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20. 在「新香港」,秉承一國不能「妄議大政」的官方指示,任何對政府施政的批評、監督,都會隨時「違反國安法」,什麼都訴諸動機論,變成「煽動意圖」,一切預算亦不再透明,官員可以為所欲為,充份反映有權用盡的「高效」。

相反新加坡雖然奉行威權政治,但一切始終以事實為基礎,若批評政府有事實為根據、則屬於言論自由範圍之內,此所以反對黨在選舉可以對執政黨的一切都提出反對意見而全身而退,同時也恆常獲得四成民意,以致令政府施政居然受到制約,未能充份享受權力,非常掃興。

19. 「新香港」失去一切制衡之後,「完善議會」淪為橡皮圖章,批判性媒體變成「非法」組織,有公信力的民調也不再存在,再沒有任何理會民意的需要,官員和市民之間的鴻溝巨大,可以專心根據太上皇指示,作為工作唯一KPI,不用縱容「刁民」。

那邊廂,新加坡包括總理在內的全體內閣官員首先都是民選國會議員,而所有議員都要每週會見選民一晚,稱為「Meet-the-People Sessions」,就算是李顯龍本人在自己的選區亦如是。這類機制確保官員也好、議員也好,都要習慣每天直接回應民意、不會離地,不會依賴保鑣保護來「體察民情」,在「新香港」角度,自然是「浪費時間」,毫無高高在上的「尊嚴」。

18. 「新香港」領導人沒有任何條件、任何門檻,無需大學學位、財經知識、國際視野、群眾魅力、人際關係、演說技巧、一技之長、合作團隊、獨立思考、管理經驗,大破一切精英主義枷鎖,只需要獲得北京欽點,就能「勝任」。這樣「選」出來的人,卻依然敢以領導人自居,招搖過市,這種自信,可謂國際級,足以成為所有人「向上流動」的榜樣。

相反要成為新加坡領袖,必須經歷民意洗禮,參與選舉,而人民行動黨採取「賢人主義」,培養領袖時會讓他們擔任不同崗位,同時兼顧財經、軍事、民生、外交諸般知識和經驗。在這樣的體制下,能夠上位的人不一定是最好的人才、但起碼必然是中庸之上的精英,不會像「新香港」那樣有沐猴而冠的創舉,反映新加坡的因循守舊、不思「進取」。

17. 「新香港」的強積金計劃(MPF)強制全民在退休之前,完全不能提取自己的儲蓄,而且行政費極高,只便宜了保險公司,而毫無實際用途,到了退休後拿回的存款甚至難敵通脹。近年更連離港人士也未能提取自己的強積金,庫房被「一國」掏空後,退休人士的強積金又可能變成年金,這一切都有利政權「共同富裕」,充份反映社會主義價值觀。

相反新加坡的公積金(CPF)雖然概念類近,卻可以容許被提取來置業,亦可用作醫療用途,是貨真價實的用之於民,令新加坡國內鮮有房屋問題、醫療問題,這樣一來,卻對政府庫房毫無好處,失去一小撮人上下其手的最大黑洞,對權貴未免太不公平。

(待續)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破格接見「新香港」市長李家超,究竟可以用邊種語言溝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GV0LHL6udM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