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深度評 🇮🇳】印度打算改國名「婆羅多」,所為何事? (Patreon)
Content
在G20峰會,今年的東道主印度在官方晚宴上,以「President of Bharata」、「Prime Minister of Bharata」自我介紹,也就是以「婆羅多」取代「印度」為正式國名,引起熱議。如果真有其事,認真「正名」下去,又會有甚麼影響?
其實印度憲法第一條就規定,「India」和「Bharata」可以交叉使用,而在印度的郵票,一直都是同步印上英文「India」和印地語「भारत」(即婆羅多)。
「婆羅多」源自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屬於印度民族主義者喜愛的名字;「印度」則被認為在古希臘遠征時首先使用,源自西方視角冠名的「印度河」,因而被印度民族主義者認為是「殖民主義象徵」。現任總理莫迪的印度人民黨提倡印度教至上的民族主義,一直主張印度「正名」婆羅多、從而完成「去殖」,去鞏固國內支持。
其實不少國家都有類似的兩個名字,自稱是一個名,英文名則被稱為另一個名。例如日本的郵票都是自稱「Nippon」,而不是「Japan」;德國自稱「Deutschland」,而不是「Germany」。泰國首都曼谷更不是 Bangkok,泰國人對它的簡稱是Krung Thep Maha Nakhon,全名是世紀紀錄長度的「กรุ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 อมรรัตนโกสินทร์ มหินทรายุธยา มหาดิลกภพ นพรัตนราชธานีบูรีรมย์ อุดมราชนิเวศน์มหาสถาน อมรพิมานอวตารสถิต สักกะทัตติยวิษณุกรรมประสิทธิ์」。
在國際社會採取約定俗成的名字,而自己使用民族名,本來並不罕見。嚴格而言,「Japan」、「China」、乃至「Turkey」等,都可以說是「殖民主義名字」。而中國也確有小粉紅主張要廢除「China」,改為統一採用「Zhongguo」。
但這類改名的效果,隨時可以是反效。
對印度而言,如果從此真的不再稱為「India」,只用「Bharata」,首先就會進一步激化內部矛盾。「婆羅多」源自印度教傳說,對印度教徒而言順理成章;但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境內依然有大約14%人口是穆斯林,總人數達1.7億,換了在任何其他國家,都已經是主要族群,此外還有錫克教徒、基督徒等。
雖然印度教徒佔全國人口的80%,但是否應該進一步強化印度教色彩,就算在印度教徒當中,也充滿爭議。印度憲法強調是自己世俗國家,近年莫迪挑起的民粹主義,已經令這個傳統岌岌可危,假如進一步改國號,內部只會更撕裂。
至於「India」這個名字,基本上是地理名詞,源自河流,本來爭議不大。假如印度 / 婆羅多真的放棄,宿敵巴基斯坦卻有網民提出不如乾脆改名做「India」,因為巴基斯坦國土大部份都流經印度河,「正名」也「不無道理」。
須知巴基斯坦(Pakistan)的現有國名有兩個來源,一是五大省 Panjab、Afghania、Kashmir、Sindh、Baluchistan 拼在一起,另一是「Paks」(普什圖語和波斯語「純潔者」之意)的土地(「-stan」指某某人的土地,例如「Kazakhstan」就是「哈薩克人的土地」)。但以「India」命名,卻還可以爭取印度河流域更多土地,比起「Pakistan」更有「可塑性」。
如果莫迪一如中國民族主義者的手法,最理想自然是不斷製造議題,而又讓議題永續下去,反而比一步到位正名、然後「玩爛」,來得高章。
▶️ 大師班導讀:資深印度記者、《殺死民主:印度通往獨裁之路》作者 Debasish Roy Chowdhu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SBAYzYmx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