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Patreon importer is back online! Tell your friends ✅

Content

日前這裏談起和情緒有關的觀察,補充一些思考。

記得在美國留學時,有一次,很討厭某一課一位教授的 comment,忍不住寫了一封很長的電郵直接批評。然後又有點後悔。我們學校有一個很完善的 add / drop 制度,但過了某個時限,就需要自己書院的院長同意,稱為「Dean's Excuse」。那位院長淡淡然的說:日後當你有衝動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電郵也好,說話也好,停一停,放下半日,如果半日之後還是決定要做,那才是理性的決定,那就去做吧。

這種精神,我從此奉為圭皋。

我父親是很能控制情緒的人,基本上,近乎沒有發過脾氣。但母親剛好相反,沒有一絲一毫的情緒能夠自我控制,而且退休之後,隨著生活圈子的進一步收窄,越是變本加厲。

父親很久以前就裝作說笑的認真說過,她只有兩個狀態:講嘢、唔講野。前者代表快樂,後者代表不快樂。

但「講嘢」不單是「講嘢」,而是」literally的不停講嘢,因為那是她的快樂泉源所在,不能控制,無論對方聽過多少次也好,有沒有興趣也好,多麼不耐煩也好。至於「唔講嘢」,也不是單純的「唔講嘢」,同時也會通常加映不斷鑽牛角尖的胡思亂想,產生一堆負能量,然後獨自飲泣。

這兩個狀態之外,幾乎沒有中間落墨。結果,幾乎對任何旁人,都不會她在這種表達方式之中,在社交禮儀之外,享受到她的快樂,或感受到她的不快樂。無論她希望表達的是甚麼意思,客觀事實通常都會很容易出現反效果。如果這個「任何旁人」是同樣不習慣控制情緒的人(這類人通常有一個名字叫「媳婦」),相互之間的化學作用,就會更「精采」。

然後我才發現,自己說話、行動、乃至發出任何訊號之前,先易地而處,想想對方是否希望接收、或接收後有甚麼反應,從而再決定是否真的需要用這種方式表達,這種條件反射 ,先「停一停,諗一諗」,我稱之為「同理心」(empathy)的訓練,原來對很多、很多人來說,都是沒有的。不知是他/她們小時候沒有接受這樣的訓練,還是先天缺乏了這一種 nerve (我相信是前者)。

這種病徵一出現,就應該對症下藥,要年輕時學校控制。否則到了年紀漸長,就積非成是,積習難返。除了人比較需要某種社會化的過程,自己修煉昇華一個人的情緒,也可以避免見樹不見林,看得更遠。

▶️ 殯儀社企「一切從簡」創辦人伍桂麟:每天都要面對死人,如何控制情緒、又不致麻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yOodVxbiZI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