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林鄭月娥在「反送中運動」最終採取全面鎮壓、全面轉左、歇斯底里的手段,將香港引向不歸路。但平心而論,我也不認為她沒有掙扎過、動搖過。她雖然愛表現自己,「好打得」,但那是精英主義教育之下的作風,完全不是共產黨教導那種鬥爭論。

她本來不是走極左路線的人。

她在政府公務員團隊內部以能幹著稱,熟書,勤力,親力親為,懂得在法律的框架內游走。之前我分享過她處理保育工作的手腕,作為近距離觀察者,我是讚嘆的(有興趣可以爬舊文)。她處理問題的方式可以很大手筆,而且在執行層面也可以很有小聰明,例如任內委任了夏利里拉家族的人作為她的少數族裔顧問,從此有效 sideline 了民間最積極倡議少數族裔權益的融樂會,同時又會安排慈善團體和後者提供合作誘因。姑勿論這是否合乎政治倫理,在舊香港制度內的點子,她有很多。

主權移交後,她平步青雲靠的是口碑,由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到發展局局長,和公民社會、民主派雖然是直接對手,但雙方關係也不差。所以她在曾蔭權任期的最後階段,才會成為當時民望最高的政府官員。當上政務司司長後,她對梁振英的嫡系極左班子邵善波、張志剛等完全無視,私下經常強調這些人不能代表政府,並將邵善波草擬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全部毀掉重煉。

在北京眼中,她和梁振英的關係,有點像陳方安生和董建華的關係,都是以公務員制度自立山頭對著幹、架空中央欽點的特首。極左陣營和她的明爭暗鬥,其實從來沒有停止,包括在2019年的最關鍵時刻,也一樣。如果在泛民和極左派之間二選一,2019年前的林鄭月娥,其實非常清晰。

林鄭月娥當上市長後,做了很多公關動作,去嘗試洗脫「CY2.0」這個名稱,重點就是要推「大和解」,去扭轉之前五年的鬥爭觀。她委任了不少溫和泛民進入政府、各種諮詢委員會,出席民主黨黨慶晚宴並捐出三萬港元,甚至不惜將整個中央政策組關掉,去杜絕邵善波在自己的政府有一官半職。而且她私下對溫和泛民的所有申請,都頗為照顧。這一切,都不應被遺忘。

2019年,在二百萬人示威後,她是打算過撤回《逃犯條例》的,打算過讓步的,打算過對話的,真心哭過的。這些,我基本上都可以confirmed。只是她提供的遠遠未能滿足當時民意,而且重點是,她就算有任何讓步,她的心態依然是不能「輸」,似乎相信讓步過後,一些開明力量會「收貨」,體諒她的角色,那也是一種「勝利」。

然而香港人繼續「唔收貨」。對她而言,這是一種不能接受的失敗,同時也是一種「出賣」。她大概覺得,在可行的範圍內,她已經儘量釋出了「善意」,為甚麼我以前也對你們不薄,現在居然毫不體諒我的處境?難道不知道我也有人質在組織手中?她不能理解這已經是一個結構性的大是大非問題,超越了個人層面的喜惡。似乎最初她真的不認為香港會因此而出現巨變,才以為自己的小修小補可以被接受,然後就得出被出賣的結論。由此至終,完全沒有一個大局觀可言。

結果,她發現再也不能在「這一方」爭取到支持之後,根據讀書規律,自然就只能死心塌地投靠另一方,起碼才可以「贏」。經過一輪思考,似乎這是她最終得出的結論;而且在她的角度,似乎也別無選擇。從此,只能加入「鬥左」行列。

其實,從此她自己已經被徹底奪舍,形同行屍走肉。這樣的下半生,已經是最大的懲罰。

▶️ 《世界與你無關》:真香港人之歌出自林鄭月娥口中,為何難聽過粗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CL4Cora0Fs

Files

Comments

matthew40342

有時都會諗,如果撤回條例時香港人收貨,最後會發生啲咩事。 可能彼此都缺乏咗啲政治智慧...

Zero

睇哂5集,最能概括整個逃犯條例同反送中運動就係「遇然之中有必然性」 從2014 雨傘運動後我就相信情況只會變得更差,問題只係爆發點係邊,就算冇逃犯條例都總會有其他野去徹底將中港矛盾暴露出黎

MW

沒有大台的social movement, 理性和智慧,恐怕沒有存在的空間。

Ken Wong

16年已經小規模爆咗次,如果之後識得下放少少權力就已經好好多,但之後DQ代議士候選人,再揀埋好打得而唔係薯片,就注定得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