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英超第十二輪的焦點之戰,分數上並駕齊驅的熱刺與利物浦迎來正面對決,摩連奴在十一月國際賽期後連斬曼城、阿仙奴,並守和士氣正盛的車路士,三場關鍵戰役一球未失,深深印上了摩氏足球的烙印。高普在維拉公園慘敗後,各項賽事十五場只錄得一敗,英超賽場更五勝四和的不敗成績,縱然失去了多名後防大將,但坐鎮主場的氣勢足以成為牌面更高的一方。

【上半場:熱刺絕對下風 利物浦多元手段壓制】

同樣是低位防守,同樣是讓出控球,但熱刺這場比賽相比之前幾次的強強對戰更為吃力。摩連奴為降低利物浦兩翼側擊的銳利,將兩名防守中場Hojbjerg與Sissoko分居禁區兩側,後者更貼近於右中場位置去協防Mane,而居中擔任攻守樞紐的責任,落在阿根廷人LoCelso身上。

這位前畢迪斯中場的跑動能力出色,並且有不畏對抗的強悍心理,適合防守時擔任纏鬥者,在攻守轉換的過程中延緩對手的推進可以發揮出很大的作用。但在低位防守的體系下,LoCelso的盲目上搶很容易會「創造」了身後巨大的空檔,這樣對雙中堅的換防意識和默契會形成很大的考驗。

利物浦的前場球員的個人能力出眾,但真正讓他們前場球員難以防禦的,是各人均身經百戰,能夠迅速判斷場上的形勢來調整打法。這場比賽Firmino減少了深度回撤策應的次數,反而把中場中路的區域留給了Salah、Wijnaldum等人加以利用,熱刺在一段時間內需要同時應付利物浦四至五人在中場中路的配合,利物浦球員在禁區前沿連續得到起腳射門的機會,雖然準繩欠奉,但對熱刺而言是個危險的信號。入球的過程中,Firmino現身策應,Jones引球突進,雖然入球是Salah折射球而來,但利物浦很聰明地通過中路人數的堆疊來完成攻勢。這時候Sissoko被Mane拉到邊線、Aurier也難以企及這個位置,Dier與BenDavies在盯防Salah的過程中缺乏溝通,既沒有貼近對手,也沒有封堵對手後排的攻擊手Wijnaldum。

Wijnaldum自上賽季開始,就承擔起了後排插上的重責,他與Henderson的分工清晰,而且能夠互相融合,他在中場的攻守時機決定了利物浦的進攻節奏,相比Salah與Mane能夠通過背身接球與持球突進,Wijnaldum更擅長抓住對手陣型的空檔來完成機會「創造」,入球的過程中Wijnaldum都處於禁區前沿的位置而完全沒有熱刺球員進行任何的盯防,這是荷蘭人的出色之處,即使這球被Dier成功擋出,Wijnaldum都極有可能成功截取皮球完成二次進攻。

LoCelso不擅於站住防守位置,Wijnaldum則擅長抓住防守空檔,這一點是熱刺上半場一直落於下風的主要原因。

但摩連奴之所以信任LoCelso在中路,看上的是他在守轉攻時引球突進的能力,他的短途爆發力出色,盤球時的動作輕盈,而且能夠在推進後有很出色的傳球穩定性,這一點讓他在利物浦偏慢的中場線中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助攻的一球正是他的突進而成,利物浦的中場缺乏足夠的爆發力來完成轉攻為守,在失去了VanDijk後,高普很刻意地指令防線進行退防,爭取中場回防的時間,這一點正正被摩連奴利用。

【熱刺無球進攻 利物浦漏洞處處】

熱刺在Sissoko移鎮邊路的情況下,熱刺的防守強點只剩下Hojbjerg一人,無球情況下,只能極為被動地等待利物浦的進攻,繼而苦苦化解。下半場摩連奴將Sissoko與LeCelso的職權「模糊化」,二人能夠按比賽的進程而不斷調整站位,這種做法更加靈活地應對了利物浦前場球員不按規則的站位,也大大提升了LoCelso在轉守為攻、壓逼防守時的自由度,讓熱刺的陣型能夠重新「展開」,不致被利物浦壓縮,反擊的機會便隨之而來。

加上摩連奴在下半場增加了前場三叉戟的壓逼力度,更加整體地前提了防守線的站位,強制地令利物浦後防增加短傳的次數和時間,這就「創造」了Son、Kane、Bergwijn三人在無球狀態時不斷「進攻」的時機,Alisson的誤傳、Williams與Henderson之間的路線被切斷,利物浦在下半場開始階段承受的壓力巨大,熱刺實際上非常有機會成為領先的一方。

高普眼見後防的壓力增加,摩連奴並沒有如想像中繼續保持低位防守的做法,他選擇讓三線的縱向距離增加,提升後場的長傳次數,希望以此化解熱刺的前場切割,但這種做法既無法成功將戰火快速燒到熱刺後半場,反而給予了空檔讓熱刺進行快速的突擊。Arnold與Williams之間的空檔屢屢成為熱刺三叉攻擊的缺口,要不是Kane的射門欠準、Bergwijn的射門被門柱所擋,利物浦要取得這三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Bergwijn加盟將近一年,其對於英超賽場強度的適應已有明顯的提升,但真正蛻變成為摩連奴強強戰中值得信賴的一員,其在戰術上的理解能力、後排插上時機的把握力,以至於無球、有球狀態下的對抗、配合能力的整體飛躍更為關鍵。雖然在細節的處理上未臻完美,但至少熱刺轉守為攻的「半棄子」角色,他現在已經頗具個人特色。

摩連奴沒有像曼城、車路士、阿仙奴三場比賽一樣,任由戰火在自己後半場燃燒,反而將戰場改為利物浦的後半場,這種做法不僅顯示出摩連奴對上半場形勢的準確判斷,也明瞭現有的防守球員尚未具備與利物浦前場一較高下的單防條件,雖然做法略為冒險,但至少從過程而言,摩連奴選取戰場的手段成功贏得了不少機會。

【成熟的利物浦 雛型建立的熱刺】

高普在利物浦多年的經營,成為不少主教練要求球迷、高層耐性的最佳例子,德國人率先利用瘋跑戰術催谷戰力,繼而通過接連準確、投資帶來戰力的實際飛躍,由前線的多元化到後場的改造,現在的利物浦已經有極為成熟的體系和打法,縱然在個別位置上有著天然的缺陷,也由於傷病而拖累了體系運作的流暢度,但憑藉大框架的完整性,即使零件略有瑕疵,也不礙利物浦的運作。

摩連奴上任短短一年,既要在元勳普捷天奴的烙印中迎合球迷的需要,同時也要快速將球隊打造成為具備爭標本錢的實力者,他需要的不僅僅是戰術層面對球隊的提升,更需要在球員能力、心理狀態等方面完成突破與飛躍。Aurier近來的持續進步有目共睹,本場比賽11次嘗試攔截10次成功,有效地阻截了利物浦的左路攻勢,雖然也有過控球失誤和被Mane轉身突破的尷尬,但至少比起以往的莽夫特質,現在成為值得信賴的一員。

對Ali的處理一直是摩連奴新賽季的輿論難題,本場比賽,摩連奴讓其接替Son後備上場充當中前場切換的角色,時間雖短,但至少顯示出摩連奴在賽場上對其特點的把握,如果Ali能夠持續進步,並且對於上賽季賦予的「半中場半前鋒」角色有更透徹理解,他在熱刺還有光明的前路,但一切還是取決他自己。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