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自從袁弓夷提出「香港議會」的概念,他在過去一年多,找過很多人談。在我認識的、來自前香港政圈的海外朋友當中,普遍不太支持這個構想,乃至有點「樂觀其敗」;一般海外港人的反應,目前似是無可無不可;當然袁弓夷的支持者們,就非常熱心地去推動計劃;至於牆內香港人,除了和容海恩有關的花生,「香港議會」明顯不是一個他們感興趣、或敢討論的話題。

現象背後可以有很多原因,綜合如下:

在理念層面,反對者可以合理懷疑這樣一個「議會」就算成功成立,也不可以做到多少。不知道它的具體功能如何:似乎不可能是負責「立法」「管理」海外港人社區(西藏議會對達蘭薩拉藏區的管治反而有say);不可能影響牆內香港現狀;如果說是「代表香港人」向國際社會表達各種立場,亦不知道有多少人、幾多國際政府會take it seriously。「香港議會」官方表示,職能似乎是要草擬「香港光復後的憲法」,過程中相信也會對大小事務表態。不少反對者擔心這容易變得純粹務虛,反而會影響海外港人形象,乃至加深牆內牆外對立。這些憂慮,並非無的放矢。

在功能層面,目前牆內外港人的最大公因素,就是「光復香港」,但這種目標不可能是這樣一個議會、或任何組織、甚或任何外國政府可以獨自達成的。此外,牆內港人、不同地方的海外港人,就有很不一樣的訴求和關注。而功能上的需求,例如承傳香港文化,或福利社會形式的互助,或協助儘快融入各地社會,每個地方都已經出現了不少組織。除非出現一個擁有無限資源的「大台」,可以「派錢」,否則它們也沒有無緣無故受制於人的需要和意欲。

在操作層面,當整個投票機制都主要不能依靠實體,而純粹要由網上進行,除了方法論、操作方式重要,組織、搞手的公信力更是非常重要(正是因為中共在「新香港」的管治失去了公信力,就算有全套機制,一般香港人才不再覺得投票有意義)。畢竟網上投票要造假相對容易,驗證又涉及個人隱私,隱私一旦洩露、又涉及《港區國安法》宇宙恐嚇的安全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環環相扣,有些問題要解決甚至會互相衝突,如果說,目前未能看到能令認真研究有關問題的大多數朋友,有一個相對可以安心的答案,這說法似乎並非不符合此刻公眾暫時所知的事實。

在組織層面,香港沒有達賴喇嘛,也沒有太多一呼百應的領袖。「去大台化」之後,小山頭很多,但若說要「統合」,既沒有這樣的訴求,也沒有這樣的條件。如果組織者不具備各個山頭都接受的能力(須知這些山頭又會各自聯繫到各自的海外友好團體、政府部門),公信力難免大打折扣,只能直接訴諸「群眾」。但正如中共每日都聲稱「代表」「全體人民」,「群眾」可以是充滿爭議的概念。於是,這個構想的籌委會的先天結構,就有難以調和的局限。

當然,在「香港議會」搞手眼中,反對者的最大不能說出口的動機,就是私心:他們相信,那些有名有姓的前香港政圈人物、海外港人領袖、所謂KOL,已經有了自己和不同政府的聯繫,自己的支持者,自己的agenda,不希望參與到這個構想當中,以免自己的既得利益被挑戰。而假如他們的mandate來自昔日香港的選票、而未來「新香港」又再也出不了有公信力的民選領袖,過去這一批,可能就會像昔日台灣的「萬年國代」,可以永續一段長時間,更不希望有人「另起爐灶」。

這一套說法,基本上就是特朗普在美國選舉期間,以「非精英」挑戰「傳統精英既得利益者」的一套劇本。某程度上,這觀察也不可以說沒有客觀事實基礎;但任何訴諸個人的演繹,無論正反,都很容易以偏概全、情緒主導。挑起更多人的情緒之後,大局就必然陷入對立和分裂,就像美國、台灣的現狀。

那無論你是否支持「香港議會」這個構想,沙盤推演,發展下去,會發生什麼事?

(待續)

▶️ 袁弓夷:做過政協 認清中共 覺醒未來:三年後,一定可以香港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72T54AKJ4Q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