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Patreon importer is back online! Tell your friends ✅

Content

自從二十多年前的《雍正皇朝》、《走向共和》之後,就沒有看過幾十集的中國大陸清宮劇,因為弦外之音越來越少,大外宣味道越來越濃。不過Netflix正在熱播的《天下長河》,卻令人意外地看出不少味道。

在拍攝手法而言,《天下長河》其實沙石很多,有不少對白、劇情居然都是近乎直接抄襲《鹿鼎記》和二月河的《康熙皇帝》,對歷史人物的張冠李戴有時候接近惡搞。但假如不理會這些層面,劇情的主軸,卻是很能洞察中共、或習近平如何理解「帝皇術」。

劇情的時代背景設定在康熙初年到中年,九王奪嫡之前告終,表面上講述治理黃河的各派鬥爭,實質上卻是朝中大臣黨爭的宮廷劇。

在一般清宮劇中,康熙都是以曠世明君姿態出現。但《天下長河》更多刻劃他陰險的一面,很多曲筆講述他如何把臣子玩弄於股掌之上,怎樣刻意搞平衡、出爾反爾,總是把大臣用完即棄、當作condom,最後更畫公仔畫出腸,由孝莊太皇太后臨終前傳達這個「家訓」:不要重用同一批臣子,久不久就要換一換,以免尾大不掉。

康熙早年有兩大權臣:《鹿鼎記》都出過場的索額圖和明珠,二人各自結黨營私、賣官鬻爵,但康熙對一切完全知情。他重用兩人,除了二人有才華、一文一武(其實正史的明珠也不是那麼「文」),也因為二人各自代表了不同勢力:索額圖是皇親國戚,明珠代表了由下而上上位的滿族精英(其實正史的明珠也是皇親國戚),所以是用來互相制衡。

二人對此也心知肚明,表面上天天爭吵、互相傾軋,其實都知道二人是互為表裏的共生關係,一人倒下,另一人的利用價值也已經完結,所以「鬥而不破」,甚有默契。後來康熙破格提拔漢人高士其和其他科舉狀元,自然也是搞分化、搞派系。索額圖、明珠下台後,另一位皇親國戚佟國維、另一位滿族精英馬齊就分別上台,帝王之術從來沒有變過。

康熙作為「明君」,為甚麼默許、乃至縱容大臣貪污?其實大清官場的俸祿多年來都沒有增加過,沒有通貨膨脹的概念,也沒有將大臣必不可少的對同僚、上司、下屬的「打賞」計算在內。就像日本幕府規定藩主、大臣的排場,去浪費他們的資源,大清官員的開支也可以很龐大,就算要當清官,也只能頂多做到「水至清則無魚」。

所以大臣受賄、送禮,基本上是生活一部份。但畢竟「犯法就是犯法」,所以只要皇帝要整治任何人,就算是最清的清官,依然可以保證找到「貪污枉法」的證據。要利用的時候,就一切放任,可以說是引蛇出洞,也可以說是投名狀。何況康熙派滿洲親信坐鎮兩江繁華之地,「為自己管荷包」,同時默許親信「錢變錢」,心照不宣。

所以索額圖、明珠也好,治河有功的一干人等也好,只要全身而退,已經是萬幸。朝中其實沒有真正的「政敵」,大家都是飾演不同角色。識趣的人,還要找一個合適時機被(不太嚴重的)彈劾、罷官,甚至安排好自己的下台階梯,這反而是保全自己之道。曾經擁有的榮華富貴,早晚還是要被「共同富裕」,家產都是暫時擁有,早晚還是為他人作嫁。

就不知中國大陸觀眾,會看到甚麼。

▶️ 大清帝國政策,對香港「二次回歸」的啟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rMgW9DRqwg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