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關於「新疆模式」的具體操作,我們曾經談及很多次,也訪問過從新疆流亡的維吾爾人,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重溫。

日前我再訪問了另一位剛出版新作《等待在夜裏被捕》的流亡維吾爾學者Tahir Hamut Izgil,不久會在《大師班》分享。他的訊息非常驚人,透露現在基本上每一個新疆維吾爾人都有DNA、聲音檔案被當局強制登記,一舉一動都在手機程式那裏接駁到政府體系,所有人都會被自動「評分」,例如出過國、信仰伊斯蘭教、懂外語、有海外聯繫之類的,甚至不用具體做過甚麼,都已經是「涉嫌從事恐怖活動」的跡象,就會被扣分;跌破某個分數,就會自動被送入「再教育營」。

Tahir 在訪問最後警告,同樣的制度必然會出現在「新香港」。何況香港面積雖然比澳門大很多,但也依然很小,新疆這塊龐大土地可以做到的,在香港更是輕而易舉。

大家可能說,這些都是「異見人士」,自然有特殊待遇,正如黎智英的案例是特例,不可能應用在絕大多數人。諷刺的事,Tahir 曾經在北京的中央黨校任教,依然難逃這樣被全天候數碼監控的待遇,最後依然要流亡海外,可見這種「社會信任評級」系統,倒真的是非常 mechanical 地「一視同仁」的。

事實上,只要我們想深一層,就會發現這個中國大陸式社會信任評級,早就在「新香港」有實無名的逐步出現。

例如現在要投考「新香港」公務員,要被審查一生人的社交媒體紀錄,這完全是非法行為,卻已經成為既定程序一部份,彷彿理所當然。現在香港入境署長可以拒絕任何人離境,而不需要理由,「不需要理由」其實就是「信任評級低」的說法;以我所聞,近年確有朋友被溫馨提示不能離境,他們沒有被捕、沒有犯法,那憑甚麼不讓離境?其實就是內部評估他們的「社會信任值」已經跌破指標。

當整個體系有了徹底的數目字管理,在中國大陸已經有評分的香港人會直接和香港「互聯互通」,這個基礎上,就可以建立「有新香港特色的社會信任評級體系」,連沒有到過中國大陸的香港人的檔案,也可以逐步「完善」。系統的名字可以不同,但實質上,很可能依然會是「統一身份認證」的一部份。

這樣的政策,如果在2019年出現在舊香港,一定比激起80%港人反彈的《逃犯條例》更令人反感,畢竟就算是深藍中人,也不見得願意被這樣規管。

但到了現在,這樣的政策要公佈,「新香港」官員、豬仔「議員」不會有任何猶豫,反正每日的工作就是要公佈荒謬政策,習慣成自然。至於留下來的人無論多麼不滿,都已經不可能反抗,反正連「敏感民調」都不可以進行,政府就可以宣傳「全民大力支持、民心所向」。而外媒、海外港人雖然會監督批評,但由於「新香港」天天荒謬,也就是外媒已經在天天批評,不在乎多一件還是少一件。那時候,當香港人的衣食住行徹底失去自主性,徹底化為數字和粒子,可能已經沒有人覺得是一回事,不會有一絲漣漪。

這樣的改變,才是終極恐怖。準備好了嗎?

▶️ 新疆研究學者侍建宇:今日新疆、明日香港:普通話取代廣東話、大數據實名監控必然出現(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N3kBm8NU0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