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一如所料,台灣的 #MeToo 風暴波及越來越多的名人,不少人被翻出十多二十年前的舊帳。例如吳怡農的父親吳乃德博士,被一名十三年前的義工投訴,指在用餐回程期間,被吳乃德拿起左手貼在臉頰親吻,並說這是西方禮儀。吳乃德因此宣佈退出公共事務。

幾年前,吳怡農還沒有參選之時,我和他父子食過一餐飯。沒有想過擊垮他們的,居然是這件事。

其實這類政治正確風潮,無論主題是兩性關係、性取向平權、種族歧視、還是歷史修正主義,從來問題都不在於理念本身,而是假如以今日標準一刀切看待往事,可以非常遠離現實。

這又以西方各國校園推倒歷史人物紀念像,最為典型。根據今日的政治正確觀,歷史上恐怕沒有多少偉人、英雄是政治正確的,例如華盛頓是大奴隸主,邱吉爾是無可救藥的種族主義者之類。如果因此否定這些人物,這才真的是「歷史虛無主義」,就像共產黨的史觀把「封建社會」的一切輕鬆否定。

這自然不是說類似吳乃德教授的上述行為沒有爭議,而且也絕對可以討論。但在一段長時間,男女、男男、女女以這類肢體動作和語言互相表示好感,基本上屬於社會常態,箇中的灰色地帶甚多。

就像曾幾何時,老師和家長體罰孩子,屬於社會常態一樣。不能排除有子女、學生因此留下終生陰影,但假如要將數十年前曾經體罰的老師、家長全部拿出來批鬥,那會嚴重背離 context。

同一道理,以今日標準,「言語暴力」的門檻很低,用這條線去審視二十年前的上司、老師、家長,更可能人人都起碼要道歉。

另一個重點是合乎比例的後果。假如上述行為在某一時刻屬於社會常態,到了今天有人發聲、要求的是私下道歉,這是合乎比例的。但如果發聲的唯一目的,卻是要對方承擔身敗名裂的下場,那就是另一回事。

至於社會怎樣研判後果,也是很複雜的問題。以吳乃德博士為例,他是研究國民黨威權政治的權威,在台灣的「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一家都充滿戰鬥力、理念與正能量。現在卻因為十三年前的一個手吻而退出江湖,實在看不見兩者的關聯。

這就像有心人要刻意找出澤連斯基演員時代的種種爭議,甚至找個俄裔女演員/男演員來抹黑他這樣那樣,也許並不困難;但就算這在俄羅斯成為「平權新聞」,是否就要他立刻從烏克蘭總統崗位辭職?

理念、道德、common sense 和實際情況,從來需要中間落墨。否則鐘擺到了極端,物極則必反,堪憂。

▶️ 陳文成基金會董事長楊黃美幸大使:台灣轉型正義還未完成(下,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2OUWYh20RQ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