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台灣深藍陣營在大選前散播「疑美論」,雖然明顯是純政治操作,但綠營私下也說其實很難回應,因為要找到美國「一定會幫忙」的論據,確實不容易。實際情況是一旦開戰,美國屆時會做甚麼,藍、綠、乃至拜登本人,此刻都不知道,也只能憑各自的資訊和主觀意願推敲。

連知情人士也是這樣,民眾自己用自己的方式推想,也是合情合理。

不少台灣朋友甚至覺得,香港的下場,也令疑美論在台灣更有市場,這卻是我們始料不及的。

對美國而言,香港的自由港地位理應十分重要,如果真的要儘量避免《港區國安法》出現,理應有充份時間,幕後向北京傳達各種強硬訊息,但除了特朗普說「成功爭取」武警沒有來香港鎮壓,就沒有其他可見的行動。

香港人民堅持了大半年,用盡一切方法,不能說不夠堅定,屆時台灣人民要比這更堅定,也很不容易。但到頭來,美國做到的始終非常有限,當然不是要出兵,但就連有效的deterrance也沒有做到,制裁是象徵性、而不是實質性,這也是事實。原因之一,除了能力、決心問題,也包括一個客觀現實:對華爾街精英而言,其實並不覺得香港淪陷是一個大問題。

然則同一批人,現在也在主張棄台,又怎能讓台灣人民安心?

雖然美國政府近年算是不時表達了對台灣的支持,但一直都還是模糊不清,始終不願意放棄「政策模糊」。本來政策模糊的目的,就是避免作出了「一定」協防台灣的承諾,台灣政府就乘機宣佈台獨。但現在無論誰當台灣總統,明顯都不會在美國不同意下冒這樣的風險,美國的承諾也可以把這類例子排除在外,為甚麼還不能確定?

歸根究底,還是要看當時的民意,而沒有一個美國總統會做違反民意的事。至於拜登不時說協防台灣、然後就由白宮澄清說回官方立場,這樣做無論是故意試水溫、還是真的老人癡呆習慣性失言,在兩岸政府和人民眼中,看到的只有軟弱和indecisive。

結果,就出現了目前一個很奇怪、也很尷尬的情況:台灣藍營會說,大家看看這裏的香港人吧,他們都是美國的condom,可見美國不可信;雖然香港人經過2019一役,普遍不大信任台灣藍營,曾經很支持蔡英文,但說到民進黨政府的移民政策,卻又普遍怨氣甚多;結果藍營中人說一旦當選,對香港人絕對利多於弊,又很難說是錯;但若要香港人表態撐國民黨,不少人就會覺得「那何不乾脆回香港」。

這樣的循環,週而復始,看不到終點。

這是一次關鍵的選舉,而民主選舉充滿泥濘正常不過。如何表述自己的意見立場,而避免被操作,這是大家需要學習的切身之事。

▶️ 民進黨智囊洪耀南:台灣人接納移民,需要一個過程(下,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34hyR3FQE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