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從前很少這樣想,但近來大概是年紀大了,想到下一代開始長大、而又其實依然只有幾歲,如果不能時刻見面,是否「唔係咁好」?

有這樣的想法,一來固然是人生進入了不同階段,二來也是作為一個「業餘心理學愛好者」,很認同童年陰影對一生人的影響可以很巨大。

記得有一套紀錄片,請來一位心理學教授,去分析兩位非常有個人風格、但也非常具爭議性的天皇巨星:一人是Queen 的 Freddie Mercury,另一人是 Michael Jackson。

由於他們的外在形象太鮮明、故事太 eye-catching,Freddie Mercury 舞台上的狂野、公開出櫃的超前裝束、縱慾生活和愛滋病逝的結局,與及 Michael Jackson 的漂白整容、孌童醜聞、大量怪異行為、還有縱藥猝死,都是一般人聯想到他們的一切。但其實這一切都只是表象,根據心理學角度,很多根源、root cause,可能都是童年陰影。

Freddie Mercury 的家庭來自一個非常保守的古老宗教祆教,父母虔誠而刻板,令他成為巨星之後,都經常因為擔心影響父母而要遷就(例如不敢公開承認患上愛滋病)。這個印度裔家庭卻在他八歲那年,送了他到印度讀寄宿學校,由於他們一家住在非洲的桑給巴爾島(Zanzibar),兩地的距離,令 Freddie Mercury 從此就沒有了家庭生活。而且在他的青少年時期,桑給巴爾這個英國保護國爆發左派革命,王室被推翻,然後被坦桑尼亞兼併,其實就是亡國,於是他一家逃到英國避難。這些壓抑,令天生內向的他性格分裂,一方面在家越來越不安,另一方面又可以在舞台上找到安全感,於是創造出舞台上完全相反的 Freddie Mercury 出來,彷彿那完全是另一個人。他曾經翻唱老牌黑人樂隊 The Platters 的名作《The Great Pretender》,那是他的夫子自道。

Michael Jackson 雖然有一個大家庭,但童年生活比 Freddie Mercury 更坎坷,因為父親要靠他登台當搖錢樹,同時又以各種體罰「管理」這隊家族樂隊,令他從小到大就失去真正的家庭感情,對父親只有恐懼,沒有愛。這種童年「訓練」,除了令一個人的價值觀扭曲,也令他長大後產生嚴重的社會化危機,一方面將 public attention 和個人安全感等同,因為在他眼中,家庭會否賦予小MJ 安全感,完全與他的利用價值、表演反應掛鉤。二來他從沒有機會在童年像一個正常孩子般玩樂、社交,所以他長大後很希望回到童年,像小時候那樣,和兄弟姊妹一起睡在同一張床上看卡通(無論有沒有其他進一步行為都好),而他越富有,創造出來的自家童話世界越是脫離現實,沒有多少人相信他的「兒童樂園」只是看卡通玩公仔,但有相當可能其實那真的是事實。

這又令人想到香港年前的《梅艷芳》電影,入面由她的童年生活談起,可惜因為梅媽媽眾所週知的作風,還有「遺產KOL」梅啟明在這個世界的存在,這個角度始終未能被詳細推演。後來認識了導演本人,自然完全明白他受到的種種制肘,電影能夠以這面目面世,已經很不容易。其實梅艷芳也好,昔日香港最當紅的童星馮寶寶也好,明顯都有家庭缺憾,起碼未能在家庭得到傳統家庭應有的感覺,於是舞台是一個發洩,私生活的選擇是另一個補償。又像很多香港的上一代藝人前輩,都經歷了1949年活日後大逃港的走難過程,這對他/她們日後的人生態度,都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是我們的社會沒有習慣以心理學、個人大歷史解讀一切而已。

如果有一日,可以坦誠面對一切的回憶自己,自然也會有這樣或那樣童年影響日後的故事。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避免下一代帶來更多無奈,始終是我們的責任。

▶️ 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Spike Lee 政治心理學入門(一):藍絲、黃絲各自的心理學源頭在哪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vbyRPxGrWU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