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談及北馬其頓的首都大白象重建計劃「斯科普里2014」,官方目的是賦予北馬其頓人歷史自豪感,希望將古代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和現在這個橫空出世的新國家北馬其頓連接起來。

儘管除了這個政黨自己的官方歷史學家,幾乎沒有嚴肅學者能夠考據兩者有任何關聯。

在這樣的用心下,首都新樹立的幾十尊巨型雕像,基本上包括了各國歷史的風雲人物,東併西湊、九唔搭八,卻以「北馬其頓先烈」身份出現在廣場上。除了亞歷山大大帝被不斷抽水,連東羅馬帝國歷史上最有功業的查士丁尼大帝,也成了「北馬其頓人」,原因是他剛好在斯科普里出生,但他其實是與今日羅馬尼亞接近的色雷斯人。以羅馬帝國傳人自居的意大利遊客看見都會問:為什麼這位大帝又會在這裏出現?

至於對亞歷山大大帝被北馬其頓騎劫,希臘人更是怒不可遏,決心要逼北馬其頓改為現在的國名。

這些都只是北馬其頓重構歷史的冰山一角。

在「斯科普里2014」計劃當中,其中一個重點是一座貌似古希臘式宏偉的巨型歷史博物館,非常詳細的介紹北馬其頓「歷代祖先」。這座博物館我也曾參觀過,單論成本和策展,都是不惜工本,也比其他大白象建築更值回票價,但入面的內容都有極大爭議。逐漸「口碑」傳了開來,各國遊客都只是以獵奇心態入內參觀。

本來任何國家都可以重構自己的歷史,也都在不同程度地重構自己的歷史,就像北韓聲稱自己來自世界第五大古文明「大同江文明」,大家都是一笑置之。

問題是北馬其頓那12年的執政黨,除了以民粹主義拉票和管治,還有很多 side business,甚至疑似將這個計劃當作發大財的商機。這一堆新建築、雕像等,總開支據說超過10億美元,對這個歐洲窮國而言已經是天價,中間有多少被中飽私囊,參考中國國情,可想而知。

而究竟中間有多少被落格,最公道的方式,就是看材料。

這個民族主義政黨選舉落敗之後,親西方的政黨上台執政,忙著「撥亂反正」。本來打算將這些建築全部拆毀,但畢竟這又要浪費另一大筆錢,折衷之下,現在最新消息是決定將這些前朝創造出來的雕塑儘量保存,但要改名、改背景,變成「歌頌北馬其頓人民和希臘人民的歷史友誼」;那個亞歷山大大帝機場,也被改回原名「斯科普里機場」。

這時候,真正的反高潮來了:新政府派人視察這些前朝耗費鉅資興建的宏偉建築和雕塑,發現才不過幾年,居然已經差不多可以報廢。例如新建古典歌劇院的上蓋嚴重漏水,要用膠桶承接;大橋裝飾紛紛剝落,雕塑又充滿裂痕,日曬雨淋之下暴露出來的建築原料都是非常劣質,有些甚至是發泡膠和紙板、再外噴顏料就完事,比電影佈景更兒戲。這樣的工程耗費10億美元,虧空的比例可能高達九成。那個政黨如果真心想弘揚本國人民自豪感,如此兒戲,只會適得其反。

這種大白象如果都是豆腐渣,還有嚴重的安全風險問題要考慮。1963年,北馬其頓首都被強烈地震夷為平地,如果地震再來一次,有了這批「新豆腐渣」工程,丟架事小,其他後果更不堪設想。

由於北馬其頓民族主義政黨要和希臘、保加利亞爭奪歷史話語權,在保加利亞,和當地人的ice-breaking,沒有比「北馬其頓黃金首都」這個題目更合適的事。

▶️ 二十四史都是大外宣,「新香港」瘋狂改寫歷史又如何抵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oWuh4Da_M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