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本來只是隨便看看,沒有想過會看完40集《天下長河》(當然部份是跳躍式)。因為看到中段,就會發現這劇其實根本不是歷史劇、清宮劇,原來是借古諷今的擦邊球,而且還擦得很招搖,不斷出現令人會心微笑的劇情。如果認真考究真實清朝歷史,就會捉錯用神。

這種擦邊球在「新香港」反而可能「違反國安法」,何其諷刺。

《天下長河》表面上的題材是清朝治理黃河大水,表面上的主角是治理黃河的大功臣靳輔、陳潢,其實真正的主角、人物刻劃得最刻意的,卻是康熙大帝。

之前我們談過,在一般歷史學術書、教科書、通俗小說、專業評論等,甚至包括中共的官方評價,康熙都被看成是古今中外最偉大、政績最好、而且相對最仁慈的皇帝之一,就算和路易十四、彼得大帝、伊莉莎白一世等相比,也毫不失禮。印象中,看過有關康熙的形象最「黑化」的藝術創作,大概就是這部《天下長河》。另一個想到的例子是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七劍下天山》,講述康熙殘忍奸詐、謀殺親父,但那是特殊環境下的民族主義大外宣,屬於「交功課」之作,並沒有刻意影射。

《天下長河》,卻是另一回事。

康熙在位61年,這是中國歷朝歷代帝王的歷史紀錄。他任內自然精通帝王學,懂得怎樣收買人心、樹立權威、宣揚政績、搞平衡馭下之類,也自然不是一個「民主派」、「自由派」。但康熙大帝基本上不好殺戮,也相對喜歡和稀泥、崇尚君臣同樂,會搞舊臣reunion之類,有幽默感,頗有人味,對舊臣亦頗為念舊,凡事都留有幾分餘地。金庸筆下《鹿鼎記》那個韋小寶的總角之交康熙帝,性格刻劃反而比較接近史實。

例如在《天下長河》被鳥盡弓藏抄家的前度寵臣明珠,在正史被康熙警告之後雖然失寵,卻很快就官復原職,維持了一品大臣的體面,死時依然得到康熙派王子弔唁的哀榮。又像在《天下長河》最終被康熙裁掉、連番恐嚇的漢人書生高士奇,歷史上卻終生得到康熙信任,有不少康熙溫勉有加的墨寶傳世,二人似《鹿鼎記》的康熙、韋小寶那樣的朋友,多於君臣。就是靳輔等治理黃河功臣一度被歷史上的康熙罷免,卻也沒有動不動就要生要死的戲劇性,最終他被彈劾、又被官復原職,在封建官場,其實是頗為常見的升升降降現象。

真正的康熙中後期反而是過渡縱容臣下,相信無為而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才需要接班人雍正的「強政勵治」。對比下,才令雍正被史家普遍看作刻薄寡恩。

《天下長河》的康熙大帝,卻將雍正皇帝最刻薄、最陰險、最病態、最無人性的一面,完全都搬到康熙身上,經常以個人隱私、黑歷史勒索大臣,令劇集的康熙逐漸成為一個玩弄權術、對誰都不信任、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天天有被害妄想症、心理逐漸變態、以白色恐怖駕馭群臣、最終彷彿被邪惡黑暗力量吞噬的黑魔王。

有趣的是,劇集講述他剛上台時,依然不失赤子之心,能夠和臣下打成一片,又可以聽不同意見。朝臣公然直諫之後,就算他心裏不痛快,顧忌其他勢力也好,自己勢力未穩要假意籠絡也好,還要下旨嘉獎。那時候的臣子派系,也不是全然為了互相制衡,而是確實容納了不同意見的存在。

說到這裡,如果還不夠清晰,接下來的情節,就已經「畫公仔畫出腸」。

(待續)

▶️ 葛劍雄教授和「歷史虛無主義」:讀歷史會違反國安法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cllP7wDxY0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