就成為了蘇斯克查平衡葡萄牙雙星的唯一人選。

Cavani沒有昔日的身體對抗能力,卻有主動跑位牽扯防線的意識,他能夠很好地閱讀Bruno與CRonaldo的位置,不僅經常移動到兩者之間完成過渡,更不時正面衝擊禁區讓CRonaldo可以自由選擇進攻有利的位置,在兩位老將精彩配合之下,Bruno不需要再在陣型最前端進行接應,也能夠利用Cavani創造出來的空間去用球組織,這樣曼聯前場「牽扯、傳球、入球」的三重進攻層次就變得清晰起來,

圖:Cavani在禁區內與CRonaldo一同牽制熱刺的防線,Bruno在外圍用球。

圖:Cavani回接吸引熱刺的防守,CRonaldo可以拉到邊線接應,Bruno把握熱刺空檔插上。

(這裡吐糟一下Dier,筆者一直以來不喜歡這位中堅,原因就像這一個鏡頭,他在過程中曾示意Skipp跟防Cavani,但當小將起步去追Cavani的時候,Dier卻突然前撲向Cavani,令Bruno完全無人防守,這不僅是胡亂指揮,更同時警覺性低下到沒留意Bruno,這是後防球員的大忌)

圖:Cavani吸引熱刺雙中堅,CRonaldo可以在遠柱「欺壓」身材不高的BenDavies(即使換上Reguilon,結果應該分別不大)。

相比之下,熱刺在前場的分工就一直出現問題,摩連奴時代缺少「ThirdMan」的問題非常嚴重,Bergwijn的傷缺、Lucas的不穩以及Bale規避對抗的都使得摩連奴無法把Kane-Son組合的效能最大化,球隊很多時候在下半場就出現進攻下滑的情況,單單依靠Lamela去完成接駁無法提升整體的效率。紐奴在開季初期成功使用Lucas-Bergwijn作為半個「進攻中場」在Son身後活躍,巴西人的單對單能力有效完成空間的創造,而Bergwijn的身體對抗以及第一腳觸球的細膩度可以大大提升熱刺的反擊效率,Son在二人的掩護之下可以發揮速度和雙足射門能力去直接威脅對手的球門,對曼城的比賽三人的配合非常精彩。

不過Lucas對時機判斷能力的疲弱,Bergwijn無辦法在突進以後完成傳射,這個三叉戟組合最終只能將入球的重責全數押注在Son一人身上,對韓國人的身體消耗極為巨大。Kane的「復出」原本可以分擔入球的任務,但紐奴對Kane的使用方式和要求與摩連奴有巨大的分野,摩連奴時代尚且能夠在「傳球、入球」兩個環節的分工上清晰分明,卻倒下在「牽扯」這一環節身上,紐奴卻是三個層級都完全陷入困難。

Kane留在陣型頂端對抗,Son在中場區域頻繁策應,兩者的角色互換放大了二人的弱點,失去爆發力、丟失大部分對抗能力的Kane已經難以對英超身體強壯的中堅形成威脅,摩連奴給予其大幅自由度去規避對抗有效提升球員的比賽參與度,而Son的速度很難在中場密集的區域有所發揮,遠離球門更加使得亞洲人自豪的入球能力受到限制,如此一來熱刺的進攻就陷入了巨大的困難。

圖:以往Kane會主動現身接應,然後組織攻勢,但紐奴執教下,Kane需要在陣型頂端壓制防線。

圖:Kane在最前等待機會,串連交由Son與Lucas負責。

圖:兩翼都不在陣型前端,左閘不壓上,Kane孤寂地面對曼聯整條防線。

圖:Kane找到曼聯防守的空間,接球轉身,Son利用速度突擊, 這是摩連奴時代最常規的套路。

【防守的分野】

曼聯上一輪的壓逼體系形同虛設,中後場被利物浦的衝擊殺得七零八落,部分球員回防的不積極以及蘇斯克查在防守佈置上的失算是球隊大敗的主要原因。本場比賽蘇斯克查吸收了教訓,而球員們也在生死一戰當中拿出了足夠的勇氣和毅力,Cavani的防守態度一直為人稱頌,下半場Bruno一次奮力回防破壞Son的突擊卻是難能可貴的畫面,假如上一輪聯賽Rashford、Bruno能夠有同樣的回防積極性,或許奧脫福之役不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分差。

