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幾年前,新界元老劉皇發病逝,對港人而言,自然知道他的份量。但要對外國人解釋何謂「新界王」,單憑他的一連串公職,無疑不著邊際。唯有通過比較政治視角,由港英時代對新界的間接管治開始閱讀,才能發現「發叔」這個title,其實和不少英國殖民地的土司、土王,異曲同工。

例如在印度,英國殖民時代保留了大量土邦,賦予土王內部管理的權力和威嚴,到了印度獨立,不少土邦早已尾大不掉,甚至一度拒絕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在馬來亞、也門、尼日利亞等,英國都維持了不少酋長、部落領袖、土王的編制,用處也是大同小異。新界氏族領袖,對英國人而言,也屬於同一類型,而讓新界氏族領袖被另眼相看的,又必須從「新界六日戰爭」談起。

關於這場戰爭的研究,可參考學者夏思義(Patrick H. Hase)《被遺忘的六日戰爭:1899年新界鄉民與英軍之戰》,只要細閱,可領悟到不少隱藏的管治智慧。

1898年,英國與清政府,「租借」新界99年。1898年,俄羅斯和清廷簽訂租借旅順、大連條約後,各國紛紛在中國通過租借港口,劃分勢力範圍。英國自從佔領香港島、九龍半島,一直希望拓展版圖,否則無險可守,於是也在1898年和清廷商討租借新界,最終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雙方同意自1899年起,將九龍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地區(連同離島)納入英國管治範圍,為期99年。租借範圍不包括九龍城寨,而一度包括萬山群島(後來放棄)。

港島以漁民為主,沒有強而有力的世家大族,有的都是憑英國商貿走進上流社會的買辦家族,洋化甚深;但新界則有眾多世代長居的農民,有發展成熟的鄉紳體制,與官府也保持密切聯繫,甚至有清末自行練軍的「團練」風氣。清廷與英國簽約時,沒有知會新界鄉紳領袖,令他們很擔心既得利益會被英國改變,充滿牴觸情緒。

這種情緒,部份自然源自當時英國與整個廣東的緊張關係:在這個滲透滿清的橋頭堡,英國商人普遍趾高氣揚,傳教活動又破壞不少傳統習俗,都令廣東社會反感。香港島逐步城市化,市民已經接受了英國秩序,但在新界原住民當中,耳濡目染的是英國人如何欺負廣東人、破壞村落文化,觀感自然大不同。

今天新界人統一口徑,認為當時反英是愛國民族主義體現。不過真正原因,又怎可能和既得利益無關?

▶️ 漢學家金文泰爵士的「古文化防火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0xvLCRgnIs

*改編自沈旭暉曾發表於《信報財經新聞》文章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