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看見馬英九出山,嘗試負責整合台灣泛藍陣營,但坊間普遍不認為他具有「泛藍共主」的超然地位,更不用說團結全台的能力。

然而回想馬英九2008年當選總統的時候,民望算得上甚高,對決民進黨贏得清脆俐落,而且並非走極端路線。記得支持綠營的前總統李登輝當時也說,馬英九當選這個結果「不算太壞」。曾幾何時,馬英九也嘗試擺向中間、團結各界,例如將李登輝當精神領袖的「深綠」台聯悍將賴幸媛教授吸納,委任她成為陸委會主委,和他目前的「中共代理人」形象相差甚遠。

如果我們進入馬英九的心理狀態,究竟他的「蛻變」為老粉紅出現在甚麼時候?成因為何?

理解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不只是關注他這一個人,同時也可以理解台灣相當一部份人(主要是長者)的心態。

馬英九標誌性強烈親中的里程碑自然是ECFA,讓台灣經濟對中國大陸一邊倒。中國從此對台灣經濟掌握了話語權、影響力、否決權。曾幾何時,台灣各界都爭相到大陸招商引資,甚至連民進黨的高雄市長陳菊也高調訪問大陸「尋根」。但到了中國大陸以「銳實力」勒索台商和台灣藝人,台灣各界都開始覺醒,馬英九有見及此,卻變本加厲地推動兩岸經濟融合,那就突破了一般人的心理底線。

在馬英九任期的最後階段,他的民望居然跌至歷史性的個位數,也就是香港林鄭月娥的水平。在民選政府而言,屬於石破天驚,可以說已經喪失一切執政授權,和多年來的「萬人迷」形象判若兩人。

馬英九落任之前,以現任總統身份到訪對岸、與習近平見面,從此自認為達成了兩岸「新九二共識」,同時也自以為承擔了落實「舊九二共識」的使命。之後,他開始以在野身份,不斷「提醒」台灣各界這條路線,鞭策對象不只是執政民進黨,也包括國民黨內部相對本土化、親美的新生代。他在國民黨內糾合一群老人垂簾聽政多年,這是他為何可以忽然「出山」的最大憑藉:其實,與其說是「出山」,不如說是多年太上皇角色正式「出櫃」,來得更合適。

先排除他有重大個人醜聞被中共掌握的可能性(不是說不可能,中共的確很擅長搜集這類律師的醜聞,但我們不說不能核實的假設),馬英九在任期的最後階段、和落任之後走強烈親中路線,甚至不斷不甘寂寞嘗試set agenda、搞小動作(例如拒絕出席今年蔡英文主持的國慶大會、說出席的人都是「為台獨背書」),明顯是要自己 being relevant。

為甚麼一個落任元首要 being relevant?心理學上,通常都是缺乏安全感所致,擔心一旦變成一介平民,當權時的政敵就會趕來欺負。說到底,就是信不過台灣的民主制度。

(待續)

▶️ 《中國時報》、《旺報》前總編輯黃清龍:《港區國安法》令台灣人徹底看清中共真面目(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6DKdTw-Tfw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