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哈瑪斯對以色列平民發動恐怖襲擊之後,以軍針對加沙的攻勢正在逐步升溫,但在國際輿論戰卻接近一敗塗地,反映哈瑪斯繼軍事上成功對高科技的以色列國防策動突襲之後,也在資訊戰的戰場暫時遙遙領先。這樣的結果,對其他幾條國際戰線例如烏克蘭、台海等都有直接啟示,因此我們必須理解造成以色列困境的八大成因:

1. 首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最初提出了不可能達到的戰術目標,說將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哈瑪斯「想也沒有想過的強度」,對其進行無情攻擊。但實際上,哈瑪斯這麼多年來,都是這樣走過來,連創辦人亞辛也是被以色列軍隊「定點清除」,並沒有甚麼可以嚇倒他們。而現在以軍狂轟濫炸,已經規模很大,但以色列人質的家屬自然覺得這不夠強、不夠狠,覺得自己被政府欺騙和拋棄。

2. 真正的問題是以色列的戰略目標,比戰術目標更不清晰。它的戰術已經不可能根除哈瑪斯,我們分析過很多次,哈瑪斯很容易借屍還魂,甚至可能讓勢力擴張到約旦河西岸;就算退一萬步,真的剷除了整個哈瑪斯領導層、夷平他們在加沙的根據地,以色列打算之後怎樣呢?我們也談過,有限選擇不過是自己直接殖民統治加沙,這是以色列人完全不希望的;又或是讓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接管加沙,但就算不談加沙巴勒斯坦人不信服法塔赫這問題,自治政府畢竟是要選舉的,主席阿巴斯已經88歲,只要有選舉,怎能確保哈瑪斯候選人或其proxy不當選?

3. 最邏輯上唯一合理的結構性解決方案,就是重啟「兩國論」的談判。偏偏內塔尼亞胡和他的極端盟友非常抗拒「兩國論」,這些年來做的一切就是製造既定現實,不斷在西岸拓展猶太殖民區,這令所有人包括以色列人在內,哪怕在純粹理論上,都看不到和平的曙光。反而伊朗在背後的黎巴嫩親伊朗政客這時候,卻忽然提起「兩國論」,姿態比以色列更溫和理性,進一步凸顯內塔尼亞胡的尷尬地位。

4. 本來哈瑪斯殺掉過千以色列人、又俘虜人質,理應受到國際主流社會譴責。但哈瑪斯自此就顯得很「克制」,並沒有殺害人質,反而以人道理由釋放了個別人質,同時宣傳以軍的空襲殘害平民。現在加沙巴勒斯坦的平民死傷數字已經很高,各方有不同估計,由數千至上萬不等,總之已經遠遠多於被殺的以色列人,血淋淋的圖片隨處可見,而以軍的主力依然未出動。以色列最初爭取國際支持時,集中強調自己的受害人數,現在這方面已經大大被對方超前。如果這就是哈瑪斯的策略,不能否認是「成功」的。

5. 最尷尬的是,最初對以色列提供無條件支持的美國總統拜登,也開始改變了態度。因為美國國內的反戰聲音越來越強,外交官也擔心伊斯蘭國家對以色列的行為出現大反彈,一方面力勸內塔尼亞胡要「適可而止」,另一方面也要求拜登保持距離,以免以色列製造了不能挽回的公關災難時「跟車太貼」,影響自己的選情。

6. 連美國也這樣,反戰、左翼聲音更強大的歐洲各國更不待言,第三世界國家民情則普遍同情巴勒斯坦,伊斯蘭國家包括相對溫和而不在中東核心的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尼等,也都出現大規模支持巴勒斯坦示威。背後無論有沒有中俄這類「新軸心國」的宣傳機器協作,都反映了以色列的輿論攻勢盟友不多的事實。

7. 內塔尼亞胡的戰時內閣並未能平息國內的政潮,他今年的「完善司法制度」爭議,依然令以色列人對他普遍不信任。邱吉爾的戰時內閣會禮遇主和派的張伯倫、又招攬所有反對黨領袖入閣,但內塔尼亞胡的戰時內閣並未有照顧所有派系,也未有解除極右盟友在現政府的角色,令主張「兩國論」的政黨無時無刻都在提醒選民,「打完仗就要立刻趕內塔尼亞胡下台」。

8. 軍方領袖和內塔尼亞胡的利益也不見得一致,好些可能根本不認同他的施政路線,後備軍人早前也積極響應「反完善司法」示威。現在以軍攻勢停滯,外媒說法之一就是出現了領導層的分歧,細節我們雖然無從得知,但肯定不會對以軍士氣有正面影響。對內塔尼亞胡而言,如果不能大獲全勝,一下台就隨時被審判,除了本來就有的貪污弄權等罪名,現在還多了情報失誤、未能捍衛國家安全的失職。以色列前總理奧爾默特下台後,正是因為類似罪名坐了幾年監,內塔尼亞胡不可能不擔心同一下場。

在這些前提下,以色列未來的戰況無論是戰場上、還是外交上,都很難令人樂觀。最理性的選擇是內塔尼亞胡辭職,把領導權移交到可以團結全國、團結國際民主陣營的領袖,像前總統佩雷斯那一類,可惜他又已經病逝;內塔尼亞胡作為政治生物,也不似有這樣的胸襟和犧牲精神。哈瑪斯策動襲擊時,不可能面面俱圓地計算好所有一切,現在so far的成果,相信已經遠超其預期了。

▶️ 破局關鍵:實力遠比哈瑪斯強大的黎巴嫩真主黨,會出兵參戰圍攻以色列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BlbcKn4kI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