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連日做了好幾個加拿大香港救生艇 Stream B 放寬資格後的對談、對話、網聚,越是深入探討,越能發現這個計劃與BNO5+1相比,有很微妙的不同切入點。當我們離開「香港人本位」,從英國、加拿大本位思考,就會發現另一個世界。但當這些政策回到「香港人本位」,自然又會衍生對不同人的相對利弊。那兩者究竟有何差異?各自有何comparative advantage?

簡單而言,英國BNO5+1的首要目的是經濟資源,加拿大救生艇的首要目的是人力資源。

對英國而言,此刻對新移民的最大需求,在於解決「脫歐」後的國內經濟危機。BNO5+1 需要居住在英國起碼 5+1 年,必然會帶動消費、帶入資本。英國只要求移民要證明經濟能力可以照顧自己,而不需要他們必須有工作,所以很多中產到了英國,根本沒有打算搵工。不少擁有BNO的港人,都是上了年紀的退休人士,英國同樣來者不拒。

加拿大則開宗明義,要充實人口,讓國家成為多元文化橋頭堡,開發新興地區(不要忘記加拿大是面積比中國還大的國家),所以救生艇的重點,就是一定要港人移民在加拿大工作。和英國對退休人士來者不拒相反,退休人士就算符合學歷要求到加拿大,也一定要工作;除非自己捐錢給友好公司聘請自己再交稅,否則也不一定能夠找到。但年輕人就算沒有大專資歷,不符合Stream A / B 的救生艇要求,其實30歲以下,也可以用 working holiday名義進入加拿大,只要找到工作,一樣可以入籍。

英國的BNO5+1強調英國人的歷史責任,所以怎樣開放,也不會開放給和BNO毫無淵源的1997後香港新移民。但加拿大救生艇既然以「搶人才」為主,承認BNO和香港特區護照,對沒有BNO聯繫的香港新移民(不要忘記羅冠聰、梁天琦都是新移民)而言,到加拿大方便得多,自然會放棄千方百計尋找英國淵源去申請 5+1。

不過有趣的是,加拿大雖然需要人力資源,但通過救生艇移民入籍的總年期,卻大幅度低於英國的BNO5+1。加拿大要求是一年工作,就可以得到PR,然後入籍前要在加拿大住滿3年,得到PR前的日子可以計算50%,也就是最快3年半就可以入籍。英國就需要5年成為PR、再加一年入籍,也就是最快需要6年。

其中一個差異的解釋是稅務:在加拿大,成為PR之後,全球徵稅、包括家人的全球徵稅,都很難迴避。但英國有一個選項「remittence」,在若干年內,如果不是匯入英國、或在英國產生的收入,可以不用交英國稅。換句話說,加拿大政府有信心得到PR、入籍之後的香港新移民,會發現回流香港賺錢的誘因其實有限。

由於英國的BNO5+1 有「remittence」選項,對有資產的香港退休人士而言,他們不在英國進行的海外投資、股票收入、物業收入等,一段時期內都不用交英國稅,這對他們繼續創造被動收入,有很大誘因。但不少香港中產、長者到了英國最不適應的,卻是不能請菲傭,偏偏這在加拿大可以解決。因為在加拿大請菲傭等同一般外勞程序,本身是沒有限制的,所以對要照顧長者的移民而言,這是加拿大的一個優勢。

其實離開了香港,正如我們多次談及,應該離開的不只是這個政權,還應該離開一種非常rigid 的港式 mentality:一定要向上爬,一定要用盡每一刻賺錢,一定要有卡片上的 inflated titles,諸如此類。在這個年頭,如果還被這些東西綑綁一生,就真的乾脆不要走了。

▶️ 加拿大極大幅度放寬「香港救生艇」移民門檻「搶人才」,加拿大家和總幹事Dr Anna Wong:沒有想過加拿大政府會這樣慷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0EHgge7mjQ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