532的防守陣式不僅保證了後場有8人防守,對比之前4231的四名前場不回防的做法足足多了兩名防守球員,而且在Varane的「保護」之下,Maguire與Lindelof可以放膽協助中場線去堵塞邊線的空間,當區域人數得到保證,就大大有利於限制熱刺雙翼鋒的衝擊能力。

圖:曼聯的防守陣型很緊密,區域的人數充足。

圖:曼聯邊線佈防令熱刺無法推進,逼不得已找Skipp完成轉移,但Skipp失誤造成第二個失球。

另一方面,曼聯的兩名邊中堅亦會適時壓上,這樣不僅有助於刺穿熱刺的前場防守,更加可以造成邊線的人數優勢,特別是Lindelof的壓上經常令Son進退失據,Wan-Biasska上半場得到多次進攻的機會,可惜這位右閘的進攻能力有限,但已看得出曼聯在體系運轉上形成了對熱刺的壓制。

熱刺下半場不但沒無改善人數上的問題,球員的積極性也隨體能、比賽局勢走向膠著而下降,「鬥士」Hojbjerg也在比賽當中出現不回防或不壓逼的畫面,Son這樣投入感十足的球員也在第三個入球失誤後放棄了比賽,這對於紐奴而言絕對不是良好的信號,但他也沒有太大可以改變的空間。

圖:Lindelof的壓上讓Son無法支援邊線防守,Wan-Biassaka得到用球空間。

圖:熱刺失球前,曼聯兩名邊中堅Lindelof與Maguire同時壓上,創造人數優勢。

圖:Skipp失誤時,BenDavies都沒有及時起步回防,直到CRonaldo擺脫Skipp後,Hojbjerg再追已經無法挽回。

【結語:花雖堪折亦需折】

曼聯上賽季的體系運轉雖然偶有差錯,導致球隊在關鍵時刻容易失去控制,歐聯小組賽出局、歐霸杯決賽敗陣反映了球隊存在一定的問題。但雙亞軍的成績也同時說明蘇斯克查的執教水平正在成長當中,雖然不夠用,卻至少能夠符合曼聯的需求。CRonaldo的加盟確實影響了曼聯原有的體系,但巨星的加盟並且接連在危難關口把握住Half-Chance轉化成入球,他的價值已經不言而喻,怎樣將原有的體系調整並且「供養」巨星,將其射門入球的能力最大化應是當務之急,昔日的體系固然有可取的地方,但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就該主動作出調整,當機立斷才是穩定局面的最佳方式。

熱刺方面錯過了變賣Kane換來資金完成重組的最佳時機,利維在死守本土化「尊嚴」的同時缺乏對球隊目前狀況的正確判斷,新任總監柏拉迪奇的選人沒法解決熱刺當前的問題,這與投資數目的多寡無關,而是失去了支持紐奴「後發制人」的足夠特點。Gil、Emerson的加盟難言對球隊有實際的提升,Romero雖然彌補了後防速度不足的問題,但關鍵的防守強點依舊沒有到來,Skipp或許是本賽季熱刺最大的「引援」,但對球隊的實際提升可說有限。熱刺沒有曼聯可以在賽季中期大幅轉陣的板凳深度,因此怎樣在球隊發展方向上進行取捨,怎樣在核心球員的定位當中找到前進方向,這樣才是關鍵所在,部分球員雖然棄之可惜,但該折斷的折斷,需要及早處理,有些問題不是主教練是誰的問題,認清了,比投資多少更為重要。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